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于艱苦地熬過了四年的大學生活。我的學習成績在班里一直都是領先,在完成畢業(yè)論文和論文答辯之后,班里的同學和系里的老師都很有信心地勸我去報考研究生,他們都希望我能延續(xù)自己的學業(yè),繼續(xù)深造。但由于我的家庭環(huán)境不允許,只好忍痛放棄。早日踏足社會。
在就業(yè)形勢嚴峻的年頭,無數的學子前腳都還沒有踏出校門,后腳就已經跨進了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招聘會。經過幾天現場招聘會的勞碌奔波。我終于幸運地受聘于本地一家頗有名氣的設計公司。當時可能是因為招考人員看到我就讀的是一所本省名校學府,我所學的又是該公司急需聘用的專業(yè)設計,所以,在面試通過之后,招考人員就直接通知我第二天可以上班。
上班的第一天,我身上穿著那套向同學借來的西裝。由于幾天來在人頭涌動的招聘會上來回穿梭奔走,西裝已經有點臟,還不時發(fā)出一些汗味,但為了應付上班第一天的個人形象,我還是硬著頭皮穿著它,煞有介事地走向公司。當我跨進公司大門時,真是萬萬沒有想到,第一個映入我眼簾的竟是一個穿著樸素的老頭,而不是想象中穿著入時的公關小姐。老頭站在公司大樓下的接待室門前,彬彬有禮地向進入大樓的人打招呼。從老頭的外衣來看,這老人的家境可能也好不過我多少,但令我不明白的是,作為一家在本地名氣較大的設計公司,為何容許有一名這樣的“守門大將軍”?這豈不是在降低自己的企業(yè)形象嗎?
我真幸運,一上班,經理就安排我參加公司正在進行中的一項大型工程設計。從手上的建筑設計圖看,這是一座占地三千多平方米、樓高八層的商用大廈。整項工程要求按五星級酒店的規(guī)模和配套設施來設計裝修。豪華和高標準的設計,對于我這個初出茅廬的新人,當時心里真是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大顯身手的機會;擔心的是,就憑我現時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不知能否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公司交給我的設計任務。想到這里,我不由自主地抬起頭來望了望坐在我對面。正在伏案埋頭設計工作的李工,李工不但是我們這個項目的設計總監(jiān),而且還是公司安排在設計工作上負責指導我的工程師。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項目設計組的部分人員根據公司安排。準備驅車前往工地現場進行實地測繪。臨行時,只見李工從自己工作臺下的抽屜里取出了一個褪色的舊水壺,然后走到公司茶水間灌滿了一壺開水后,才手提文件袋走下了設計大樓。見此情景,我心里在想:一個設計師肩掛一個舊水壺在工地現場隨處走動,就好像一個民工在工地里干活一樣,這真是與自己的職位很不相符。就算是在工作期間口渴了,也可以到工地附近的商場或士多店里買一瓶礦泉水來解渴,一瓶礦泉水也花不了幾個錢,這個李工未免太吝嗇了。想到這里,我雖然心里不痛快,但在前往工地的路上,我仍然一直虛心地向李工請教。在交談中得知,李工原來是一個生長在粵東山區(qū)的客家人,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居住在土地貧瘠的邊遠山區(qū),生活都比較艱苦。俗話說,窮則思變。自古以來,生活在那里的客家人都有勤奮讀書、力爭將來能走出山區(qū)改變自己命運的傳統(tǒng)。李工一家的生計全靠父母務農來維持。講到讀書,李工和我一樣,主要靠社會上的熱心人助學,才能最后完成四年的大學生活。我想,可能是因為李工的家庭環(huán)境不好,所以,他很注重節(jié)衣縮食,好省下錢來幫補家計。
不一會兒。我們已經來到了城南的新城區(qū),我們要設計裝飾的那座商用大樓就坐落在城南區(qū)的一條江河邊。一到工地,大家就按原有的分工各就各位,很快就進入事先安排好的測繪、定位等工作。大廈毗鄰江邊,景色怡人。李工就蹲在大樓前的那片草地上,側身面向江河用相機拍攝大門與前花園間的外形。李工見我走過來,便說:“如果你有空閑時間的話,就幫我到車上把放在文件包里的那幾張大樓正門草圖拿過來,可以嗎?”
我答應了一聲,轉過身子直朝停車場那邊走去。在車上,我打開了李工的文件包,無意中在包里見到了兩張郵政單據,單據上面填寫的收件人地址竟然是我曾經就讀過的那所院校。我好奇地取出單據一看,原來這兩張都是匯款單。我再靜心細看單據上面填寫的收款人名字時,發(fā)現他們都不是姓李的。眼前的一切,不禁勾起了我對往事的一段回憶:
四年前,當我在家里收到大學的入學通知書時,心里不知有多高興。但隨著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眼看通知書上規(guī)定的報到注冊日期已經到了,而我卻連上學的基本費用都還沒有著落。又過了一個多星期,很多學校都已經開學了,這時,我又收到了學院寄來的另一個通知。通知上說明我的讀書費用已經由社會上的熱心人士給幫助解決了,他們還會承擔我四年的在校學習費用??赐晖ㄖ螅荫R上興奮地回家收拾行裝,第二天一早就告別了父母和弟妹,帶上簡單的行李和學校寄來的路費,匆匆地踏上了艱苦的求學之路。
在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涯中。每個月都有一個署名李文德的熱心人通過郵遞學費和生活費來資助我的學習。但在大學的四年里,這個叫李文德的熱心人從來沒有給我來過一封信和通過一次電話,我只是通過郵件上的郵戳和簡單的幾句寄語知道,他就居住在我現在工作的城市。所以,畢業(yè)后,我選擇到這個城市來工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尋找那個曾經資助我完成四年大學學業(yè)的好心人。我要當面好好地答謝他。
想到這里,我腦海里突然浮現出另一個想法:李工是否就是李文德呢?但李工的真實姓名又不是叫李文德。不過,現今這個社會,不少做好事的人總是不愿意留下自己的真實姓名的。
“喂,李工叫你快點過去?!避囃獾囊宦暯泻鞍盐覐某了贾袉拘?,我趕快放好那兩張匯款單,卷起從文件包里取出的那幾張草圖匆忙下車。
在回公司的路上。我坐在李工的后一排座位上,雙眼毫無目的地望著前方一言不發(fā),但腦海里卻不斷地在想:李工。李文德,放在文件包里寄到我就讀過的那所學院的匯款單……唉,當時我竟少了個心眼,為什么不看清楚單據下面匯款人的簽名呢?但反過來一想,不看也罷,李工既然不想別人知道他的真實姓名,他在簽寫匯款人時也可以另簽一個化名,大可不必繼續(xù)延用李文德這個名字。想到這里,我把視線移到坐在前排的李工,心里在說:李工啊李工,你為了資助窮苦人家的孩子讀書,平日連一瓶小小的礦泉水都舍不得買,這樣的好心人,在當今這個社會里真是難尋啊。
“四叔他又拉舊報紙、爛紙皮去收購站賣了?!彼緳C的一句話打斷了我對那兩張匯款單的猜想。我轉過頭循著司機手指的方向望過去,只見我第一天上班時在公司門前見到的那個穿著樸素、大家都稱他四叔的老人,正用一輛在工地上常見的搬運斗車載著滿滿一斗車的舊報紙和爛紙皮箱向廢舊物資回收站走去,我不禁開口說:“四叔這身衣著真是有損公司的形象?!?/p>
我這么一開口,就惹來了車上工友們的一番議論,從大家的議論中我才知道,原來四叔和公司老板是同鄉(xiāng)。老板小時候家里很窮,在他剛念完小學時。家里就已經無法再讓他繼續(xù)讀書了。當時四叔沒有成家,身邊又無兒無女,就主動資助老板繼續(xù)讀書。直至他完成全部學業(yè)。好心終有好報,日后,老板事業(yè)有成,就把四叔從鄉(xiāng)下接到城里。生活條件和環(huán)境都變了。但是。老人就是改不了他在鄉(xiāng)下勤勞節(jié)儉的生活習慣。
聽到這里我才明白,在這個世上,甚至在我們的身邊,熱心助人的好心人又何止李工一個人呢?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參加工作已經3個多月了。明天是星期天,趁著今日星期六郵局不休息,我打算提早下班,到郵局去寄一些錢回家。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寄回家的第二筆錢。記得上次家里收到我第一次寄去的1000元時,父母高興得馬上連夜給我回信。這也難怪,1000元在我們家鄉(xiāng)就等于是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很快就填好了匯款單,站起身來滿意地從頭到尾多看了一遍,然后就走到服務臺前,辦妥匯款手續(xù)正準備走出郵局大門,無意中見到在郵局另一邊填寫單據的書寫臺旁,仿佛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在那里晃動,我停下腳步定神一看,原來是四叔,他正坐在那里一筆一劃地認真填寫著匯款單。我想。四叔他和我一樣,也是趁星期六郵局不休息的機會,給自己鄉(xiāng)下的親人匯款來了。我走過去同四叔打了聲招呼,并問他打算寄錢給誰。
四叔微笑著答道:“不少生活在山區(qū)的人還很困難,很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趁著今天有空。就順便到郵局匯點錢過去幫補一下他們?!?/p>
“哦?!蔽译S口應了一聲,但又很自然地低下頭看了一眼放在桌面上剛剛填寫好的那份郵寄清單,“李文德”三個大字突然映入我的眼簾,頓時,我腦海里“轟”的一聲炸了一個響雷,我真不敢相信自己所見到的一切。多么親切的名字,多么慈祥的面孔,多么熟悉的字跡,還有那充滿愛心的寄語,我苦尋了幾年的恩人,真想不到竟然是我在公司里感到有損形象的人。
我拿起四叔剛填寫好的那份郵單,四叔坐在那里莫名其妙地望著我。
“又是我就讀過的那所院校?!蔽叶ň粗]單上填寫的收款人地址和收款人名字,心里無限感激并帶著顫抖的語調激動地說道,“四叔,您又默默地在為另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助學啊?四叔,您知道我是誰嗎?”
我的一番話使四叔像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他用疑惑的眼神望著我說:“你不是我們公司新來的設計師嗎?”
“四叔,我苦尋了您幾年,是您四年來一直默默地資助我完成大學學業(yè)的,我是小建啊!”我感動得淚水像斷線的珍珠滾落而下。四叔牽著我的手。顫抖著說不出話來。
后來,我終于了解到,四叔不但資助了我們公司的老板和我,還有李工以及其他貧困學生。而李工進入這家公司后,也從被助者成為助人者……這份無私的愛心,就這樣漫延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