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政府是從來不問價的。那原因大概因為“家天下”的時代太長太長。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財用豈不就都是皇家私產,愛怎么用就怎么用,都是“陛下家事”,與旁人有何相干!
但現在“共和”了,而且“人民”了,天下的財產如何使用,就不是政府官員的私事了。可惜雖然已經“共和”了快一個世紀,這一點,百姓固然不明,官員似乎也稀里糊涂。不然,他們怎么敢一個一個比著賽著花錢蓋那些豪華的辦公大廈。他們又怎么敢不經“主人”同意隨便超編雇人!一些國家的官員不敢,因為有制度管束,所以他們的政府辦公場所比我們寒磣得多,他們官員的數目也是不可以隨便擴張的。
我們的官員膽大,因為缺少約束。五十年代起,反對鋪張浪費的運動已搞過多次,每次都抓過一些典型懲處,但收斂不多時,就變本加厲地卷土重來了。十多年前,輕工部蓋了一座豪華辦公大樓,被抓了典型,責令交出,就是現在復興門那里的百盛商場。可是,比起今天的各部衙門,那可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老百姓應當要一個廉價政府,不能把辛辛苦苦掙來的家底兒供奢侈的官僚隨意揮霍。官員腦瓜里若仍把國庫當做了私產,政府的花銷也就如永厚先生所題,成了一種“最難拒絕的消費”。抓幾個典型示眾的辦法,已經證明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