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精美奢華的珠寶,因為名人曾經(jīng)佩戴過它們,因而具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它們銘刻著權力的傳承,見證著愛情的延續(xù)。今天,就讓我們揭開這些神秘瑰寶的面紗,去看看它們背后凝聚著怎樣曲折、凄美的故事。
“珍珠淚”的愛情
世界上其實有兩頂“珍珠淚”王冠。1825年,當時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一世的兒子、日后承繼了希臘國王王位的奧托為自己的妻子阿瑪麗亞定做了一頂王冠。然而沒多久,國王就得了重度精神病,生活都無法自理??蓱z的希臘王后難以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終日以淚洗面。這頂飽含國王愛意的王冠也因為王后的憂郁而得到了一個充滿悲情色彩的名字:珍珠淚。
后來,這頂王冠由巴伐利亞王后特蕾莎所得,代代相傳,最終傳給了公主瑪麗·加布里埃爾,但是凡是得到這頂王冠的人,每個人的感情都歷經(jīng)劫難,讓人唏噓不已。
1981年7月29日,威爾士親王查爾斯與戴安娜在白金漢宮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將另一頂“珍珠淚”王冠賜予了威爾士王妃戴安娜。這頂王冠上鑲嵌的珍珠造型很像女人的淚滴,也被稱之為“珍珠淚”,它原本屬于瑪麗女王。1914 年,瑪麗女王命令珠寶匠依照她祖母劍橋公爵夫人的王冠仿造了這頂王冠,冠身全部用白銀打造而成,原先頂部裝飾有珍珠,自由拆卸的款式設計使擁有者可以根據(jù)愛好隨意更換寶石的種類。傳到戴妃手上時,珍珠被轉換成了鉆石,拆下來的珍珠則被做成了相配的耳環(huán)、項鏈等。
然而,一種不祥的說法也開始在一些人心中蔓延——根據(jù)傳說,凡是擁有“珍珠淚”的女性都不會有好的感情歸宿。隨后一系列的事實似乎也驗證了這個說法,戴安娜與查爾斯的婚姻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痛苦和淚水,“風中的玫瑰”最后更是香消玉殞。
印度土幫主的狂想
如果把有史以來人類所打造的最令人嘆為觀止的項鏈做一個排行榜的話,那么,Patiala項鏈絕對可以名列前茅。
最初,它的主人是一位印度土幫主。20世紀20年代,這位在歐洲游歷的土幫主找到了卡地亞公司,要求定制一款星光璀璨的巨型項鏈。1928年,制作完畢的項鏈成為了卡地亞的經(jīng)典之作。項鏈上鑲有2930顆鉆石,總重962.25克拉,共有5條鑲鉆白金鏈,鏈子的設計非常華麗而又充滿了藝術感。鑲嵌在中央的7顆璀璨巨鉆,重量由18克拉至73克拉不等。鉆石吊墜之上鑲嵌的則是一顆重達234.69克拉的巨型黃鉆,它是世界第七大鉆石。此外,項鏈還鑲嵌了一顆18克拉的淺咖啡色鉆石和兩顆總重29.58克拉的紅寶石,讓整條項鏈更加奪目,光彩四溢。可以說,能擁有Patiala,是全世界女人的夢想,但它卻偏偏戴在了一位男性的胸膛前。
土幫主去世后,Patiala項鏈幾經(jīng)輾轉,1947年,它似乎突然從人間蒸發(fā)了,再也沒有人見過它的身影。半個世紀過去后,它再次現(xiàn)身于倫敦,令人惋惜的是,此時的Patiala項鏈已經(jīng)是殘缺之身:項鏈本身已部分損壞,鑲嵌在項鏈上的巨型鉆石大多不翼而飛,僅剩5條鑲鉆的白金項鏈,卡地亞大師們看到后,個個心痛不已。
于是,大師們以卓越的技術,成功地仿效了上世紀20年代末期工匠的精湛工藝與風格,用其他鉆石代替丟失的幾顆巨鉆,再次將精美絕倫的吊墜重新展現(xiàn)于世人面前。然而,復原后的Patiala項鏈卻難以和頂級鉆石的光彩奪目相媲美。
法拉皇后的悲情王冠
1979年1月16日,統(tǒng)治伊朗長達37年之久的巴列維國王和法拉王后一家人離開祖國,踏上逃亡之路?,F(xiàn)場送行的一些官員、士兵和民眾們發(fā)現(xiàn)眼中布滿淚水的王后竟然沒有戴著那頂她最心愛的王冠。
1959年,年僅21歲的法拉與當時還是王儲的雷查·帕拉菲共結連理,成為王儲的第三任妻子。1967年10月27日,伊朗為雷查·帕拉菲舉行了加冕儀式,王儲成為了巴列維國王。而此前已經(jīng)生下兩位王位繼承人的法拉王后,也獲封為伊朗2000多年來第一任神圣女皇。當國王親自為法拉王后戴上那頂眾人企盼已久的王冠時,全場驚呼了,因為他們看到了一件絕世精品。
還在加冕儀式前,全球的知名珠寶商們紛紛獻出自家的珠寶設計圖,期盼能贏得王后的青睞。最后法拉還是選擇了皮爾·雅寶的設計。這項設計包含一頂鑲嵌了伊朗皇室珍藏寶石的王冠、一條項鏈、一對耳環(huán),以及其他皇室成員的珠寶。王冠在德黑蘭中央銀行地下室花費了6個月才打造出來,冠重達1600克,上面有1469顆鉆石,36塊純綠寶石,36粒美玉和105串珍珠,王冠前面最大的一顆祖母綠重150克拉。
這頂王冠在國王一家逃離德黑蘭后,一直躺在國家銀行的地下室里。1983年,新組建的政府由于財政拮據(jù),把王冠賣給了一家英國拍賣行。■
(鴻雁薦自《大眾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