還沒上初二,在暑假里,大家就已經(jīng)進入中考倒計時了。就因為放假前開家長會,老師把進入初二后可能發(fā)生的一系列問題,一古腦兒告訴家長:開學后課程量增加;初二同學生理發(fā)育迅猛;英語、數(shù)學開學后難度加大;孩子們還沒有學會控制情緒……反正,老師就像和學生作對一樣,不想讓學生過個放松的假期。
于是,暑假里忙著上補習班的同學大增;家長一再給孩子加碼,英語、數(shù)學除了作業(yè)還有習題;被逼提前上物理啟蒙班,就怕開學跟不上……“還要怎么樣啊,已經(jīng)忍無可忍了!”剛上初二的小元同學這樣說。“搞沒搞錯?初二剛開學就把我們弄成這樣,等不到中考,我們就徹底被榨成干兒了!”
“時間?我們沒有時間!”聽太多的初二學生這樣說。
你聽說過另外一句話么——“時間是海綿里的水”,怎么樣?言外之意——只要你安排得好,時間總是有的。時間像海綿里的水總也擠不凈,可我們上哪兒去找那塊神奇的海綿呢?
來,伸出你的手,呵呵,瞧!那神奇的海綿不就在你手中嘛!“神奇的海綿”就是你的“時間安排計劃”!
你說:我制訂過無數(shù)計劃了!可我說:你沒有執(zhí)行吧!因為,你從沒真正認識到,一張嚴謹?shù)臅r間表能給你帶來怎樣的好處。那好,來看看吧——
每個人都可能偏心眼兒,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往往會一再追加時間。比如:看電視、聽音樂、打游戲、發(fā)呆、做白日夢……對于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潛意識使然,就很容易拖拉或一再減少時間。要是你有了一張明確、清晰的時間表,它就會像一位公正的法官,把時間合理分配給每一件需要你去做的事情。
一個人長時間做同一件事,就會感到疲勞,自制力再好、再勤奮的人也會偷懶。這時候,安排好的時間表就能起到調(diào)節(jié)的作用。通過設置好的工作、休息、娛樂的時間安排,交叉安排科目,懶惰就無處藏身了。
“要我學”和“逼我學”,這是很多同學經(jīng)常感受到的痛苦。給你發(fā)布命令的是老師;逼著你學習的是家長。我知道,你很想變被動為主動,知道嗎,你的時間安排計劃就能幫助你。當你嚴格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學習、做事時,父母和老師看到的是一個工作效率很高的孩子,他在忙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這時候,師長們的“命令”與“逼迫”便會自生自滅;你已經(jīng)把原來的“要我學”和“逼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和“我想學”了。不要小看這個從被動到主動的轉(zhuǎn)變,學習的出發(fā)點變了,興趣也就來了;有了興趣,效率就會自然提升。
很多同學不是喜歡而是被迫——考試之前開夜車、加班加點、臨時抱佛腳,還美其名曰: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其實,這樣做的效果如何,同學們心里都很清楚。如果用安排好的時間表來規(guī)范你的學習,學新課前要溫故而知新,學會的知識要鞏固與練習。只要你按照既定的方針做事,效率自然不可小視。
復習語文、外語、物理……每天花費的時間不必太多,那需要長期積累,分散進行,這樣做復習的效果才會更好。對一門功課,與其單一集中復習兩個小時,不如分開用四個半小時來應對。上述科目集中學習反會引起疲勞和厭倦,如果時間單元不很長,單位時間內(nèi)能盡力提高效率,那就會像短跑沖刺一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同學都說,好不容易有一點點玩的時間,可玩得那叫難受。沒玩一會兒,就想起作業(yè)沒完成、英語單詞沒背會、數(shù)學題還沒改錯呢……弄得自己心神不寧。如果你能遵守自己制訂的時間計劃表,情況就會大不相同了。它會告訴你,每件重要的事情都已經(jīng)有了合理的安排,應該做事的時間還沒到,它會免除你心里的牽掛,讓你專心致志做好正在做的事情。時間安排計劃,會讓你的日常生活更加有序,心態(tài)更加平和,那不正是我們希望得到的嘛!
“真的有人會這樣做嗎?”你問我。這個問題請你去問身邊學習成績很好、工作效率高的同學,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他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績,一定與他們抓緊時間,單位時間內(nèi)的工作效率高有關。一天只有24小時,這對誰都是公平的,這你總不會懷疑吧?
快快行動,制訂好你的“時間安排計劃”,不要讓它停留在紙上,落實在墻上。飛機起飛是最耗油的,開始行動也是最難的。既然想躍躍欲試,那就起飛吧!只要堅持,定會有所收獲。讓一切變得從容不迫,這多么誘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