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貝雷出版社創(chuàng)辦于1999年2月,該社的第一本暢銷書就是《試著用英語寫日記》。這是一本面向成年人的、如何提高“寫作”能力的英語書。該書的前半部分介紹基本的語法知識,后半部分圍繞如何書寫日記的結(jié)構(gòu),末尾附有常用語言的單詞一覽表。
《試著用英語寫日記》在2001年12月25日發(fā)行之后,銷售冊數(shù)很快突破20萬冊。到2002年7月底,本書的第二本《試著用英語寫日記~表現(xiàn)集編》(《英語で日記を書いてみる~表現(xiàn)集編》),也開始發(fā)行銷售。
以語言學為支持,面向成年人重新修訂教科書
一批從明日香出版社獨立出來的員工,成立了貝雷出版社?!对囍糜⒄Z寫日記》的編輯綿引床,也是那批員工之一。綿引床進入明日香出版社以來,一直在做英語書。與《試著用英語寫日記》的作者石原真弓的交往,也是從那時開始的。
明日香出版社以語言學為大的支柱,一直在面向成年人制作“重新修訂的教科書”。做這種書的目的在于,使讀者不僅僅把英語作為手段,考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進而考進公司,而是把學到的英語知識變成生存的本領(lǐng)?,F(xiàn)在,明日香出版社也把數(shù)學、物理等自然科學作為第二支柱。
《試著用英語寫日記》在2001年底發(fā)行銷售。綿引床笑著介紹說:“當時,我們把醞釀在‘來年就可以用英語寫日記’的新年計劃的人們作為核心目標讀者。策劃歸策劃,實施歸實施,原本預定夏天出版,結(jié)果原始稿件卻遲遲沒有殺青,好不容易到12月份才完成”。原稿推遲交稿時間,主要原因在于作者石原真弓過于認真。寫作過程中,作者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編輯過程中,作者主動參與,連最后的核紅也不放過。這是一位讓編輯感動的作者。綿引床說:“如同打棒球,拼盡全力要把球投出去。對于每一個建議、每一個想法,都要反復討論,不輕易放過”。
編輯部和經(jīng)營部相互配合,傳遞信息快捷、真實
《試著用英語寫日記》雖然比預定時間晚出版,但在向“電視朝日”的《明天到來之前》欄目申請新書介紹時,卻得到同意,在該書正式發(fā)行銷售前夕,正處在對該書的宣傳介紹過程中,這不能不說是幸運的。綿引床說:“我們意外發(fā)現(xiàn),這種情形持續(xù)到年底,竟為這本書起到造勢的作用”。
在《試著用英語寫日記》一書出版后,貝雷出版社在書店的協(xié)助下,進行了正式發(fā)行銷售前的“試驗性銷售”,時間為2~3天。該書在東京浜松町談話書店、紀伊國屋書店新宿南店、三省堂書店SOGO千葉店等書店行情很好?!霸囼炐凿N售”收到良好效果。
綿引床說:“我們出版社的規(guī)模很小,編輯和營銷員的辦公桌挨在一起。比如說‘現(xiàn)在有電話來了’,營銷員放下電話,馬上就把有關(guān)信息告訴編輯。和其他圖書的動態(tài)不一樣,這次是直接可以感受到書店店堂的反應(yīng)”。
2002年年初,貝雷出版社在《讀賣新聞》上做廣告,反響也很大。作為《試著用英語寫日記》的責任編輯的綿引床,深深感到電視節(jié)目和報紙廣告的影響雖然不小,但各地書店的負責人提前關(guān)注,紛紛以各自的設(shè)想積極展開營銷活動,這才是廣告效果無法比擬的促銷的巨大原動力。
做書時并非過于在乎是否暢銷
綿引床認為,“原來覺得本書與語言學有關(guān)系,但做起來并不是眼疾手快。我就說過,像以前的書一樣,能賣出3~5萬冊即可。從數(shù)字上看,經(jīng)過相當一段時間發(fā)行冊數(shù)的增加,這就是好書”。
與其說今后既不想瞄準什么核心目標讀者,又不想著如何暢銷才做書,不如說是“不過于在乎是否暢銷而做書”。
然而,如此充實而實用的內(nèi)容,本身就成為暢銷的前提,有學習欲望和鑒別能力的讀者一定會接受。“許多讀者在來信中寫道,從本書中學到的東西很多,實實在在。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綿引床激動地說道。
制作有益于生涯教育的圖書
綿引床說:“語言學方面的圖書,往往因為作者個性、專業(yè)知識不同而豐富多彩。編輯語言學方面的圖書,可以把有用的設(shè)想直接傳達給讀者,這正是編輯工作的魅力之所在”。
明日香出版社出版面向初學者的基礎(chǔ)性內(nèi)容,而貝雷出版社則將成人或領(lǐng)導們作為目標群體,所以要“構(gòu)思不同”、“寫法不同”,這些觀念和設(shè)想,已經(jīng)在向作者、寫手們滲透。由于《試著用英語寫日記》的成功,貝雷出版社的觀念客觀上也在向讀者滲透。今后,貝雷出版社將朝著有益于生涯教育的方向編輯制作圖書。
順便說一下,貝雷出版社登臺亮相的形象大使、小型達克斯狗“波平先生”,帶著貝雷帽,經(jīng)常站在出版社的門口,迎送著作者和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