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統(tǒng)一我就不成家”
在越南民族解放運動中,胡志明的忠實伴侶和得力助手阮清玲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犧牲。當晚,在留蘇越南青年同志會會議上,胡志明痛不欲生,當眾宣布:“清玲同志已壯烈犧牲,但她永遠活在我的心中。我們相信越南的革命事業(yè)一定能夠完成。我要向全世界宣告:越南不解放統(tǒng)一,我今生今世就不成家!”
胡志明沒想到,這句話成為他日后婚姻生活的一座大山,壓得他痛苦不已。
1930年,蔣介石督師圍剿紅軍江西蘇區(qū),廣州也不例外。胡志明就是這時到達廣州的。他在越南遭到敵人的瘋狂追捕,無處容身,出于安全考慮,他通過聯(lián)絡員向中共廣東地下省委求助。廣東地下省委通過陶鑄安排中共女黨員林依蘭和胡志明假扮夫妻作掩護。
這天,胡志明找到新的住宅,一進門,他頓時驚呆了,眼前的女子,分明就是自己念念不忘的阮清玲。為此,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言談舉止、性格愛好和清玲完全相同。在那目光相撞的瞬間,我發(fā)覺自己已不再是個無神論者。我想,一定是我的真情感動上蒼,讓清玲的化身得返人間。現(xiàn)在我要百倍于從前地愛護她,我決不會讓她再一次離開我。”
為了掩護胡志明在廣東、香港開展工作,林依蘭以一個“妻子”的身份,無微不至地照料他的生活起居。胡志明感激不盡,但他擔心時機尚不成熟,怕遭到她的拒絕,始終不敢表示愛意。林依蘭在胡志明向她傾談心聲時,也早已芳心暗許,可她認為還沒到捅破窗紙的時候。
不久,由于叛徒出賣.胡志明被捕了。臨別時,他緊緊擁抱林依蘭,用手帕拭去她臉上的淚:“堅強些,別讓敵人笑我們軟弱,好嗎?”說著,取出貼身珍藏的日記本交給她:“我把我的心留下來陪你,收下吧!”
3天后,胡志明被營救出來。林依蘭盯著他那有棱有角的臉孔,說:“志明,你受苦了!為什么不等我去接你?”“我也想更快見到你,”說著,胡志明送上蘭花,“送給你,喜歡嗎?”看到林依蘭表情困惑的樣子,他又說:“看過我的日記了吧?我相信心中的蘭花永遠不會枯萎?!绷忠捞m接過花束,情不自禁地撲入胡志明寬厚的懷里。
“我想把依蘭接到河內(nèi)秘密舉行婚禮”
20世紀50年代,中國大陸解放。這時,林依蘭已是廣東省高級領導干部,胡志明也已回國繼續(xù)他未完的革命事業(yè)。
胡志明離開林依蘭之后,他的思念之情與日俱增。幾年之后,他應邀訪問中國,于是,他請求毛澤東主席安排他
和廣東老友敘舊。
就在胡志明結(jié)束對中國的訪問即將登機回國時,忽然,他看見了林依蘭向他走來。當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時,一切盡在不言中,兩個人久久地凝視對方,激動的淚水模糊了雙眼。當送行的飛機起飛時間到了時,林依蘭取出他的那本日記想交還他,他輕輕擋回去:“身邊沒有你,我很久沒寫日記了,還是留給你作個紀念吧!”
1958年,越南河內(nèi)。湄公河畔,兩位花甲老人正在舉桿垂釣,他們是胡志明和陶鑄。
胡志明神色鄭重地對陶鑄說:“中國有句話叫少年夫妻老來伴。我和依蘭相戀20余載,因為革命事業(yè)耽擱了彼此的青春年華。如今,我倆年事已高,我倍覺生活孤獨,所以想盡快和依蘭團聚。請你回去后詢問一下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對這件事的看法,倘若他們贊成,我想把依蘭接到河內(nèi)秘密舉行婚禮,了結(jié)多年的夙愿?!?/p>
陶鑄回到北京后,向黨中央、毛主席轉(zhuǎn)達了胡志明主席的意思。毛主席沉吟片刻,說:“我們提倡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我個人支持胡主席的請求。不過,這事可是小事不小,事關中越兩黨兩國的關系,不能掉以輕心。恩來,你的意見呢?”周恩來點頭說:“主席的話不無道理,我認為應該跟越南共產(chǎn)黨的同志們協(xié)商一下,假如他們不反對,我們決不做絆腳石?!?/p>
“我不想再按別人的意思生活”
北越中央政治局會議室。胡志明和黎筍相對而坐,兩邊分別坐著幾位常委。會議室內(nèi)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也能聽清。
胡志明終于拍案而起:“我不想再按別人的意思生活!我也有權利自己作出決定,這一次你們休想說服我!”
黎筍沒有動怒,心平氣和地說:“老胡,別太沖動!我這么勸阻也是為你著想。你曾說過越南不解放就終生不娶,這句話影響很大,一旦你違背諾言,就意味著我們放棄了解放南方的神圣事業(yè),這不僅有損你的國父形象,連越南共產(chǎn)黨也將從此名聲掃地。所以,我寧可被你指責、憎恨,也不能讓越南老百姓唾罵我們是千古罪人!”
胡志明咬著牙說:“好,既然談不攏,那就大家表態(tài),請支持我的同志舉手?!?/p>
支持和反對的雙方人數(shù)不相上下,現(xiàn)在就看黎筍了。這時,黎筍緩緩舉起右手,突然又放下,長嘆一聲:“我不能毀了你呀!”
令黎筍吃驚的是,胡志明并沒有暴跳如雷,相反,他只是苦苦一笑,離開座位,踱出門外。
“讓我們心靈永遠融為一體吧”
林依蘭望眼欲穿,盼到的卻是胡志明的一封短信,只有寥寥數(shù)語:“親愛的依蘭,咱們無緣再會。就讓我們彼此心靈永遠融為一體吧!”
林依蘭低聲飲泣,接著又給胡志明寫了回信,她在信中采用了白居易《長恨歌》里的兩句詩:“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情綿綿無絕期”。
她把原文的“恨”字改為“情”字,實在用心良苦。
胡志明與林依蘭的戀情,對林依蘭的精神打擊太大了,1968年,她告別了人世。臨終時,她還沒有忘記把胡志明贈給她的那本“愛情日記”托人交給他,并囑咐他節(jié)哀順變。
胡志明驚聞戀人去世,痛不欲生,淚如雨下。時隔一年,也就是1969年9月2日凌晨,胡志明溘然去世。彌留之際,他還念叨著林依蘭的名字。
這段上世紀中葉最令人矚目的戀情以悲劇告終?!?/p>
(丁諾薦自《文摘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