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百家戰(zhàn)略智庫主席 劉夢熊
劉夢熊,1976年4月加入金融界。1991年至1993年出任平和集團首席顧問時,連續(xù)3年榮獲“金融精英”金牌。1988年至1990年、1994年至1996年曾長駐臺灣,出任金融機構總裁,曾以最高票當選臺灣國際商品協會常務理事。1994年11月,被聘為廣州市政府決策咨詢顧問。1996年8月,發(fā)起組織全球華人保釣大聯盟,任發(fā)言人。
自從去年7月內地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攀上6.5%創(chuàng)11年高位之后,中央為壓抑通脹預期,遂加大宏調力度,財政從緊,信貸從緊。今年上半年,CPI月均達7.9%,遠超溫家寶總理3月政府工作報告所提4.8%的指標,似乎宏調力度和“兩緊”皆不能放松。
然而,事物發(fā)展往往是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中國經濟在對付通脹的同時,其實無論外圍和內在因素都潛伏著經濟下滑甚至是“硬著陸”的隱患。如果當局一個心眼只盯著通脹,繼續(xù)擰緊控制螺絲的話,比通脹或通縮更要命的滯脹隨時會悄然而至,造成不堪設想的災難性后果。
眾所周知,中國經濟是由投資、出口、消費帶動。由于去年下半年以來央行多次提高商業(yè)銀行準備金率及多次加息,資金市場瀕臨“失血”,傳聞銀監(jiān)會已發(fā)出“嗆聲”。
企業(yè)的資金鏈已極度繃緊,尤以各大地產開發(fā)商為甚;至于出口,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正陷于次按危機及由此牽動的信貸危機而不知伊于胡底,經濟已呈負增長,居民購買力縮減。加上中國兩年來將出口退稅下調、加工貿易“臺賬”實轉、人民幣升值、新《勞動合同法》實施、新征土地使用稅等政策密集推出,中小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惡化,中國出口勢頭已大為減弱;再講消費,由于副食品和燃油價格勁升,以及數年來內地樓價累積升幅驚人,在通脹預期心理影響下,居民消費意欲下降。
再者,由于北京奧運會某些做法未能在“平安”與“歡樂”、“公權”與“私權”間取得平衡,部分民眾不理解,由熱情變?yōu)槔淠?。原先國人期待的“奧運行情”,不論在股市或商場皆化為烏有。而京奧之后,“一節(jié)淡三墟”的慣性亦不可避免。
中國經濟正面臨拐點。避免通貨膨脹與經濟停滯同時發(fā)生應是當務之急。所以,宏調思維就本身有必要“宏調”,不能重蹈當年香港當局明知亞洲金融風暴正在醞釀仍推出“八萬五”的覆轍!
九七回歸前香港樓價攀上歷史高峰。特首董建華甫上臺便高調提出每年要建八萬五千套公屋壓抑樓價。本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問題是當時亞洲金融風暴已在東南亞悄然成形,且有蔓延趨勢。
其實香港當時要做的是防范金融風暴登陸,防止股市、樓市、匯市崩盤。豈料董建華不注意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結果亞洲金融風暴刮到香港,港元、港股、港產皆受打壓,加上“八萬五”政策,本港樓市內外交困,幾年內跌了六七成,出現了令馬克思、恩格斯也想不到的“負資產階級”,香港經濟衰足6年。
回顧這段歷史,教訓是異常深刻的。正謂“世事如棋局局新”,處理經濟宏觀走勢,不能只顧現狀不看發(fā)展;不能只顧靜態(tài)不看動態(tài);不能只顧本地不看外圍。有時,某項政策、某些措施針對目前似乎是“扶手棍”,但形勢已蘊釀變化,一旦形勢逆轉,這些政策措施分分鐘一覺醒來會成為“攞命藤”。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風高浪急:美國次按風暴、信貸危機不斷惡化,美元匯價江河日下,石油、糧食價格不斷在曲折中攀升,作為全球經濟第一大“火車頭”的美國經濟已呈負增長。連慣于興風作浪的金融大鱷索羅斯都驚呼正面對“一生中最大的金融風暴”。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尤其加入WTO之后已在國際資本市場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格局。因此,在對付高居不下的內地通貨膨脹同時,也要防止受外圍影響出現經濟滑坡。當外圍不利因素發(fā)酵形成金融風暴和經濟衰退影響到中國時,中國對宏觀經濟的主調就不應是“防止過熱”,而是要“防止下滑”。現時就應有此前瞻性!目前宏調所采取的財政從緊、信貸從緊措施,以及旨在壓縮涉外投資造成中小企業(yè)倒閉潮以致影響財稅和就業(yè)的一系列政策都要檢討?。ū疚臑樽髡吖敦斀浳恼穼8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