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漢字十分有趣,有形有聲有義,妙用字音字形在人際交際中大展宏圖的故事,也一個(gè)比一個(gè)生動。
古時(shí)候有個(gè)叫楊溥的孩子,與體弱多病的父親相依為命。有一年雨水挺大,為了防止水患,縣里出了告示,要求每家出一男丁上河邊筑堤,楊溥的父親也在應(yīng)征之列。楊溥知道父親體弱多病不堪勞累,就來到縣衙為父親求情??h令見楊溥年少機(jī)智,挺喜歡他,但輕易放楊父回家又多有不妥,于是對他說:“每家出一男丁,此乃規(guī)矩,但本官見你小小年紀(jì)就有如此孝心,有意放你父回家,這樣吧!我出一上聯(lián),你如能對出下聯(lián),則立即帶你父回家,如對不出來,則你父必須上河堤——休怪本官無情?!闭f著出了上聯(lián):“四口同圖,內(nèi)口皆由外口管?!保ㄗⅲ悍斌w的“圖”寫做“圖”,大口內(nèi)有三個(gè)小口。)不料話音剛落,小小的楊溥就立即對出了下聯(lián):“五人共傘,小人全靠大人遮。”(注:繁體字的“傘”寫做“傘”,大人下有四個(gè)小人。)縣令見楊溥伶牙利嘴且語意雙關(guān),也只好踐約,讓他帶走了多病的父親。
還有個(gè)民間故事。有一次,番邦意欲與岳家軍決戰(zhàn),曾派人來下戰(zhàn)書,來人挺狂妄,得意洋洋地說了一句:“聽著!我們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不料此話剛一出口,就聽得一位小將憤然回答:“屁話!什么‘八大王’?我看是‘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這位小將就是岳雷。請注意岳雷的話,既然你們提到“琴瑟琵琶”,四字上頭有八個(gè)“王”字,那我就妙用“魑魅魍魎”做答,四字旁邊有四個(gè)“鬼”字——細(xì)品雙方的這場舌戰(zhàn),也的確構(gòu)成了一副妙聯(lián)。
讓我們再看兩個(gè)現(xiàn)代的例子。新學(xué)年開學(xué),幾位男大學(xué)生到車站去迎接新生,當(dāng)他們接到一位女生并請教她的芳名時(shí),那女生嫣然一笑:“我的姓名是兩個(gè)字謎,請猜吧!姓是‘有人就笑’,名是‘千里相逢’。”剛見面就讓人猜謎,這的確是種別出心裁的交際方式,大家便立刻認(rèn)真地猜,不久猜出了答案,她叫“竺重”:“有人就笑”是“竺”(“竺”字加“人”字是“笑”字),‘千里相逢’乃“重”(“千”與“里”加在一起即為“重”字)。自然,就因?yàn)檫@極生動的一問一答,彼此之間不僅不再陌生,而且印象深刻,甚至過了許多年之后,他們?nèi)噪y忘這美麗的一刻。
1990年10月,《文匯報(bào)》“隨筆”專欄請冰心提寫“隨筆”二字。老人不僅欣然答應(yīng),還提到了一則極漂亮的字謎,謎面是:“上有一半,下有一半,中空一半,除去一半,還有一半?!边@是什么字?就是“隨”筆的“隨”字:繁體字為“隨”。不是嗎?上有“有”字的一半,即“ ”,下為“有”字的一半,即“月”,中間是“空”字的一半,即“工”,“除”字的一半是“阝”,“還”字的一半是“辶”,此五部分相加后,正好是繁體字的“隨”。
如此看來,在許多時(shí)候,妙語連珠離不開妙用漢字,對漢字的妙用妙解也常常能收到美麗迷人的交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