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西班牙作家加巴立羅小說《麗花公主》中,瘦白馬對他的恩人反復說的一句話。因為小說的故事和所表達的主題十分吻合中國的傳統(tǒng)道德,所以很想借題說幾句。
故事的情節(jié)其實很簡單,也是平面推進的:一位父親有兩個兒子,大哥何賽去美國當兵去了,幾年后回家。弟弟繼承了父親的全部遺產(chǎn),且不認兄長,只給了兄長一個父親遺留下來的破木箱。就是從這個破木箱里,何賽無意中得到了父親債權的賬單,之后便富有了。何賽樂善好施,特別是傾盡所有救助了一位病人,自己漸漸地變得窮了,后來他有機會進了王宮伺候國王,并得到了寵信。這時,他又憐憫貧困潦倒的弟弟,也把他帶進宮中同侍國王。有一天,國王十分寵愛的麗花公主不見了。弟弟十分嫉妒得寵的哥哥,便對國王說哥哥找得回來,建議派他去找。國王于是對何賽說,找不回公主便就要他的腦袋。何賽心事沉重,在馬廄挑馬時,一匹瘦白馬自告奮勇要與他同去。何賽看他瘦骨嶙峋的樣子不愿騎它。瘦白馬卻說,我就是你當年救了的那個病人的靈魂,我會幫助你的。于是出發(fā)。一路上他們救助了饑餓中的螞蟻、困在沙灘上的魚以及處于危境中的鷹等。當何賽心急如焚地要急忙趕路時,瘦白馬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他“行善不倦”,并說這樣做是不會錯的。當何賽終于把公主帶到了國王面前時,公主又說,只要把她回來時遺失的三件東西找回來了,她才答應嫁給國王。于是,螞蟻幫何賽找回了公主遺失的糠,魚幫何賽找回了公主掉到海里的戒指,鷹幫何賽找回了公主失落在高山頂大樹上的帕子。公主又要求將何賽放到油鍋里煮。連這樣的無理要求國王都答應了。還是瘦白馬幫何賽度過了難關。從油鍋里出來的何賽不光毫發(fā)無損,反倒越發(fā)的年輕帥氣了,公主竟愿意嫁給他。國王一看急了,就立即跳了進去。油鍋當然不會讓他也變得年輕帥氣,只能是一命嗚呼。原來,這一連串事情的始作俑者,都是他的弟弟,當然不會有好下場。
多么優(yōu)美的一個故事!許多情節(jié)和細節(jié)讓人回味無窮,但最根本最核心的是“善”和“行善不倦”。如果當初何賽是報著功利思想——哪怕有那么一丁點——行善事,就不會有后來瘦白馬、螞蟻、魚和鷹等的盡力相助了,他一定早成了國王的刀下之鬼,或被放進油鍋里永遠出不來了。
俗話說,人做善事,善事等人。忽然又想起豐子愷散文《豐都》中的一副對聯(lián):“為惡必滅,若有不滅,祖宗之遺德,德盡必滅為善必昌,若有不昌,祖宗之遺殃,殃盡必昌?!?/p>
看來,善行惡行都不僅關乎這一輩,還與下一輩乃至下幾輩相關聯(lián)。為了祖祖輩輩兒孫們。的平安幸福,還是讓我們記住西班牙這匹瘦白馬的叮嚀:“行善不倦?!币驗樗c中國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是相通的。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大張旗鼓地倡導善行,更是顯得尤為緊迫,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