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體問題的處理常常用到整體法和隔離法,只要我們分清物體的運動過程,靈活地選擇研究對象,交叉使用整體法與隔離法就會讓問題簡化。下面以例題來說明。
例1 如圖1,水平向右的力F使質(zhì)量分別為mA和mB的兩塊磚A和B緊貼在豎直墻上而靜止,求A、B受到的摩擦力。
析與解 由于A、B緊貼豎直墻面而靜止,可把A、B兩塊磚看成一個整體研究,這樣求出B磚受墻面的摩擦力f1,如圖2。要求出A、B間的摩擦力,只要隔離A或磚B,就可求出AB間的摩擦力f2,如圖3。
例2 在圖4中,已知物體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A、B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μ,B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因素為μ′,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使A、B一起前進而A又不會掉下來,則F至少為多少?
析與解 要使A、B一起前進而A不掉下來,說明A、B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可設(shè)加速度a,把A、B作為整體研究,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μ′(m1+m2)g=(m1+m2)a①
由于A不掉下來,因此:
μ#8226;N=m1g②
根據(jù)A、B一起前進可得出:
N=m1a③
然后聯(lián)立①②③可求出:
F=(m1+m2)(1μ+μ′)g
例3 圖5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靜止著一個質(zhì)量為m1=20kg的木板,它的上表面不光滑,然后有一個質(zhì)量為m2=15kg的物體以2m/s的速度滑上木板的左端,且物體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因素為0.2,則物體相對于木板靜止時,物體通過的路程是多少?
析與解 求物體相對于木板靜止時,物體通過的路程是對地的,可以隔離物體m2,用動能定理得:
-μm2g#8226;S=12m2v2-12m2v20①
式中的v是m2相對于木板m1靜止時,它們的共同速度,可將m1、m2作為整體分析用動量守恒得:
(m1+m2)v=m1v0②
聯(lián)立①②可解出物體通過的路程
S=v202μg[1-(m2m1+m2)2]
=222×0.2×9.8[1-(1520+15)2]
=4049(m)
思考 如果求的是m2相對m1靜止時m2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則可以首先把m1和m2看作整體分析,用動量守恒有
(m1+m2)v=m2v③
求出m2相對m1靜止時它們的共同速度,然后再對整體用能量守恒
12m2v02=12(m1+m2)v2+μm2gS′④
求出m2在木板m1上滑行距離S′。
當(dāng)然也可以在③的基礎(chǔ)上分別隔離m1、m2,用動能定理有
μm2g#8226;S1=12m1v2
-μm2g#8226;S2=12m2v2-12m2v02
求出S1、S2再用S′=S2-S1得出m2在m1上滑行距離S′。但比較一下不難發(fā)現(xiàn)對m2、m1的整體用能量守恒求解要簡單得多。
例4 圖6中,帶等量異種電荷的A、B兩球,放入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中,A、B兩球所處的位置應(yīng)為( )
析與解 對于找出A球以上的繩子狀態(tài),可將A、B作為整體分析:A、B的整體不帶電,在勻強電場中不會受電場力而偏移,故只可能是A、D兩圖;然后找A、B兩球間的繩子狀態(tài)可隔離B球分析:B球帶電在勻強電場中受電場力而偏移故只能是A圖正確。
綜上所述,連接體問題貫穿著高中物理,靈活選擇研究對象,交叉使用隔離法和整體法可以使許多復(fù)雜問題簡單化,因此同學(xué)們要把這兩種方法融匯貫通,以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欄目編輯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