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
1940年10月1日,定居美國七年的愛因斯坦入籍美國。其后,因反對納粹操控教育憤而辭去斯圖加特理工高校校長的物理學家埃瓦德赴美專程到普林斯頓登門造訪愛因斯坦。老友重逢,相談甚歡。告別時愛因斯坦囑咐:“請問候勞鶴?!卑M叩码S口說:“也問候普朗克吧?”話音未落,愛因斯坦重復(fù)道:“請問候勞鶴?!?/p>
很久后,埃瓦德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普朗克是個悲劇角色……英雄只有一個,他是勞鶴,而不是普朗克……時至今日,我方恍然大悟?!?/p>
普朗克,德國的牛頓,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去世后,德國最高科學院——威廉皇帝科學院改名普朗克科學院。這位學養(yǎng)深厚的貴族教授溫文爾雅,平易近人,贏得上自德皇威廉二世、下至引車賣漿之徒的廣泛愛戴,人未去世,頭像就被印上了兩馬克金幣和郵票。
普朗克是愛因斯坦的伯樂、知音、導(dǎo)師兼鐵哥們兒。1913年,愛因斯坦賴以成名的五篇論文發(fā)表已過八年,卻仍泯然眾生。此時普朗克親赴瑞士禮聘愛因斯坦,寫就“三顧茅廬”的德國版。地球人都知道愛因斯坦課上得很爛,可普朗克非但沒有借此殺他的價,反而在聘書中明文規(guī)定:聘請愛因斯坦為柏林洪堡大學講席教授,一節(jié)課都不用上!21世紀的中國,哪個教授敢說自己拿得到這樣一份聘書?
普朗克在科學上經(jīng)常與愛因斯坦意見相左。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設(shè)”(十六年后他憑此文獲諾貝爾獎),普朗克相當不以為然。他在愛因斯坦進入威廉皇家科學院推薦書中白紙黑字寫道:“有時他在科學猜想中也可能與目標差之毫厘……比如他關(guān)于光量子的假設(shè)……但我們不應(yīng)責之太深。如果沒點兒冒險精神,那最精確的科學也無法真正推陳出新。”
在劍橋大學天文臺長愛丁頓證實相對論之前,普朗克是唯一高度評價愛因斯坦的著名物理學家,經(jīng)常當眾稱他為“當代哥白尼”。1916年5月,普朗克提前引退德意志物理學會會長一職,而他力薦的繼任者,正是年不高德亦不甚劭,名更尚未滿天下的愛因斯坦。
投桃報李,愛因斯坦對普朗克一向執(zhí)弟子禮。1918年,蘇黎世理工高校認識到放走愛因斯坦吃了大虧,遂向愛因斯坦發(fā)出待遇遠超柏林的任教邀請,愛因斯坦出于對普朗克的忠誠當場拒絕。
永不寬恕
然而,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罢垎柡騽邡Q!”這是愛因斯坦送給全世界每一個知識分子的如山贈言。這句平和的問候,是愛因斯坦對德國知識分子的一部長篇起訴書:德國挑起兩次世界大戰(zhàn),德國知識分子罪責難逃!
一戰(zhàn)開始后,德國學者們于當年10月發(fā)表臭名昭著的《告文明世界宣言》,公然為德國的罪惡戰(zhàn)爭張目。在宣言上簽字的共有皇皇九十三位德國學術(shù)精英,普朗克和倫琴均赫然側(cè)身其間。愛因斯坦針鋒相對,攜兩位學者強烈譴責此文,發(fā)表《告歐洲人宣言》。德國科學界為此掀起經(jīng)久不衰的“揭穿愛因斯坦學術(shù)騙局”政治鬧劇。一戰(zhàn)結(jié)束,德國敗降,普朗克等眾多學者公開為《告文明世界宣言》道歉。然而,不滿十年,納粹法西斯席卷德國,德國學者集體嚴重腦震蕩,忘卻前朝舊事再次緊跟“元首”。當愛因斯坦挺身反擊納粹時,許多科學家居然微詞他“過激”。
1933年3月10日,剛剛奉還德國國籍的愛因斯坦在美國表示:“只要我還可以選擇,我將只在具有政治自由、寬容和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國家停留……德國目前不具備這些條件!”德國報紙大規(guī)模負面炒作。此時的普朗克像個做錯事的小學生,他偷偷給愛因斯坦寫信說:“我得知后深感痛心。多事之秋,謠言四起,到處風傳您公開和私下的政治聲明。您真該少說兩句。我不是要挑您的錯兒,但沒人比我更清楚:您的講話使那些尊重和敬慕您的人更難于保護您了?!逼绽士藳]說謊,他確實為保護猶太學者專程拜見過希特勒。他小心翼翼向“元首”陳情:驅(qū)逐所有猶太科學家會給“德國的科學”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伞霸住备静毁I這位科學領(lǐng)袖的“德高望重”的賬。
敢,勇敢的敢
希特勒根本不能忍受愛因斯坦主動辭職。那不是等于這個猶太佬炒了第三帝國嗎!1933年3月29日,帝國特派員下令德國文化部調(diào)查愛因斯坦的“反動言論”并開除愛因斯坦。在三位秘書缺席、不足法定人數(shù)的情況下,律師海曼宣讀了那項可恥的聲明,宣布“科學院沒有機會為愛因斯坦的辭職而感到遺憾”(意思就是他已經(jīng)先被開除了),而且稱該聲明是科學院對“聯(lián)合抵制猶太人日”的貢獻。
三天后納粹沖鋒隊進駐大學和研究院,猶太人正式被趕出“教育戰(zhàn)線”。整個德國科學界,包括普朗克和發(fā)明X光的倫琴,噤若寒蟬。因為希特勒這個藝術(shù)青年心血來潮要廢除德國高校不得解雇教授的數(shù)百年傳統(tǒng)。反對“元首”指示者,一律當場開革。
殺愛因斯坦給德國教授看。
當此黑云壓城、驚濤拍岸時節(jié),誰敢為愛因斯坦出頭,去摸希特勒的后臀尖?誰敢?!
全德國,有一個人,敢!
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14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勞鶴。
勞鶴跟普朗克,情同父子。他是普朗克的博士和助教,沒有普朗克他既當不成博士也當不成教授。勞鶴結(jié)識相對論,正是來自普朗克的一次報告。勞鶴信奉“時空絕對不變”的康德哲學,因此他開始十分懷疑相對論,1906年還專程赴瑞士踢館,打上愛因斯坦家門去辯論。不過,相對論很快征服了他。相對論走入德國物理圈子,得勞鶴之力甚多。1914年他因大力宣傳相對論而獲任新建法蘭克福大學教授,上任僅幾個月即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勞鶴,單槍匹馬,搦戰(zhàn)“元首”。
他公開要求普魯士科學院召開全體院士非常會議重議海曼聲明。他四處奔走,最后只有兩個院士敢在他的建議書上簽名!他只好給普朗克打電話:“這里急需您親自出席會議?!逼绽士诉@次徹徹底底當了縮頭烏龜。
科學院到底還是開了會,會議結(jié)果是一致贊同海曼聲明,并且“對他不懈的努力甚為感激”。
與真理為友
滄海橫流,方顯出勞鶴本色。作為純種雅利安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勞鶴選擇留在德國。他借助納粹無法染指的威廉皇帝學會大力援助那些受到迫害的德國物理學家。勞鶴本人是退役軍官,但當退役軍官協(xié)會要求所有成員集體加入納粹組織時,勞鶴冒著生命危險一口回絕。猶太科學家哈恩流亡國外不幸去世,勞鶴公開發(fā)表文章盛贊他對科學的偉大貢獻。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勞鶴要冒著生命危險留在德國,更多的人不理解留在德國的他為什么不像絕大多數(shù)科學家那樣從事“純科學”,而非要跟法西斯政府對抗,成天在納粹雪亮的刀鋒上跳舞,拿自己的碩大腦殼開玩笑。
戰(zhàn)后有人問勞鶴為什么不選擇流亡——憑他的聲譽可以在任何國家謀得高職。勞鶴回答說:“我不想去搶國外那些可憐的位置,我的同事比我更需要它。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而且我預(yù)見到‘第三帝國’定會崩潰,崩潰后的廢墟,就是重建德國文化的大好時機。當天賜良機之時,我不希望自己身在國外?!绷形豢垂?,勞鶴留在德國,非一時意氣,匹夫之勇。他知道自己定會親歷創(chuàng)造偉大歷史的光榮時刻。在這個時刻,他選擇“在場”!
1933年9月,在烏茲堡舉行的德意志物理學會年會上,接替愛因斯坦任主席的勞鶴在報告中通篇為愛因斯坦辯護。此后,勞鶴在課堂上告訴學生創(chuàng)立相對論的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知道勞鶴所做的一切。1934年他致信勞鶴:“親愛的老哥們兒!關(guān)于你的每條消息都讓我興奮莫名。這是我長久以來的感覺和認識:你不僅是個人,而且是條漢子!”
這時倫納德們鼓噪建立“德意志物理學”反對“猶太物理學”,勞鶴強烈反對,并冒著生命危險與“帝國科學、教育和大眾教育部”在報紙上大打出手。此時,愛因斯坦的恩公普朗克和“德國科學良心”倫琴等科學領(lǐng)袖均明哲保身,萬馬齊喑。后來納粹意欲染指德國科學界,又是勞鶴蚍蜉撼樹,螳臂當車,愣把納粹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頂了回去。
“請問候勞鶴!”這是愛因斯坦版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從歷史看,它甚至超過當初亞里士多德對恩師柏拉圖說出那句話的意義。
戰(zhàn)后勞鶴獲得了眾多榮譽,但只有兩個榮譽他常掛嘴邊。
其一,1946年7月,勞鶴應(yīng)邀前往倫敦參加國際晶體科學年會。歡迎宴會上,協(xié)會主席當著濟濟一堂的戰(zhàn)勝國科學名流,獨將祝詞獻給唯一來自戰(zhàn)敗國的學者——以生命為劍,誓不協(xié)從納粹的勞鶴。
其二,1948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授予勞鶴名譽博士學位,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更是一位“奪取自由的毅然決然的冠軍”。
請問候勞鶴。
請問候勞鶴。
不問候普朗克!
普世//摘自2008年7月24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