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震過去這么多天了,我依然心亂,干事情專注不了。走路上,我也想,地震了咋跑,快跑還是慢跑,跑到哪個方向安全。就留意開闊的地方,這通常是樹木多的地方,但這樣的地方是稀少的。墻根下面不能走,高樓下面不能去,電線多的也要繞行。在家里,就更加不安了。坐著躺著站著,似乎都覺得什么在晃動,眼睛趕快盯著能搖擺的東西看,風(fēng)鈴、盆花的穗子,繩子上掛著的毛巾。最要關(guān)注的,自然是桌子上倒立的啤酒瓶子。這樣,睡覺是睡不踏實的,剛一迷糊,就覺得床在起伏,翻一個身,起伏得更厲害了。
我變得焦慮,多疑,敏感。最怕聽見聲音,無論什么聲音,都會讓我受驚,都會產(chǎn)生條件反射。意識里在想:是不是又地震了?
我的記性也變差了,門鎖上了,覺得沒鎖,又折回去看一下,結(jié)果呢,門鎖得好好的。出去一截子路了,一摸口袋,手機沒拿。出門前,還提醒自己,但還是忘了。
蹲在廁所里,我也安寧不了:想要是突然地震,我這個樣子,來得及提褲子嗎,沒拉完還能拉嗎,還能拉出來嗎?
看到有人在外面搭起了帳篷,我動心了,打算買上一頂,可是,我行動晚了,帳篷脫銷了。這進一步加劇了我的緊張。聽說網(wǎng)上可以郵購,我趕緊預(yù)訂,但遲遲不到貨,焦急得我嘴唇干燥,裂開了幾道口子。
睡不好,吃得又少,我竟然瘦了五斤。
的確,我懼怕地震。的確,我膽小,我怕死。
讓我深刻而持續(xù)地陷入進去不能自拔的,便是對于地震信息的依賴。報紙,網(wǎng)絡(luò),電視,只要是地震內(nèi)容,我都要仔細看,都會認真看。我收聽廣播的積極性之高也前所未有,一臺多年未用的收音機,被我翻騰出來用上了。這次地震,電視報道及時,不間斷滾動播出,我有時間就守在電視機前。四川衛(wèi)視,中央一臺、中央新聞頻道、中央四臺,鳳凰衛(wèi)視,我都看,擔(dān)心漏掉重要事件。我把家里的兩臺電視都開著,耳朵聽著,眼睛看著,感覺哪個更有價值,就看那個。
更多的,我在憂傷,為一個個生命的逝去,尤其為那些廢墟下哭叫的孩子。多么鮮活的生命啊,一下子沒有胳膊了,沒有腿了,額頭上的傷口,還在滴血,還有那么多人,埋沒在瓦礫中,動不了,一絲氣息也沒有了,我的精神,嚴重地抑郁著。這樣的畫面太多了,太慘了,我無法無動于衰,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動作,我都會淚水滾滾,克制不住。我不是一個愛哭的人,這一回,感情的閥門,輕易就打開了。我不忍看,又牽掛,又想看。我流淚也流成習(xí)慣性的了。
我的這些表現(xiàn),是明顯的,是不正常的,這是在家里。出去,又像個正常人。雖然,我上班,買菜,和朋友聚會,生活似乎在繼續(xù),但我改變了,必然的不同于以前的我。
在這場地震中,和我經(jīng)歷相似的人,是否也和我一樣呢?
2
地震發(fā)生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
這是一個會被無數(shù)心靈銘記的日子,這是一個想起來就痛的時刻。這是我的內(nèi)傷。
那一刻,在四川汶川,8級地震突然到來,大地搖晃了80秒。
這一場地震,波及多半個中國。
許多東西,被地震毀掉了,重要的,不重要的。又得到了許多東西,想要的,不想要的。
那一刻,我正在西安北郊一棟大樓的十層。
當(dāng)時,和我的許多下午一樣,平常,正常,不在意,但也不隨意。我似乎剛發(fā)出一條短信,似乎還喝了一口茶,略苦,回味長。是新茶,產(chǎn)自商洛。就在前一天,我去了那里,是第一回去,還住了一宿。那里有一個蓮湖,湖大,路圍著湖,有特點。早上,我過去。一個人,連著走了三圈。我是人到中午后,才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才開始鍛煉的。辦法十分簡單,就是走路,快步走。走得汗出來了,再慢走。這樣運動,挺自在,沒負擔(dān),也見到了明顯效果:肚子小下去了一圈。還帶回了特產(chǎn),盒子盛裝的綠茶。記得,當(dāng)時我伸手取一張打印紙時,帶起的風(fēng),把打印紙吹到地上了,我彎腰檢拾,一抬頭,咋這么暈?我就說了:咋這么暈?記得辦公室里還有兩個人,正站在我的桌子前,卻站不穩(wěn),用手扶住桌邊。我就說,坐下,坐沙發(fā)上說話!可是,我的身子竟然也動彈起來了。就覺得桌子椅子在動,花盆在動,飲水機在動,墻也在動!地震了!誰這么大喊了一聲。又問咋辦?我反應(yīng)過來了,就說跑。跑到洗手間去!
我們?nèi)齻€人,互相攙扶著出了門,身子?xùn)|倒一下,西歪一下。又松開,各自扶著墻走。腳下,墻體,發(fā)出擠壓的劇烈聲音。是石頭、水泥還有鋼筋在強力作用下才能產(chǎn)生的聲音。從我所在的辦公室,到洗手間,大約二十米的距離,要轉(zhuǎn)過一個半弧形的封閉走廊,要經(jīng)過電梯間的門廊,要經(jīng)過樓梯口。我深刻地記著,在經(jīng)過電梯間的門廊時,我扶住石板鑲嵌的門框,腦子里閃了一個念頭:完了,這一輩子算交代了。然后就再沒想什么,主要是顧不上,在那種情形下,只是下意識地奔逃,沒有時間分神。跌跌撞撞到了洗手間,卻站不住,地上本來落了水,震顫中,腳下打滑。而且,大樓搖晃不停,從內(nèi)部發(fā)出的響聲更激烈了。
又是誰說,往樓下跑!就都往出擠,又順原路,折返到了樓梯間。他們兩個,從樓梯間跑下去了。我猶豫了一下,竟然走了過去,在大樓的搖晃中,又一次經(jīng)過了電梯間的門廊,經(jīng)過了半弧形的走廊,回到了辦公室,迅速進去,抓起手機,香煙,還關(guān)上門,還把門反鎖上,這才又在大樓的搖晃中,經(jīng)過了半弧形的走廊,電梯間的門廊,來到了樓梯間,一級一級,快步往下跑,只是往下跑。我當(dāng)時為什么沒有直接跑向樓梯間呢?這連我也感到奇怪。困境中,求生是人的本能,有時,多爭取一秒鐘,也十分寶貴,也意味著生存的機會,意味著不死,我竟然這么冒險!但是,回想起來,我這樣做,主要是,腦海里出現(xiàn)了以往獲得的書本經(jīng)驗,感到從十層往下跑,如果是毀滅性的地震,是跑不脫的,往洗手間跑,也是這么一個經(jīng)驗下的當(dāng)即決斷,因為,即使大樓倒了,可能洗手間會殘留下來,因為,這里的管線多,支撐度強于別處。可是,還能有時間跑出來,顯然不是死神的仁慈,也許跑半道就跑不成了,萬一被壓住,又還活著,起碼可以用手機聯(lián)系,可以吃煙,臨咽氣了,吃幾口煙,也不虧……在那陣子,我一定是這么想的,所以才會這么做。當(dāng)時,我跑進樓梯間,我似乎感到一起往下跑的,有許多人,是誰,我都沒有留意,可能有比我高的樓層的,也可能有比我低的樓層的,都不說話,只聽見亂亂的腳步聲,聽見樓梯的嘎嘎聲,墻上的白灰,簌簌往下脫落……我都跑到三樓了,大樓的搖晃,還沒有停下。
當(dāng)我終于跑到一樓,沖出大廳,沖出大門,來到陽光下面,我呼叫了一聲“烏拉”。我也不明白,為什么當(dāng)時會這么呼叫。是慶幸,是解嘲,還是發(fā)泄?我用我自己的完好無缺,驗證了生命的存在,這就是,我還活著。雖然經(jīng)歷了驚恐,慌亂,顫抖,我的心突突跳著,我的腿腳還能走路,我的大腦,也思考正?;蛘哂行┎徽?。但是,即使不正常,這也是一個人的正常。對了,正常。我一下子想到了家人,在這之前,我誰都沒想,就想的是我自己。現(xiàn)在,我脫險了,我想到了在大學(xué)上學(xué)的女兒,想到了在另一處大樓上班的妻子。大樓外,集聚了許多蒼白或者蠟黃的臉面,都在打手機,但都打不通。我的也打不通。還有人從大樓里往出跑著。有個女的,一出來,就癱倒在地上了。還有抱著肚子哭泣的。還有手里提著一只鞋子的,鞋跟已經(jīng)掉了,光腳的也有好幾個。不論是什么樣式的形態(tài),大家都是同一種表情,這是剛才那一陣劇烈的搖晃帶來的。
我走回家,在樓下,站著一堆人,都從家里出來了,是老人,病人,還有和我一樣匆匆趕回來的人,卻都站在外頭,不往家里去,都害怕。熟悉的家,溫暖的家,這時卻讓人恐懼。人們擔(dān)心再震一下子,人們突然感到,還是外面安全。親切的家,花錢買的房子,一,生的希望,每天的歸宿,這時卻不能給人以庇護。是,的,沙發(fā)是舒服的,床是柔軟的,但磚頭、水泥、鋼筋構(gòu)建的房子,如果倒塌,卻能奪取人的性命。這時候。房子不是房子,是魔鬼,是妖怪,是老虎的嘴,是鱷魚的牙齒。
我還是大著膽子,上樓,開開門,回到了家里,我沒有關(guān)門,隨時準備往出跑。我要上網(wǎng),了解一下,剛才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得掌握情況,我估計,網(wǎng)上一定會有消息出來。在不安中打開電腦,我看到網(wǎng)上簡短地說,在四川的汶川,發(fā)生了6.8級地震,也有一條說是6.6級地震。修訂為8級地震,已在好多天以后了??傊且粓龃蟮卣稹5?,更多的資料,還沒有出來??戳藥籽?,我忍不住,又打開我的博客,寫了一首詩歌,這是我第一次這樣寫作。我當(dāng)時的想法,就是記錄下我在地震那一刻的經(jīng)歷,我的感受。用的手法是平實的,不加修飾的。我只是寫出了過程和我的心理活動。我在想,假如地震把我震死了,我也算留下了一篇最后的文字。但這還有意義嗎?
3
恐懼是逐步加劇的,憂傷卻一下子變得強烈。
這是大量的災(zāi)難場景和密集的地震信息,作用于人心的柔軟,綜合出來的效果。是我不可承受的輕,不可承受的重。
對于四川,我沒有多么深刻的記憶。我只是過路成都,有兩次短暫的停留。一次由于時間充裕,我離開機場,到市區(qū)去,去了一座極大的青龍觀,里頭的入百羅漢,給我留下印象,香爐里粗高的香燭,也極其壯觀。四川的其他地方,我都沒有去過。
但是,我喜歡四川人。天下任何地方,都有四川人的身影。他們是多么勤勞和能干啊。他們坦蕩和樂觀,好擺龍門陣,好交友,好吃喝,離不開麻辣,好打麻將,講究安逸,好要,都是我贊賞的。我吃了多少四川火鍋,都說不清了。在任何地方,吃飯吃川菜,都會可口滿意的。我認識許多四川人,一直交往,很是投緣。甚至,我還會說幾句四川話?!澳膫€?”“做啥子?”“要得?!边@三句,我說得尤其標準,連四川人也夸獎。
川妹子,絕對是世上最美麗的女人。潑辣,熱情,富有魅力,身材好,皮膚好,性格更好。我曾經(jīng)夢想娶個四川老婆,給我?guī)硪惠呑拥男腋!?/p>
地震,進一步拉近了我和四川的距離。這是多么殘酷的結(jié)果!
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地名,被我一天天熟悉:汶川、北川、青川、茂縣、平武……我認識的地名,也撞擊著我的記憶:都江堰,那里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利奇跡。去年底,一個房地產(chǎn)推廣項目來到我所在單位,青城天下幽我是知道的,我心動了幾天,最終放棄,現(xiàn)在想來,心有余悸;綿陽,被江水環(huán)繞的城市,那里,有一位詩人,叫雨田,1991年,我們一起參加青春詩會。雨田矮個子,腳上的皮鞋;在腳尖開了口,我印象深。詩會結(jié)束,他先離開,東西多,是我送他去火車站。那是大清早,天麻麻亮,分手時,他感激地對我說,有詩歌,寄來,我給你找地方發(fā)。但我后來沒有寄。雨田后來名氣大了,在臺灣獲過大獎,好像還擔(dān)任了什么職務(wù)。如今,雨田在干什么,地震時,他在哪里?我突然牽掛起他來,但愿他一切安好。我還記住了映秀、漢旺、南壩這些鄉(xiāng)村的名字。臥龍有國寶大熊貓的基地,地震中也受驚了,還跑丟了幾只。我本來計劃秋天去一趟臥龍,估計今年無法成行了。
一連許多天,我無法自拔,我身體里的汛期來了,眼淚止不住,不停流淌。一個畫面,一張圖片,都是死亡,絕望,逃亡,掙扎。我的憂傷,也泛濫成災(zāi),為一個生命的摧毀,為一個生命的獲救。我感到,我也是一個奔逃在夜路上的災(zāi)民,我也被掩埋在廢墟之下,我失去了書包,失去了家園,我的頭上纏著繃帶……我成了這其中的一個,我是受難者,我知道難受,知道疼痛,我深深絕望。巨大的災(zāi)難,打通了一條我和汶川的通道,我的情感,連接了上去,我毫無阻礙地與汶川一起感同身受,一起哭。
就像大家說的,這一刻,我是四川人,我是汶川人。
災(zāi)難,就這樣以一種散發(fā)著死亡氣息的形式,把人們團結(jié)到了一起。
因為,我們都懼怕災(zāi)難。
因為,我們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無助感。
血肉的身軀,感受是一樣的。大地不放過人類,人類只有承受,也更加相互依靠。
4
我得做些什么。
我能做什么呢?這是一場災(zāi)難,這是一場國難。如此巨大的生靈喪失,任何一個人的心靈,都會被深深觸動。尤其想想自己僅僅是幾次余震,就丟了魂一般,災(zāi)區(qū)的人,經(jīng)受著多么大的痛苦,他們多么需要實在的幫助,需要人性的溫暖。
我不是一個高尚的人,甚至還十分自私,但是,這一次,我愿意付出。我既然沒有做自愿者,沒有到災(zāi)區(qū)去搬運物資,救護傷員,我還有別的方式表達我的愛意和善意。
我總共為四川災(zāi)區(qū)捐款五次。第一次,通過手機短信,捐了兩元錢。第二次,參加單位捐款,捐了三百元。第三次,響應(yīng)西安詩人號召,捐了一百元。第四次,繳納特殊黨費,捐款一千元。第五次,把五十元投進了為災(zāi)區(qū)孩子送玩具的募捐箱。
我不是佛教徒,我愿意以佛教徒的身份為災(zāi)區(qū)頌經(jīng);我不是基督徒,我愿意以基督徒的身份為災(zāi)區(qū)祈禱……讓逝去的人,都有一座寺廟和教堂,安妥魂靈;讓活著的人,聽見仁慈的聲音,聽見神的召喚,而不再發(fā)抖,不再害怕……
我的心里,也有一個災(zāi)區(qū),余震,還在發(fā)生,搖晃,還沒有停止。
是的,我很壓抑,我要發(fā)泄。
5月19日,全國哀悼日,下午,2點28分,我離開辦公室,走到了天臺上。這一刻,馬路上,除了一兩部出租車,所有的車都停下了。除了四五個人,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我聽見了汽笛聲,喇叭聲,是一聲聲哭泣,一聲聲嚎叫……生命多么脆弱,人類多么渺小,但是,這匯聚起來的聲音,分明是一種力量,我們倒下去了,我們又站起來了。雖然,我們依然脆弱和渺小。
我在哀悼我逝去的親人。是的,他們是我的親人,是我的父輩,是我的孩子。我的心,我的手指,都和死去的生命有血緣關(guān)系。我們原來不認識,現(xiàn)在認識了。是災(zāi)難讓我們在一起,讓我們無法分開。
我寫下了一首首詩歌,我明白,它們是短命的,一次性的,但我依然在寫。我感到了一種需要,有許多東西,擁堵在我的胸口,我需要卸載,需要一個出口。我渴望把文字落在紙頁上,我要安慰自己,我要表達。在所有的文學(xué)形式中,詩歌,很自然地找到了我,我,很自然地選擇了詩歌。我寫下《這大地》:我詛咒這大地/劇烈搖晃/使家園變瓦礫/生靈埋沒//我請求這大地/安靜下來/別嚇哭孩子/別驚醒我的睡夢//我祈愿這大地/苦難之后/依然把生命收留/讓萬物安頓下身子//我熱愛這大地/我的每一天/我的一切/都屬于大地/黑暗,或者光明
這樣的時刻,一種高于文學(xué)的大義,主導(dǎo)了人心。這樣的時候,我愿意服從。
災(zāi)難發(fā)生在四川,人心沒有例外。伸出雙手,捧起一盞燈,照亮他人,也是照亮自己。誰都有走夜路的時候。在命運的懸崖下,誰都需要挽救。從四面八方出發(fā)的,無論高貴的人,還是低賤的人,都是可親可愛的人,從天南海北發(fā)送的,無論一根草,還是一塊金,都是無價的恩情。
就是寫下一行祝福的文字,這時候,也彌足珍貴。
5
我看到了一份資料,其中有這樣一段話:
從寧南海固一帶到隴南、四川北川茂縣沿線一直到云南,是環(huán)地震帶,地震頻繁且酷烈,時為絕滅性地震。如上世紀20年代寧夏南部的海原地震,在當(dāng)時人口散居的情況下有20多萬人喪命,震后河流走向改變,山脈消失,在另外原本平坦的地方又大山隆起。僅1900年至2000年這100年5級以上地震在環(huán)地震帶就發(fā)生14次地震,為1900年邛崍地震、1913年北川地震、1933年理縣和茂縣地震、1940年茂縣地震、1941年康定地震、1949年康定地震、1952年康定和汶川地震、1958年北川地震、1970年大邑地震和1999年綿竹地震。
似乎,有一種宿命的氣息籠罩了我的思緒。
這一區(qū)域,何其闊人,起伏山川,涌蕩河流,一代又一代人,在這里筑屋,耕種,繁衍,死亡。大地時常發(fā)作,顛覆,有時,死是必須的,不容推脫的。人們不可能一直處于噩夢狀態(tài),平安很長久,也很短暫。地震有周期卻不可預(yù)料,突然的地動山搖,改變了一切,讓死亡提前,年輕的眼睛,不甘地閉上。毀滅結(jié)束,建設(shè)開始,大地上輪回著不同的場景,轉(zhuǎn)換是漫長的,發(fā)生只是瞬間。
一次地震,意味著多少肉體的僵硬。在一分鐘前,還在說笑,還端著飯碗,還在和老婆親熱,一分鐘后,這些都停止了,扭曲了,另一種物象出現(xiàn),黑色的大袍,把大地籠罩。廢墟,尸首,毀滅成為前定,腐敗的氣息在飄蕩。有哭聲,有墳堆,有飛揚的紙錢。眼淚屬于幸存的親人,家譜上只能記載缺失的姓名。他們的后人,也許知道,先祖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災(zāi)難。也許,連誰也說不出一二,只是淡淡的影子,從骨頭的縫隙掠過。
也多虧人有遺忘的本能。遺忘也是藥。能醫(yī)治創(chuàng)傷。心里的口子,也會有長好的一天。但也一定有記憶永久地活著,有熱度,有細節(jié),在時光的深處,在局部,在少數(shù)人的堅守中,為一孔窯洞,為一個村莊,為一座鎮(zhèn)子,定格大地開裂時崩潰的瞬間。
下一次,注定的災(zāi)難降臨,痛苦重新集中,死神再次發(fā)出笑聲。下一次的人,活著的人,為死去的人悲哭,為傷殘的肢體流淚。死去的人,閉上眼睛,不再發(fā)出一言。而這一次與上一次之間,相距竟然這么近,上一次的死亡還沒有遠去,這一次死亡的腳步,又快步走來。
能到哪里去呢?這是生息的家園。護佑著人,又把性命拿走。那么隨意,那么毋庸置疑。但是,人畢竟需要大地的托舉。人沒有翅膀,樹上不住人。人的房屋在地上建造,人的墳塋在地上掏挖。
的確,生活在繼續(xù),新鮮的陽光,又一次抹在手上,冰涼的泉水,發(fā)出了陣陣叮咚聲。人們看到了遠方,看到了春天。活著的人,不能永遠在陰影下面感傷?;钪娜?,活下去,就得把頭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