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法不熱愛你。
你的個性、你的色彩、你的味道,使我無法抗拒你的熱情。我真的愿意為你流汗流淚,我痛快啊!
我以為你使綠色食品中的王者。出身低微,個性鮮明;普通平凡,卻有火熱情懷而有滋有味。
所以,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你:辣椒。
我是那種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的人。飽受了“好進(jìn)不好出”的滋味,可一見我喜歡的辣椒,精神抖擻,胃口大開。重慶火鍋里的紅辣椒在滾燙的湯里翻動,夾起來,一吹,輕輕一咬,那飽含湯水的辣椒,又辣又燙,就一杯白酒,毛孔頓開,漸漸大汗淋漓,痛快至極!
有一年下大雪,我和作家z先生在一家小餐廳點(diǎn)了一個牛肉火鍋,特意放了紅辣椒皮,一邊吃著辣椒,喝著純谷酒,一邊談文學(xué),甚有味道。可惜,如今再難見那樣的大雪了。
秋辣椒是我最愛吃的。經(jīng)歷了夏的辣椒禾,受了旱的一劫,辣椒小而肉硬,水分少而奇辣。拍碎,邊炒邊放鹽,起鍋前放點(diǎn)蒜泥,再加點(diǎn)油,辣椒清亮新鮮,看的人心里癢,至于夏天的辣椒和大棚里的辣椒我不很喜歡。因?yàn)樗侄?,不辣?/p>
在鄉(xiāng)下的時候,辣椒要到五月端午才能吃的。整個夏天的主菜就是茄子、辣椒和黃瓜、吊豆之類的。記得秋天,辣椒下架了,就將辣椒葉摘回家,開水泡了之后,淋點(diǎn)麻油,葉子蠻好吃的。
吃辣椒是培養(yǎng)出來的。長輩愛吃辣的,后人也就受到影響。想起三伯胃痛的時候,沒吃藥,就抓一把辣椒慢慢嚼;他的兒子,我的堂兄有一次在辣椒地里競與人比賽吃生辣椒。辣椒治不了胃痛,與人比吃辣椒也不是好事,但當(dāng)我想起這些與辣椒有關(guān)的細(xì)節(jié)時,就像自己吃著辣椒,喝著純谷酒一樣,親切自然。
愛吃辣椒的人一般性格剛烈,火氣重,大多為人坦誠而直率,辦事果斷而不推諉。
我喜歡辣椒。吃點(diǎn)辣椒、出點(diǎn)汗、排點(diǎn)毒、調(diào)節(jié)一下口味,是大多數(shù)平民樂意接受的。至于穿西裝著皮鞋的有身份的人是不能吃辣椒、喝白酒而大汗淋漓的。
好辣。
豆豉
地道的豆豉,是碗下飯的好菜。
豆豉雖上不了大雅之堂,卻是平常人家飯桌上的佳肴,又鮮又香。
我不會做豆豉。辭書上說,是將黃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之后拌適量的鹽巴。
記得小時候,奶奶每年都要“爛”點(diǎn)豆豉,豆子慢慢長滿了“白毛”,再經(jīng)過日曬夜露后,才裝到小小的壇子里。來了客或爸爸放假回家,奶奶就弄小半碗出來,放進(jìn)鍋里加水煮,起鍋前,再放點(diǎn)香蒜,香氣撲鼻,味道鮮美。(可惜只能用筷子夾,不能用湯匙。一碗豆豉,全家人都愛吃,用湯匙不是“幾下”就舀完了?)后來也吃過豆豉蒸武昌魚、豆豉紅燒肉,還有豆豉燜千張、豆豉炒香蒜,味道雖然不錯,但總沒有奶奶做的豆豉好吃。
好多年前的一天中午,在靈鄉(xiāng)談橋,我和朋友們過了一餐豆豉癮。我與×軍去談橋訪一友人,吃飯時,桌上除了有我愛吃的千張皮,還有煮的豆豉,是用大藍(lán)花邊碗裝的,談橋的豆豉久負(fù)盛名,第一碗豆豉剛剛端上桌,就被爭先恐后的湯匙幾下舀干了。一碗飯還吃了一半,朋友又端上一碗豆豉,我品味,有點(diǎn)姜末、辣椒、蒜在其中,除了鮮,還有點(diǎn)辣,很合我的口味。
豆豉煮好起鍋之后若再煮一下,味道一定不錯。倘若切上幾片薄薄的臘肉、或放點(diǎn)炸過的豬油渣,蒸過之后會更有味。
好味道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吃出來的,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