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好幾個長輩(bèi)疼著,在家里就如皇帝般的發(fā)號施(shī)令,長輩們都圍著他轉。他稍有不如意,就大發(fā)脾(pí)氣,甚至耍賴(shuǎlài)。在學校里也是這樣,有時給同學起外號;有時因一點事情不順他的意,就臉紅脖子粗地和同學罵開了……我很擔心,可是怎么才能幫助他克服這些毛病呢?我決定教他:學會為他人著想。
我問孩子:“你會因為小朋友不小心踩(cǎi)了你的腳而大罵,甚至打他嗎?”孩子說:“罵,誰讓他不小心踩到我的?!蔽矣终f:“如果是你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人家罵你,打你,你會有什么感覺?媽媽知道,你也不喜歡別人這樣對待你,對嗎?”孩子點點頭。我又問:“你告訴媽媽,平時在學校,你還有什么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呢?”他說:“有一個同學長得不太好看,我就給他取了一個難聽的外號;還有一個同學一瘸(qué)一拐(ɡuǎi)地走路,我有時候會學他走路的樣子……”我摸摸孩子的頭說:“那你喜歡別人給你取難聽的外號嗎?喜歡別人笑話你嗎?”孩子搖搖頭?!盀槭裁床幌矚g呢?”我問?!拔視y過,會哭?!薄澳銜y過,那別人會不會難過呢?圣人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話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要強加給別人。舉個例子說,你不想別人給你取難聽的外號,首先你就不要給別人取難聽的外號,懂了嗎?”孩子聽了,略有所悟地說:“我懂了,就是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是嗎?”
我用贊(zàn)賞的眼光看著孩子,對他說:“如果你能做到這些,你很快就會成為受歡迎的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