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型黃瓜是近年推廣的鮮食黃瓜,瓜型短小,無刺易清洗,口感脆嫩,風(fēng)味好,營養(yǎng)含量明顯高于普通黃瓜,深受賓館、飯店的消費者的歡迎,很有發(fā)展前途。
一、選用良種
宜選用“甜脆綠6號”、“春光2號”、“戴多星”等品種,每667平方米用種50-70克。
二、環(huán)境要求
喜溫不耐寒,最適宜生長溫度白天為25~30%夜間15—18℃;喜濕怕澇,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最忌濕、冷結(jié)合的環(huán)境;適宜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條件,需肥量多,易氮、磷、鉀、微量元素配合施用;需較強光照條件,適宜在保護地種植。
三、栽培季節(jié)
1 秋冬茬。8-9月育苗,9-10月定植,10~翌年2月采收。
2 春茬。1-2月育苗,2-3月定植,3-7月采收。
四、培育壯苗
用55%溫湯浸種,用草炭做基質(zhì),營養(yǎng)缽育苗,萌動后在2-2%環(huán)境下,冷凍低溫處理24~48小時,然后將溫度調(diào)節(jié)在25-30%,保持較強的光照。苗齡25-35天,三葉一心時,達到子葉肥大、葉片深綠、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的標準。
五、施肥整地
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細碎有機肥3000千克以上,或活性有機肥400千克。耕深25厘米,翻耘2-3次,使肥料與土壤混勻,達到疏松、平整的要求。然后,做成高出地面20-30厘米的陽畦,鋪地膜,盡量安裝滴灌設(shè)施。
六、定植
地溫15℃以上即可定植,行距90-100厘米,1.8-1.9米畦植兩行,也可單畦定植。株距35-40厘米,每667平方米1700~2000株。宜選在晴天定植。
七、田間管理
1 澆水。緩苗后蹲苗5-7天,促進根系生長,以后小水勤澆,常保土壤濕潤。
2 追肥。采瓜后每隔10-15天穴施一次活性有機肥,每667平方米100千克。葉面噴施3-4次磷酸二氫鉀。
3 植株調(diào)整。從第6節(jié)開始留瓜,1-5節(jié)位瓜及早疏掉。不插架,用繩吊蔓固定植株,中部每節(jié)可留1-2個瓜,分枝可留1個瓜后拿頂。植株一般高時將下部老葉打掉盤條往下坐秧。
4 調(diào)節(jié)溫度,加強通風(fēng)換氣。白天25-30℃,夜間15~18℃,地溫21℃,冬季增加溫室透光率。
八、及時采收
長度達13-18厘米,直徑為2-3厘米,花已開始謝時即可收獲。采收時用剪刀或小刀割斷瓜柄,要輕拿輕放。單瓜重80克左右,每株可結(jié)20-30條,667平方米產(chǎn)3000—4000千克。
復(fù)合配方生產(chǎn)金針菇 王曉丹
金針菇柄脆、味美,有豐富的營養(yǎng)及抗癌物質(zhì),被譽為“增智菇”和“保健食品”。過去栽培金針菇多采用玻璃瓶套間出菇或塑料袋一端直立出菇,用傳統(tǒng)方法,發(fā)菌慢,催菇時間長,管理費工費時。下面介紹一種復(fù)合配方兩頭出菇新技術(shù),效果好,省工省時,可增產(chǎn)25-30%。
1 培養(yǎng)基配方。棉籽殼100千克、麥稈(或稻草)12~15千克、碳酸鈣1千克、過磷酸鈣1千克、蔗糖1千克、多菌靈80-100克、石膏1千克。
2 裝料。將碳酸鈣、過磷酸鈣等溶于水后加多菌靈,充分攪均料后,使含水量為60-65%,裝料后兩端各留18厘米左右,即中間裝料25-26厘米。待接種時用直徑大于筒膜2-3厘米的報紙(用1%高錳酸鉀消毒)封口,以利通風(fēng)透氣。發(fā)菌時間比以往縮短5天左右。
3 接種。滅菌后、冷卻到26-28%時接種。采用兩頭接種,這樣發(fā)菌快,菌絲不易老化。接種嚴格按無菌操作。
4 培養(yǎng)管理。接種后,將袋移人發(fā)菌室培養(yǎng),每堆放菌筒4層,采用兩端出菇。為防止菇體彎曲生長,堆上要蓋報紙或黑色薄膜,室溫為20-23℃,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接種2~3天后,菌絲開始萌發(fā),7-8天后室溫應(yīng)降到18~20℃,空氣相對濕度調(diào)整在65%。每隔10天翻堆1次,以防雜菌污染。同時加強通風(fēng),每天通風(fēng)1-2次,每次20-30分鐘,后期可適當增多通風(fēng)次數(shù),保證氧氣充足。經(jīng)25-30天菌絲即可長滿袋。
菌絲長好后,菌袋兩端出現(xiàn)棉花狀菌絲或黃色水珠,是出菇先兆,加強通風(fēng),給一定散射光照。每天向報紙上噴1-2次清水,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0%,溫度降到10℃,誘發(fā)菇蕾產(chǎn)生。對遲遲不出菇的,要搔菌。當籽實體長到1厘米左右時,降溫到4-5%,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5%左右,減少噴水,適當通風(fēng),保持5~7天,使之出菇整齊。菇體進入伸長期時,溫度控制在10%,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90%,防止高溫高濕,引起菌病扭裂。切勿向菇體直接噴水,否則菇體基部顏色變成黃棕色。菇柄為咖啡色時,菌蓋發(fā)黏,引起根腐病和細菌性病斑。減少通氣,使室內(nèi)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0.1—0.15%為宜,超過0.2%易形成針尖菇,要適時通風(fēng),確保菇體正常生長。
5 采收。約15天以后進入采收期。商品金針菇的一般標準是:色淺,菌蓋飽滿光滑,直徑2厘米左右,菌柄長8-14厘米、粗0.2~0.4厘米,無絨毛或少絨毛。采收時,輕握菌柄,揪起即可。第一批采收后,刮去老菌塊,整平料面,3-5天后再蓋好報紙,按上述方法噴水管理1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