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根據(jù)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一個女人面對一邊是身患絕癥的兒子,一邊是已經(jīng)離婚的丈夫,她做了一個常人不可理解的決定:再懷一個前夫的孩子,生下孩子用他的臍帶血來救大兒子。然而,這一切并不是那么順利……
劉威崴“紅著眼圈”走進《左右》
王小帥的新片被58界柏林電影節(jié)第一批選入了競賽單元,該片也是唯一一部入圍的華語影片。同時,劇中女主角劉威葳成為影后最有力的競爭者。
王小帥是各大電影節(jié)???,也是中國內地數(shù)一數(shù)二的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扁擔·姑娘》入圍1998年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十七歲的單車》獲得51屆柏林電影節(jié)銀熊獎,《青紅》獲2005年戛納電影節(jié)評委會獎……作品品質一定不會差。
《左右》源于真人真事
劉威葳演悲情母親
王小帥自編自導的電影《左右》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劉威葳扮演的枚竹帶著女兒再婚后,發(fā)現(xiàn)女兒得了白血病,惟一的治療方法就是自己與前夫再生一個孩子,通過干細胞移植來救女兒,但尷尬的是,兩人都已有了新的家庭。影片最后,枚竹如愿地再次懷上前夫的孩子,生活奇異般地踏上又一個輪回。影片重點表現(xiàn)的是兩對夫妻在突破倫理常規(guī)、跨越道德底線時的內心矛盾和掙扎,以及生發(fā)出的一系列讓人無法回避且哭笑不得的事情。
劉威葳坦言:“其實演電影比演電視劇要容易些,因為我的表演比較靜態(tài),在演電視劇時反而有些吃虧。比如劇本中有些場景完全沒有對話,只有導演對劇情和狀態(tài)的一些提示,需要演員在現(xiàn)場自己組織臺詞。枚竹看起來弱不禁風,其實非常堅韌和執(zhí)著,劇中她為了救自己的女兒,一心一意要和前夫再生一個孩子,她目的很明確,只管做決定,而別人則要承擔后果,比如前夫的生活被搞得一團糟,因為他顧及的東西太多。從某種角度講,枚竹的個性有點像我,有時想法很單純,為了幫助別人,什么都愿意做,有點不計后果?!?/p>
“繼父”感動觀眾
成泰燊扮演的“老謝”為了挽救白血病女兒的幼小生命,面臨著巨大的倫理道德的心理壓力,在矛盾沖突中苦苦掙扎,而成泰燊扮演的這個人物最大的看點就在于其內心的糾葛和反復,成泰燊準確把握住了人物內心的世界,讓觀眾在一個小人物的內心世界里,看到了大愛無私的一個男人,成泰燊在矛盾與痛苦中讓“老謝”這個角色散發(fā)出了人性的光輝,也使《左右》不同于以往的煽情之作,讓觀眾能真切體會到生活左右為難的心境,同時感受到了片中“繼父”的愛與寬容帶來的溫暖。
連續(xù)挑戰(zhàn)新角色
從《左右》里的中年男人“老謝”到熱播的電視劇《狼毒花》里的“甄書記”,成泰燊在不同角色之間自如轉換;目前,成泰燊正在《排球女將》劇組緊張拍攝,這也是成泰燊首次接觸體育題材的電視劇,劇中他扮演的是一位類似于國家排球隊主教練陳忠和的排球教練,他在劇中扮演的嚴厲的教練角色再次突破以往小人物的溫暖形象,值得觀眾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