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起消費者投訴事件把王老吉推到了風口浪尖,多位消費者表示,在飲用王老吉后出現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專家告誡消費者王老吉有藥效,不可隨便飲用。更有業(yè)內人士指出,王老吉的廣告語“怕上火,喝王老吉”言過其實,是飲料界一大“謊言”。
事件:消費者在飲用王老吉后出現身體不適
近段時間上海天氣炎熱,田女士在超市買了幾罐王老吉涼茶,第二天與8歲女兒共喝了9罐,結果兩人都不同程度地出現腸胃不適的癥狀。后到醫(yī)院就診,醫(yī)生診斷為脾胃虛寒,飲用過量冷飲所致,并告誡她王老吉有藥效,不可隨便飲用。田女士表示,王老吉的包裝上標示為食品飲料,并未說明有任何副作用和不適宜人群,這一點讓她非常困惑。
無獨有偶,今年以來,湖北、福建、四川等地陸續(xù)出現類似的新聞報道,內容均是消費者飲用王老吉后出現身體不適,到醫(yī)院就診后得到醫(yī)生“不要過量飲用王老吉”的勸告。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對涼茶的認識有誤區(qū),他們不論哪里不舒服均歸咎于上火,認為涼茶能包醫(yī)百病,無病服之能防病,甚至把涼茶作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健飲品。其實,這種做法是極不科學的。
醫(yī)學界:糖份會改變涼茶的性質
有中醫(yī)學家指出,涼茶本身具有悠久的歷史,是珠三角地區(qū)土生土長的一種四時中草藥類的保健茶,具有四季性的區(qū)別。中醫(yī)講究天、地、人三方面的結合,是指天時、地理、人的體質,再簡單的藥方,都要講究這三方面。
王老吉的藥方屬于涼性,但并非大苦大寒類,算是比較平和,但由于加入了糖份,就改變了其性質。而且在早上及睡前喝,都會產生酸和脹氣,胃弱的人會因此出現不適。尤其是小朋友,由于脾胃弱,過甜、過冷的飲料都不適合,應盡量少喝王老吉。
其次,從中醫(yī)角度來看,王老吉性質清而不寒,但加了糖以及冷凍后,對人體就有了些負面影響。人的胃酸分泌有規(guī)律性,在胃動力最強時喝這類含糖的冰凍涼茶或許沒事,但若早上起床氣血未旺盛之時喝,就對身體有傷害。所以喜歡喝此類飲料的消費者,應選擇在午后、下午的時間喝最好。
專家:“上火”類型不同,降火要因人而異
專家指出,現代人有許多消費誤區(qū),認為涼就是解毒,從而胡亂吃保健品,對自己身體帶來許多傷害。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上火”,也分幾種類型,有實火型、虛火型,同時兼有虛實夾雜、火中帶濕等。像王老吉這類涼茶飲料,根據體質,實火、青壯年比較適合飲用,但虛火、腸胃帶濕滯過重的人就不適宜飲用。同時,冷凍后及飯中、飯后即飲都不好。
專家認為,王老吉包裝上最好能明示推薦飲用人群與飲用量。該類飲品的適合人群是實火型、體質壯實的人,但飲用也不能過量。之前有報道稱有消費者一天飲用8罐,后身體出現不適就醫(yī),專家指出,哪怕是牛奶一天喝8罐也會出問題,所以即使是適合喝王老吉的消費者也不能過量飲用。
涼茶真的不是人人適宜的嗎?王老吉涼茶的生產商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涼茶確實是因人而異的。
現狀:外省消費者投訴居多
對于目前王老吉頻頻遭遇外省消費者投訴及媒體報道的現象,專家表示,涼茶是應運而生的地域性飲品,并不適合所有地域的消費者。而且,“現代人營養(yǎng)偏差大,該有的不足、不該有的積聚過多,中藥雖然比西藥副作用小,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定要講求辯證,用得好才能對身體有幫助?!?/p>
盡管內地的消費者對“上火”的概念不強,但是“上火”是中醫(yī)上比較常見的一個癥狀,普通大眾也可判斷。這就使罐裝王老吉找到了一個從區(qū)域走向全國,突破原來的品牌形象的一個核心訴求點。
王老吉有著獨特的概念“中草藥配方”,清清楚楚地標榜自己的產品功效,不管對這個訴求是信任還是懷疑,都使消費者產生想買來一試的欲望。但涼茶畢竟是藥,要注意因人制宜,不能濫服,更不能作為保健品長期服用。
事實:王老吉涼茶并非老少皆宜
為了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國家特別制訂了《食品衛(wèi)生法》。該法第十條明確規(guī)定:“食品中不得添加藥物?!敝朴嗊@一條款的最初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保健食品生產商在產品中加入藥物成分??紤]到“藥食同源”的傳統(tǒng),所以,《食品衛(wèi)生法》還是給傳統(tǒng)產品留了一個“口子”,對第十條作出了補充說明:“按照傳統(tǒng)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作為原料、調料或者營養(yǎng)強化劑加入的除外”,也就是說,某些藥品也可以作為食品或者加入食品中。
王老吉的外包裝注明的9種配料中,除了水和白砂糖,仙草、蛋花、布渣葉、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7種配料均為中草藥。按照這些成分來看,王老吉涼茶既是食品,又是藥品。專家指出,雖是“藥食同源”,但“是藥三分毒”。每種藥物均有其獨特的性味與歸經,而不同的人,體質也有陰陽、表里、虛實之分。如果食不對癥,即便是無毒的藥材,也會帶來不小的麻煩。
王老吉紅色的外包裝說明此飲料強調老少皆宜,對此問題,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監(jiān)管部曾對媒體稱是“通過臨床檢驗是老少皆宜”,而品管部的工作人員卻稱“王老吉是一種食品飲料,不是藥品,不需要臨床檢驗,只需相關衛(wèi)生部門的檢驗”。
早前來自福建的媒體就有報道,一位從事中醫(yī)臨床幾十年的福州中醫(yī)對老少皆宜這個說法不認同。他認為,“從配方上看,涼茶本質上也是中藥,并不是人人都能喝。”根據另一媒體的報道,福建省第二人民醫(yī)院脾胃科負責人黃恒青主任醫(yī)師指出,在王老吉涼茶的配料中,菊花、金銀花、夏枯草以及甘草都是屬于中藥的范疇,具有清熱的功能,藥性偏涼,不宜當作普通飲品飲用。(紀 燃)
飲用涼茶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腸胃濕滯的人群,貧血及經期婦女,兒童及體弱的老人都不宜飲用涼茶。
健康人飲用涼茶也要適可而止,每天喝一罐為宜,不要早上喝,宜下午喝。
常在空調房里的白領體質偏陽虛,不宜“暢飲”。
無論是涼茶、冰爽茶、烏龍茶,喝茶最好是溫涼的,冰鎮(zhèn)涼茶易損傷胃腸。
空腹喝涼茶會沖淡胃液,不利于消化。
專家提醒,最好的消暑飲料還是水,可以補充人體體液和電解質,另外,菊花茶、決明子茶、綠茶也有消暑功能,百合、綠豆、米仁等可以除濕健脾,增強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