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圖題是各地中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題型,作圖題可以考查基本作圖能力及分析、建模能力,并且它知識覆蓋面廣、綜合性強,涉及到力、光、電、磁等知識體系,對于各類作圖題,都有各自遵循的原理及要求,必須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學會解題的技巧,總結(jié)各類作圖題的解題步驟,這樣可以提高解題的效率,下面簡單對各類作圖題進行分析:
一、光學類
1.小孔成像類(光的直線傳播原理)
例1:(2007年吉林?。┤鐖Dl(甲)所示,小孔前有一物體AB,請畫出AB經(jīng)過小孔成像的光路圖,并在光屏MN上標出AB所成的像.
解析:解決一道光學題,關鍵在于明確作圖的原理,此題是小孔成像的作圖,而它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選擇物體的兩個端點,分別作出相對應的像點A'、B',然后連接兩個像點即是AB所成的像,成的倒立的實像.小孔成像特點是倒立、像可以是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像的大小取決于屏與孔的距離.解決此類題,應注意孔要小,利用物體的幾個特殊的端點去作出光線,另外注意的是光線都是帶箭頭的實線,并且像也應畫實線.如圖1(乙).
2.平面鏡成像類(光的反射定律)
例2:(2008年廣東省)如圖2(甲)所示,S為某發(fā)光點,SO是它發(fā)出的其中一條光線.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入射光線SO的反射光線.
解析:對于此類題已知中有明確的限制,是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所以應抓住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原理(對稱性),對于發(fā)光點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它發(fā)出的所有的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都會聚與它的像點,根據(jù)這一特征可以解決平面鏡成像的問題,先利用對稱性,作出發(fā)光點的像點S',然后連接像點和入射點O,并且用實線延長得到反射光線,即完成光路圖,注意光線的實虛.如圖2(乙).對于此題若沒有條件限制,也可以根據(jù)反射定律來進行作圖.
3.普通折射類(光的折射規(guī)律)
例3:(2007年江蘇省揚州市)如圖3(甲)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鏡,畫出這束光線兩次折射的大致光路圖.
解析:對于此類題,應掌握光的折射規(guī)律,特別是入射角和折射角的關系,解決的步驟是:首先通過入射點作出法線,然后根據(jù)角的大小關系,大致確定折射光線,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cè),并且在不同的介質(zhì)中,值得注意的是法線和界面垂直,并且畫虛線,以及遵循“空氣中的角大”(即無論是入射角還是折射角只要它在空氣介質(zhì)中,這個角比另一介質(zhì)中的角大)的原理,這是解這類題的關鍵.如圖3(乙).
練習:(2008年四川省成都市)如圖4所示,一束單色光從空氣射到玻璃三棱鏡的AB面,請畫出從AC面射出的折射光線.
4.透鏡折射類(透鏡成像特點)
例4:(2008年江蘇省揚州市)如圖5(甲)所示,OO'為凸透鏡的主光軸,S'為點光源S經(jīng)凸透鏡成的像,SA為光源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請在圖中適當?shù)奈恢卯嫵鐾雇哥R,并完成光線SA通過凸透鏡的光路圖.
解析:透鏡類的作圖,關鍵掌握透鏡特殊光線的做法,對于凸透鏡:經(jīng)過光心的光線折射后方向不改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折射后會聚于異側(cè)的焦點,從焦點發(fā)出的光線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從二倍焦距點發(fā)出的光線折射后經(jīng)過異側(cè)的二倍焦距點.
對于凹透鏡:過光心的光線方向不變、射向凹透鏡異側(cè)焦點的光線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折射后發(fā)散后反向延長線過同側(cè)的焦點.這樣很容易完成這類作圖.
對于此題是添加凸透鏡的作圖題,解決的辦法是熟悉凸透鏡特殊光線的特點及做法,對于凸透鏡的位置的確定重在找到光心的位置,而光心的特點是通過它的光線方向不變,所以連接S和S'與主光軸的焦點為光心,即是凸透鏡的位置.然后根據(jù)S發(fā)出所有光線通過凸透鏡折射后必會聚與像點S'的原理,連接折射點與像點即是所畫的折射光線.如圖5(乙).
另外,對于透鏡折射類作圖,涉及到成像問題,可以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或利用“虛擬法” 來確定畫出折射光線、入射光線、透鏡的位置、像的位置、焦點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關鍵必須掌握特殊光線的做法和成像的特點.
5.光學綜合類(光的反射和折射規(guī)律及透鏡成像的特點)
例5:(2008年江蘇省泰州市)如圖6(甲)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從水中射向空氣中.畫出它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解析:對于光學的綜合類試題,要注意各種規(guī)律或原理、性質(zhì)的運用,或根據(jù)幾何知識、建模、光路的可逆性等方法來進行作圖,而對于作圖時,要注意光線的實虛、箭頭的存在、角度的大小等.
對于此題,首先過入射點O做出法線,然后根據(jù)光的反射規(guī)律和折射規(guī)律,作出相應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注意的是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同種介質(zhì)中,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不同介質(zhì)中,另外,根據(jù)“空氣中的角大”的特點,畫出折射光線.注意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并且用實線.答案如圖6(乙).
二、電學類
電學類作圖題主要有根據(jù)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作圖、根據(jù)電表的特點作圖、根據(jù)一些規(guī)律、公式計算作圖等.
1.實物連接類
例6:(2007年湖北省黃岡市)在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小燈泡功率的實驗時,燈泡上標有“3.4V” 字樣.小紅設計了實驗電路圖,如圖7所示,并連接了部分實驗電路,如圖7(甲)所示. 請幫助小紅完成實驗電路的連接.
解析:對于電路實物圖的連接,涉及的知識很多,注意的問題也很多,步驟是先讀懂電路圖和題中所要求的注意事項,比如滑動變阻器應如何移動,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如何要求,電表的正負接線柱的接法,滑動變阻器的接線接法,連線不得交叉并接在接線柱上等.連接時,按照電路圖,從電源的正極出發(fā),以一條復雜的支路先連接,再連接另一條,最后并接電壓表.如圖7(乙)所示.
2.填電表類
例7:(2007年貴州省貴陽市)在如圖8所示電路的○里填上適當?shù)碾姳矸?,使電阻R1與R2并聯(lián).
解析:此類題是根據(jù)電表的特點及其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來作圖,電流表的特點是電阻很?。ㄏ喈斢趯Ь€),電壓表的電阻很大(相當于斷路),我們可以采用假設法來填表,若右邊“○”里是電壓表,則相當于電路是斷路,所以此處不可能是電壓表而是電流表;對于右邊的“○”里假設是電流表,則會造成電路短路,題中要求是兩電阻并聯(lián),所以此處應是電壓表.最后,利用“暫時去表法”來進行檢驗.
另外,對于電學題作圖題中還有暗箱問題,解決時需要通過歐姆定律或電功率公式及其串并聯(lián)電阻的特點等進行判斷.
三、安全用電類
例8:(2008年廣東?。⑷鐖D9(甲)所示電水壺的3條接線按照安全用電的原則對應連接到插頭上.
解析:這是一道關于考查安全用電原則的中考題,生活性強、趣味性濃,根據(jù)保險絲必須接在火線上,能夠起到保險的作用.零線、用電器、火線構(gòu)成通路.金屬外殼必須接地線,防止外殼帶電而使人觸電.如圖9(乙).對于安全用電問題,要正確根據(jù)安全用電的規(guī)則作圖,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和連接方法.各用電器是并聯(lián)的,當兩個開關都閉合時,燈才能發(fā)光,所以兩個開關必須串聯(lián),并且開關要有火線相連,接在燈泡的金屬尾座上,螺絲口部分接在零線上.三孔插座遵循“左零右火上地”的原則,
四、電磁類
例9:(2007年上海市)在圖 10 中,標出通電螺線管和小磁針的 N、S 極及磁感線的方向.
解析:解決得電磁類作圖題,應熟練掌握安培定則,會判斷“磁極、電流方向、手的握法”三者的關系,同時理解“磁場方向、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電流的方向”的關系,能夠通過已知的條件推出其他的方向,此題中給出電流的方向,然后通過安培定則,來確定磁極,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左端為S極,通過四向的關系一致的原理,可知小磁針的右端為N極,螺線管外部的磁場方向是從N極出、S極進.
練習:(2008年江蘇省蘇州市)在圖11上標出通電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及通電螺線管的N極.
五、力學類
1.力的示意圖及利用慣性等性質(zhì)作圖類
例10:(2007江蘇省揚州市)請在圖12(甲)中畫出木棒受到的重力和木棒對墻壁的壓力的示意圖.
解析:對于示意圖的做法要注意確定受力物體、力的作用點要畫在力的物體上、畫多個力時不要漏掉力、也不要增加力、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的區(qū)分、力的性質(zhì)等.此題的兩個力的受力的物體不是同一個,重力的施力物體是木棒,重心在木棒的中點,方向是豎直向下;而壓力的受力物體是墻壁,木棒成為施力物體,作用點畫在棒與墻壁的接觸面上,壓力垂直支持面.如圖12(乙)所示.
2.力臂的作圖類
例11:(2007年江蘇省南京市)在圖13(甲)中畫出使杠桿OA平衡時最小動力F1的方向和阻力F2的力臂l2.
解析:畫力臂的方法:一確定支點(這是關鍵),二畫力的作用線,三從支點向線作垂線,四標力臂的符號.再解決杠桿平衡時最省力的力臂的作圖的問題:此類問題中阻力×阻力臂為一定值,要使動力最小,必須使動力臂最大,做法:①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②然后連接支點和此作用點③作力的方向與該線垂直并且保證杠桿平衡.利用上述方法很容易畫出力臂.如圖13(乙)所示.另外注意的是在畫力的作用線時,要知道受力物體是杠桿,不能想當然去畫其他物體的受力的力臂.
練習:(2008年安徽省蕪湖市)臨江橋是安徽首座獨塔單索面斜拉橋(如圖14甲所示).將大橋的結(jié)構(gòu)簡化,可抽象成圖14(乙)所示的杠桿模型,若將其中O點視為支點,請在圖14(乙)中作出拉索對橋面拉力F的力臂L.(保留作圖痕跡).
3.滑輪組的組裝類
例12:(2008年廣東省廣州市)在圖15(甲)中用線代表繩子,將兩個滑輪連成省力的滑輪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繩使重物升起.
3.確定定滑輪的個數(shù)N定:原則是根據(jù)動滑輪的個數(shù)和繩子的段數(shù)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及是否改變力的方向而選擇.具體的辦法:一個動滑輪配置一個定滑輪;若繩子段數(shù)為偶數(shù)時,則相應減少一個定滑輪;若要求改變力的方向,則相應增加一個定滑輪.
4.確定繞線的起點:原則是“奇動偶定”.(若繩子的段數(shù)是奇數(shù)時,則以動滑輪為繞繩的起點,若繩子的段數(shù)是偶數(shù)時,則以定滑輪為繞繩的起點.)
5.確定繞線的連接方法:(1)從里到外,(2)從小到大,(3)穿插交替繞線,(4)每個滑輪只繞一次.
此題隱含條件是人站在地面上,說明動力的方向應向下,易畫出如圖15(乙)所示.
(作者單位:訥河市同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