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題特點分析
1.試題內容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注重教育性、開放性。這些特點體現(xiàn)在以下各題中:第14題意在考查學生觀察、理解、感悟漫畫內容,并用語言準確表述漫畫寓意的能力。第18題關于科技奧運,是一道充分利用文本知識的發(fā)散拓展題,具有很強的開放性。第28題作文題為二選一。文體不限,題材不拘一格。文題新穎,貼近學生生活,開放性很強。第27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體驗,有助于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與完善。
2.試題充分發(fā)揮了語文試題的導向功能。第1題在輕松愉快的抄寫過程中考查學生語言積累和規(guī)范書寫漢字的能力,意在引導學生注重語言積累、養(yǎng)成規(guī)范書寫漢字的習慣。第6題通過考查學生根據(jù)情境,圍繞話題,面對不同對象進行簡明、連貫、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表述自己觀點的能力,意在引導語文教學注重口語交際。第8題請考生圍繞“愛心捐款”發(fā)出呼吁,意在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第9題電話連線災區(qū)的黃玉老師,設計此題基于以下兩點:第一,此題最能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第二,此題還能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并在生活中運用語文。這些試題的設計,在檢驗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也成為教師今后總結、調整和改進教學的重要依據(jù)。
3.注重了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關注當前熱點問題,體現(xiàn)了鮮明的時代特征。該試題很好地處理了教材直接涉及的教學內容與課外材料的關系,試題中選用的課外材料,以了解學生“得法于課內,運用于課外”的發(fā)展狀況為目的,選用的課外材料在難度和篇幅上恰到好處。一些開放性的試題,鼓勵學生做出富有個性的解答,也成為本套試題的一大亮點。本次試題的背景資料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十分緊密,有很強的時代感?!版隙鸨荚隆?、“‘5·12’汶川地震”、“奧運會”組成了本套試題的時代強音。第6題在“口語交際及互動”板塊中設置了邀請與對話的情境。第8~10題,“綜合學習及探究”設置了關于關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題目,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巧妙通過“主題班會”的活動,把考生的愛心與地震災區(qū)的感人事跡結合起來。第14題文言文中的結合圖片談感受等試題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這一課程理念。
4.具有結構合理、題型新活、難易適中、梯度明顯、賦分合理的特點。
①知識積累及運用共設5道小題,合計20分。主要題型:漢字的規(guī)范書寫、漢字注音、改正錯別字、仿寫句子、古詩文默寫、走近名著。該部分從記憶、理解、活用、開放型題目多角度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查。古詩文默寫均選取“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背誦的篇目,考查了學生對優(yōu)秀文化知識積累的情況。其中有3道小題為理解性默寫,考查了學生對古詩文的深入理解而不是簡單的背誦。名著知識考查沒有指定篇目,更是給學生一個廣闊的答題空間。
②口語交際及互動共設兩個小問題,合計5分。兩個小問題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考查的側重點各有不同。第1小題考查學生能根據(jù)對象和場合,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和互動。第2小題考查學生能清楚、連貫、有重點、不偏離話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兩道小題可以考查出學生的參與意識、情感態(tài)度、語言互動、交際能力。
③綜合學習及探究共設4道小題,合計10分。這一部分主要從動手實踐能力、應對能力、知識積累和實際應用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查。
④閱讀理解及分析共設17道小題,合計分值35分。其中包括一篇文言文語段和三篇語體文語段。語體文語段包括一篇說明文、一篇議論文、一篇記敘文。文言文閱讀主要題型有:詞語解釋、翻譯句子、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與現(xiàn)代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開放性試題。文言文命題靈活性增強,減少了單純記憶性的題目。第14小題為開放題“讀罷選文,結合下面圖片《大山里的孩子》及你的生活實際,談談感想”。該題巧妙地把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不僅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還考查了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關注。語體文的命題淡化了文體意識,從文章整體上理解分析、感悟文章的主要思想內容,體驗文章的意境等角度命題較多。語體文閱讀的主要題型有:概括要點、聯(lián)系實際、寫作方法、解釋具體語境中詞語的意義和作用、談自己的情感體驗、提出自己的看法等。說明文閱讀材料是一篇時代感很強的奧運科普文章《看科技的奧運》,既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讓學生了解相關的科技知識。議論文閱讀材料《小議傳統(tǒng)讀書教育》呼應了當代人們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強音。記敘文《輕輕掩門的一聲清響》文質兼美,具有豐富的內涵,教育學生讀懂人生的點點關愛與溫暖。
⑤作文50分,與去年相比增加了5分。半命題作文和話題作文二選一。半命題作文:“珍愛______” 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寫作空間 ,有利于學生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話題作文:明天,自選角度,自命題目,自定文體。本作文題提示語詳盡淺顯,不設審題障礙,話題寬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限制較少,給學生較大的選擇余地和發(fā)揮空間,便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
二、考試效果分析
以牡丹江市隨機抽查的10本試卷為樣本作具體分析。牡丹江市共有6 564名學生參加了這次畢業(yè)學業(yè)考試,平均成績?yōu)?4.99分,最高分為117,其中70~80分的考生占抽樣總數(shù)的12%,80~90分的考生占抽樣總數(shù)的34.6%,90~100分的考生占抽樣總數(shù)的32.8%,標準差為21.5。
試題題型與整體難度匹配合理性指標:全卷共五個板塊,28道題,主客觀的比例:客觀題共1道,計2分,占全卷的1.67%,主觀題共27道題,計118分,占全卷98.33%。易、中、難的比例為7∶2∶1,全卷沒有特別的偏怪題。
第一板塊總體答得比較好,滿分為20分,平均分為14.7分,1、3、4、5題得分較高,2題相對失分較多。第2小題,綜合考查漢字注音、修改錯別字、成語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字音字形的掌握情況,但學生在注音和找成語中錯誤比較多,給加點字注音,很多學生把“天穹”的“穹”寫作“qóng”;第3小題,“文中劃橫線語句的內容可用成語_______代替”。一些學生因答不出“渾然一體”而丟分,“渾然一體”一詞是教材中出現(xiàn)過的成語,可見不少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掌握不扎實。第5小題,走近名著試題設計很有創(chuàng)意,為名著人物設計形象宣傳語:“某校園文學社在自己的網(wǎng)頁上開展了‘走近名著’活動。注冊時需要用名著中的人物作為用戶名,你最想以名著《 》中的人物_______作為自己的用戶名。你為該人物設計的形象宣傳語是_______?!贝祟}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學生名著閱讀的情況,答案比較開放,應該說,凡是“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閱讀篇目或學生自己課外閱讀的篇目都可以,學生答案豐富多彩 ,很有創(chuàng)意。但是,一些學生因名著名稱寫錯或者人物名字寫錯而失分。古詩文默寫得分率較高,詩句掌握得較好。
第二板塊得分率100%,滿分大約占75%,這個板塊的試題貼近生活,學生回答起來較輕松。個別學生因缺少稱呼,表述不準確而丟分。
第三板塊答題總體情況不均衡,第7題,“請根據(jù)活動內容,為本次活動設計一個主題”,設計活動主題基本都得分,第9題“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假如讓你電話連線黃玉老師,你想說什么?”考生只要把握好人稱,表述清楚,基本得分,有的考生在表述時人稱不清楚,表達不清晰而失分。本小題共3分,平均得分為1.89分;第10題,“請你在班會活動即將結束之際,用一個成功人士戰(zhàn)勝困難或不幸的事例,與災區(qū)學子共勉”,許多考生審題馬虎,錯把一個寫成了兩個或三個事例。
第四板塊,四個閱讀題。文言文閱讀答題情況比較好,文言文閱讀滿分為8分,平均得分為6~7分,學生掌握情況較好,但也有審題出現(xiàn)偏離的,如第14題,“讀罷選文,結合下面的圖片《大山里的孩子》及你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個別考生脫離生活實際談感受。說明文閱讀平均得分為6分,第15題“選文從哪四方面說明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科技的奧運”失分較多,主要是概念不清晰。第16題對說明方法把握不夠準確。第17、18題回答較好。議論文閱讀平均得分為5~6分,第19題回答較好,“閱讀全文,將表明文章中心論點的句子寫在下面?!敝饕疾閷W生對文章內容整體的理解,多數(shù)學生能準確找出中心論點。第22題要求“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就文章內容的某一方面談談你的理解”。一方面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考查學生結合實際談感受,很多考生只談了自己的讀書體會,與文章內容沒有聯(lián)系,這是審題不夠仔細。散文閱讀《輕輕掩門的一聲清響》,總分11分,平均得分為7.89分。
第五板塊寫作,學生得分率與2007年相比有所提高,充分說明了本次作文試題較適合學生。此次作文寫作空間較大,充分考慮了考生的不同層面,考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發(fā)揮特長,抒發(fā)真情實感。
在閱卷過程中,我們感受到這次作文呈現(xiàn)了異彩紛呈的可喜局面,許多立意新穎、生動感人的文章脫穎而出。如文題“珍愛──”有許多充滿創(chuàng)新思維的好文章:《珍愛處處涌動的和諧》《珍愛崖邊那棵竹》《珍愛民族精神》《珍愛感恩之心》等感悟歷史,思考人生的美文佳作。以“明天”為話題的作文中,許多學生從不同角度寫出了對明天的期待,如《追尋你,明天會更好》《踏著明天的節(jié)拍》《明天花正紅》《明天的太陽》抒發(fā)了對親人、對祖國、對生存環(huán)境的期待,旁征博引,體現(xiàn)了認識的深度。但也有學生的作文缺少真情實感,敘事平淡,議論空洞。
三、對教師教學的建議
1.進一步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新課程語文教學特別關注對學生三維目標的培養(yǎng),很多教師在關注過程與方法目標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同時,忽略或者弱化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在今后教學中教師要關注語文教學的本質,特別是把握語文學科的基本特征,即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新課程中考語文考試評價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試題的開放性逐步加大。今后的語文教學,教師不能單純搞題海戰(zhàn)術或者應考演練,而應從根本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體驗、理解、表達和應用能力,使學生有獨特的屬于自己的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3.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說真話、訴真情。無論從“課程標準”對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階段學生寫作目標的要求,還是中考作文的發(fā)展趨勢,“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都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喚起學生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愛心和關注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使命,讓學生在作文中真切、深情地書寫自己的經歷、感受和認識,還是我們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
四、命題改進建議
本次考試是牡丹江市初中階段終結性考試,既是義務教育初中階段學校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yè)標準的主要依據(jù),又是普通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依據(jù)。因此,就本次試卷情況對今后中考命題提出幾點建議:
1.應依據(jù)不同地區(qū)的具體情況,根據(jù)國家的教育方針,省教育學院應就命題的需要組織一次全面的調研活動,調研的范圍應包括全省不同區(qū)域、不同層次學生的語文學習實際狀況和他們生活的范圍。試題應面向全體學生,真實、全面地反映初中畢業(yè)生在語文學科學習目標方面所達到的水平。
試題中的第二板塊的口語交際及互動與第三板塊的綜合學習及探究的小題設計有重復的感覺,如6、8、9三小題都體現(xiàn)的是說什么、人稱的考查。
閱讀選文《送東陽馬生序》,意在通過閱讀對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但題目的設計并沒有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只是要求在文中找出表現(xiàn)作者求學時的飲食和穿著的句子。特別是14題的圖片與本文連到一起體會,有些太牽強,容易引起導向的誤差,誤認為中考試題趨于簡單化,學生平時不學也能答對。
2.遵循命題導向先行的原則。避免在中考臨近時,匆忙確立命題范圍,導致命題中要求的許多內容不同于往年的要求,特別是能力方面的要求,就很難在短時間內落到實處,各校往往只抓形式搞突擊訓練,仍難以脫離應試教育的形式。
3.強烈呼吁把“書寫規(guī)范、美觀”列入語文考查的范圍之內。本次閱卷最大的感受是多數(shù)學生的字跡潦草。這說明寫字規(guī)范教學沒有引起重視。
(作者單位:牡丹江市教育教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