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關系可以分成兩部分:個人領域和社會領域。
個人領域包括配偶、親人、知己,最典型的是家;社會領域包括同事、同學、同鄉(xiāng)等,最典型的是工作。
工作中的規(guī)則是權力,其運作機制是競爭與合作、控制與征服。家中的規(guī)則是珍惜,能抵達珍惜的途徑是理解和接受。如果不明白工作與家的分別,而將權力規(guī)則帶回家,那就形成一種”權力的污染”,會引出很多問題。
在某種程度上講,嫻熟地掌握并果斷地使用權力規(guī)則會讓一個人在成功的路上奔跑得更加迅速,但一旦它滲透到一個人的個人領域,那勢必會讓這個人付出代價——他的親密關系必然會變得一塌糊涂。
“家不是工作的延續(xù),也不是工作的補充?!睆V州向日葵心理咨詢中心的咨詢師黃家良認為:家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需要特別對待。如果你工作處理得很好,千萬不要想當然地以為,運用工作的那一套方法,你在家中一樣會處理得很好。
他總結說,把權力規(guī)則帶回家分以下幾種:一、以為家里的規(guī)則和工作規(guī)則是一回事,而在家中有意使用權力規(guī)則;二、知道兩者不一樣,但不懂家的規(guī)則;三、徹底拋棄家的規(guī)則;四,習慣了權力規(guī)則,在家中放不下,就像是權力強迫癥。
(一)在家中有意使用權力:女強人“吞并”丈夫和兒子的世界
45歲的白麗(化名)在廣州有一家房地產公司,長她兩歲的丈夫張安有一家科研公司,15歲的兒子張義在一所貴族學校讀高中,聰明伶俐,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秀。
按說,這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但白麗對黃家良說,她和丈夫的關系問題延續(xù)很多年了,以前還能勉強維持,現(xiàn)在,火山似乎時刻都會爆發(fā),她感覺到非常惶恐。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白麗苦笑著說,主要原因是她太能干了。
張安是謙謙君子,做學問沒問題,但做生意是勉為其難。兩年前,他的公司到了破產的邊緣,兩口子最后玩了一個蛇吞象的游戲,張安的小公司吞并了白麗的大公司。
公司合并后,張安做正總,白麗做副總。但真正打理公司的還是白麗,公司業(yè)績很快有了改善,一年后就成為業(yè)界數(shù)得著的企業(yè)。就在這個時候,兩口子的家庭戰(zhàn)爭達到了新頂點,張安幾次大發(fā)雷霆,對著白麗歇斯底里地吼叫:“這是我的公司,我的地盤,你給我滾出去!滾出去?。?!”
說到這里,白麗的眼淚流了下來,她說:“你知不知道,我有多累。公司里,他不會做事,我必須張羅一切?;氐郊?,他是撒手掌柜,還得我張羅一切。我是女強人,但我一樣想小鳥依人,想得到男人的呵護。但他……他能讓我依靠嗎?!”
白麗說,她知道丈夫惱怒她讓他顯得“很窩囊”?!暗斜臼戮透淖円幌赂C囊的形象啊!”她說,“每次一回到家,他就鉆進書房誰都不理。在家里這樣就算了,但在公司他還是這樣。堂堂的正總,總是躲在辦公室里,不和人說話,不出來應酬。沒出息,要不是我打理一切,公司早垮了?!?/p>
丈夫:“我的世界被吞并了”
但張安對家庭沖突有不同的說法。當黃家良讓張安描述一下他對家的感覺時,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冷,冰冷?!?/p>
他承認,妻子很能干,把家里一切都打點好了。但他并不欣慰,相反覺得很受排斥。家務是妻子說了算,兒子教育也是妻子說了算,他什么都辯不過妻子,最后干脆一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書房里,“這是我在家中能自己說了算的唯——塊地盤?!?/p>
張安說,妻子這么能干,他一方面很欽佩,另一方面讓他覺得很難受?!熬拖裨诩依锏母杏X一樣,”張安說,“什么都不需要我,妻子一眨眼把什么都處理好了……這讓我覺得自己一點價值都沒有?!?/p>
張安多次向妻子表達過這種感覺。一開始,白麗會注意一下,但很快又忍不住“把一切都搞定了”。最后,張安就只能用歇斯底里的吼叫這種方式向她表達憤怒。
“看上去,妻子不過是吞并了我的公司。但內心中,我覺得是我的世界被吞并了?!睆埌舱f,“我一退再退,一退再退……但現(xiàn)在已經沒有地方可以再退了?!?/p>
在三個多小時的談話中,張安很多次講到“我說什么都沒用”,這仿佛成了他的口頭禪。
兒子:“她很可愛,也很可恨”
兒子張義則說:“我只感覺到有媽媽,爸爸的門總關著。從小到大,他帶我出去玩的次數(shù)不超過五次……爸爸就像是教科書上的科學家,讓我尊敬,但離我很遠?!?/p>
對于媽媽,張義總結說:“她是很好的領導,很差的妻子,獨裁的媽媽。她很可愛,也很可恨??蓯鄣氖?,她讓我有依靠??珊薜氖?,我沒有獨立自主?!?/p>
張義說,從小媽媽就已“把我的一切從頭到尾都安排好了”。現(xiàn)在,張義讀貴族高中后,是寄宿,周末才回家。一開始,白麗讓司機接張義回家,但后來改成自己接,并主動在路上和兒子談心。白麗對黃醫(yī)生說,兒子是她最大的安慰,“他上進又聽話,是個乖孩子……我們沒有代溝”。
至于孩子的未來,白麗說:“由他自己選擇,但我已經幫他把路鋪好了?!辈贿^,張義說,他對媽媽這句話的理解是:“我(指白麗)很民主,但你要聽我的……我只能接受,我沒有選擇”。
張義說:“感謝媽媽,她操心太多了,把我的一切都安排好了?!钡f著說著,他的眉頭皺起來:“媽媽很強勢,我的地盤不斷被她侵占,留給我的空間越來越少?!?/p>
心理醫(yī)生:她的安排并不舒服
最后,白麗說,沒有女人愿意做女強人,她也不例外。實際上,她的理想是“做回一個普通人,你看許美,小鳥依人,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丈夫又疼她,多好啊?!?/p>
因為不是正式的咨詢,在離開北京前,黃家良接受了白麗的餞行,和她在北京一家著名的飯店吃了次午餐,也切實地領略到了白麗的行事風格。
他們剛坐下,白麗就立即叫來了服務員,一眨眼就把菜全點好了,沒有征求他的意見。顯然,菜都比較昂貴,是這個餐廳的特色菜,但多數(shù)都是在廣州長大的黃家良不愛吃的。
黃家良說,這是因為,白麗還有一句座右銘,“我不理會感覺,我只解決問題”。這種方式在公司里可以“快刀斬亂麻”,并且,工作上的核心是利益,只要利益上處理得好,感覺的確不是特別重要。
但家里完全不同。家里講感覺,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利益已退居次要位置。但白麗沒有意識到這種分別,她想當然地用工作中處理利益的方法來處理家里的問題,結果引出了一系列問題。公司中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只要領導能帶來利益就是好領導,但家中需要的是愛,是理解與接受,白麗將自己不自覺地擺在“家庭領導”的位置上,控制丈夫和兒子,為他們安排好一切,這顯然是將權力規(guī)則帶回了家。
(2)不懂家的珍惜規(guī)則 男強人只會用錢表達愛
作為“女強人”,白麗“知道”在家里應該怎么做,只是做的方法錯了。但作為男強人,50歲的趙飛對家庭問題束手無策。
趙飛是北方人,在廣州有了厚實的家業(yè),但婚姻一直不順,已離了兩次婚。今年,他又結了第三次婚,妻子阿燕只有22歲。但結婚三個月后,阿燕就鬧離婚了。
以前兩次失敗的婚姻給趙飛留下了很重的心理陰影,見到黃家良后,他第一句話就是:“你說,難道是我有心理問題嗎?”
趙飛很愛阿燕。她三年前來廣州打工時,他就認識了她,覺得她非常有勇氣,很欣賞她,前前后后幫了她不少忙。今年,出于報恩心理的阿燕主動向他求婚。趙飛說,他相信阿燕不是為他的錢而來。
婚后第一次沖突是很小的事。阿燕要他陪她逛街,他拒絕了,因為“一個膀大腰圓的大男人陪個小丫頭去挑襪子、買內褲什么的,實在不對勁。”他給了阿燕一張信用卡,要她自己逛。結果,阿燕把信用卡摔在地上,哭著說:“我才不要你的臭錢?!?/p>
阿燕還說廣州不安全,但他已在番禺買了一棟別墅,小區(qū)管理很好,兩人多數(shù)時間住在那里。但阿燕還是哭鬧,要他賣掉工廠,跟她回老家,“一起做小生意,我養(yǎng)你。”
對此,趙飛感到非??鄲?,他問:“她到底要什么呢?錢也不要,這么好的條件也不要,她到底要什么?!”
家就是婆婆媽媽的地方
黃家良問趙飛,除了用“錢和條件”,他還會用什么方式表達愛?趙飛若有所思地回答說,這一點的確是問題。譬如,阿燕把家里布置得又漂亮又溫馨,他滿意極了,但什么話也沒說,只是“嗯”、“嗯”點了點頭。
黃家良問:“如果你是她,你會有什么感受?”趙飛回答說:“挺失落的,挺挫敗的?!?/p>
既然理解阿燕的感受,為什么不試著學習一下新的表達方式呢?對此,趙飛回答說:“我知道應該表達感覺,但我不會呀!而且我沒有感覺……假如我那么婆婆媽媽,我就不可能做生意了。”
黃家良說,這最后一句話暴露了趙飛的問題。顯然,在他的意識中,他也是將家和工作看成了一回事。在工作中,他如何做,在家中,他也那樣去做。做生意不能“婆婆媽媽”,在家里也不能“婆婆媽媽”。
但家就是“婆婆媽媽”的地方。家之所以溫暖,主要就是因為家里的成員“婆婆媽媽”,能理解并體貼彼此那些瑣細的感受。
(3)徹底拋棄家的規(guī)則 公司高管的兒子是“角斗天才”
對于多數(shù)人來講,無論把工作看得多重要,他們仍意識到家的重要。白麗和趙飛就是如此。他們的問題只是不懂得將家和工作分開,不懂得怎么在家里做到珍惜。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個辦法就是將家庭和工作分開對待,在家里奉行珍惜規(guī)則,在工作中奉行權力規(guī)則,這是解開生命中兩大主題的兩把鑰匙。
但是,同時奉行兩套人生規(guī)則是很累的。于是,極少數(shù)人干脆放棄珍惜,在所有地方都執(zhí)行權力規(guī)則,從而變得無比冷酷。
35歲的羅勝在一家臺資企業(yè)做廣東區(qū)總經理,他充滿了危機感,“一旦發(fā)現(xiàn)任何人對我構成威脅,我都會先發(fā)制人”。他身邊的副總就像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而他一直巋然不動??偛侩m然知道他好斗而且不擇手段,但鑒于他的業(yè)績,一直容許他這樣做。這也成了羅勝的世界觀的基礎。他總結說:“利益是根本。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益是根繩,你用得好的話,就可以把所有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p>
羅勝也將這種利益觀帶到了家中,他四年前結婚,他認為和漂亮妻子是“利益的結合。如果我沒這么成功,她才不會嫁給我”?,F(xiàn)在,這個“利益的結合”正瀕臨崩潰,妻子說,“這個家是地獄,我再也不想呆下去”。他們三歲的兒子好像天性中繼承了羅勝的“斗志”,根本無法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沒一會兒就會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
離婚就離婚,羅勝對妻子并沒有什么留戀,他說:“我才不會婆婆媽媽,任何人都不能傷害我。”但他堅決要求兒子歸自己養(yǎng),因為他對于兒子天生的斗志非常自得,認為兒子天生就是做大事的料。
但這更可能是羅勝的一種“想當然”,因為缺乏溫暖、學不會珍惜的孩子很容易染上嚴重的心理問題,從而“心理夭折”。
以上幾例都是極端情況,更多的人是想有一個溫暖的家,只是無意中將權力規(guī)則帶回家。做政府高官的老爸,在政府部門里習慣了頤指氣使,回家了也一副官派;戰(zhàn)功顯赫的老將軍,會把家當成戰(zhàn)場,處處以軍人標準嚴格要求家人。這是最常見的“把權力規(guī)則帶回家”,久而久之,就會成為權力強迫癥的俘虜,最終把親密關系搞得一塌糊涂。
如何避免將權力規(guī)則帶回家呢?
解決之道:讓珍惜成主旋律
1要有明確的意識,將工作和家分開。告訴自己,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
2不要把工作作風帶回家??梢栽诩依^續(xù)工作,但不要將工作的氣氛帶回家。
3保持整個家庭系統(tǒng)的平等。在工作中,必然會有領導。但在現(xiàn)代家庭中,在解決問題時,要有\(zhòng)"一家之主\"。但在溝通中,應該彼此相互尊重。
4讓珍惜成為家庭主旋律。工作中,處理的主要是利益,目標是解決問題;家庭中,處理的主要是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與接受。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受,就多一分溫暖,家就更像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