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記彈(又稱“FX彈”)系統(tǒng)是近些年在全球逐漸發(fā)展起來,并成為目前應用最廣泛、仿真程度最高、訓練效果最好的槍械戰(zhàn)術對抗訓練器材。
我們通常所說的FX彈中的“FX”實際上是加拿大SNC技術公司的注冊商標。該彈藥的全稱為“FX MarkingCartridges”,意為“標記彈藥”,是SNC技術公司出品的一系列槍械訓練彈藥中的一種,用于槍械戰(zhàn)術對抗訓練。SNC公司在生產FX彈的同時,還針對不同槍械推出了相應的槍支改造適配零件、工具和人員護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器對抗訓練器材系統(tǒng)。我國稱標記彈為“FX”彈或者“彩彈”(港稱)。近年來,國內積極進行標記彈的研制和試用,目前進行警務訓練的64式手槍標記彈已歷經(jīng)三代改進。
彈頭結構及槍支適配零件
FX彈的外形與實彈非常接近,由彈殼、底火、發(fā)射藥、彈托(轉輪手槍使用的是無彈托標記彈)和標記彈頭等構成。其中,彈頭為塑料制成,設有預制分瓣并裝有惰性、無毒、能溶于水且可清洗的著色劑。彈頭安裝在彈托上。彈托有金屬和塑料兩種,中央開有小孔,可讓發(fā)射藥產生的高壓火藥燃氣通過,從而推動彈頭與彈托分離。彈殼和底火由金屬制成。少量的發(fā)射藥僅裝在底火中。
槍支適配零件通常是在保持原槍外形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其在外觀上常有醒目的藍色或紅色涂層,以保證安全,區(qū)別于發(fā)射實彈的零件。
標記彈采用對槍管、復進簧、彈匣等稍做改造的真槍發(fā)射。發(fā)射后,彈頭在遇到障礙物(人體、墻壁等)時破裂,著色劑附著于被擊中的物體上,留下明顯的彈著點標記。由于標記彈在近距離內有一定威力,故參訓隊員須穿戴有護目鏡的頭盔和身體護具。
訓練效果與實彈接近
由于訓練使用的是真槍,采用的彈藥外形也與實彈非常接近,因而在訓練過程中操作武器的動作、操作程序與使用真槍基本無異,給操作人員的感受非常真實。而且彈藥的威力適中,對于按規(guī)定穿著專用護具的人員有足夠的安全保障,同時,也保證了相應真實、清晰的中彈感覺。中彈后輕微的痛楚和皮外傷更加深了參訓人員對動作錯誤產生后果的記憶。這種帶有強大壓力的“疼痛教育”大大提高了訓練效果。
FX彈的彈著點清晰易辨別,為訓練提供了準確的判定標準。另外,訓練中除對槍械稍做改裝之外,無需再對參訓人員作專門的槍械操作訓練,經(jīng)簡單的安全指導就可以開展訓練。
當然,由于槍彈裝藥量、彈頭材質、槍管改造等因素的影響,使槍械精度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對于近距離戰(zhàn)術訓練來說已經(jīng)足夠。
國內標記彈現(xiàn)狀
近幾年,隨著警務實戰(zhàn)訓練的深入開展和國家、地區(qū)間警務訓練交流的不斷進行,我國也積極進行輕武器訓練用標記彈(彩彈)的研制和試用,并在各軍警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進步。與此同時,國內相關廠商也試制并推出了與之相配套的護具。全套護具包括頭盔、面罩、手套及全套防護衣褲。
目前,國內研發(fā)的標記彈藥以手槍彈為主,并且已經(jīng)歷了三代的革新和改進。第一代國產標記彈沒有彈托,以少量的底火藥發(fā)射標記彈頭,無法真正實現(xiàn)半自動射擊,訓練中每發(fā)射一發(fā)標記彈后必須拉動套筒一次,以完成拋殼和推下一發(fā)彈上膛的動作。自第二代標記彈開始,彈殼內加入發(fā)射藥,手槍可以實現(xiàn)半自動射擊,并且彈頭上加裝了彈托。不過,第二代標記彈威力較大;第三代標記彈進行了多處改進,如改進了彈托結構,彈托開孔由一個改為兩個,從而降低了威力。
我國警察部門列裝的制式手槍包括54式、64式、77式和92式手槍,尤以64式、77式數(shù)量大,且兩槍均使用64式手槍彈。因此,生產廠家考慮到用戶量的因素,以研發(fā)、生產64式手槍標記彈為主。
最新型的64式手槍標記彈采用與SNC技術公司類似的原理和彈體結構。由彈托推動彈頭前進,彈托被彈殼限位后,彈托、彈頭分離,彈頭繼續(xù)向前運動,飛向目標。與國外產品不同的是,我國生產的標記彈采用的是質量較大、硬度較高的銅制金屬彈托。
標記彈的采用,既可使參訓人員熟悉槍支的操作、使用,掌握射擊要領,也保證了訓練安全,同時,由于不使用實彈進行訓練,也降低了訓練成本,讓參訓人員在接近于實戰(zhàn)的訓練中提高自己的實戰(zhàn)反應能力,其發(fā)展應用大有前景。
編輯 孫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