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hǔ)傳》的作者施(shī)耐庵(?。睿?,原本叫施彥(yàn)端。他在江陰游學時,大財主徐麟(lín)羨慕(xiànmù)他的才學,就請他在東林庵講學。
施耐庵一邊講學,一邊還進行寫作。一天,他寫到《水滸傳》中石秀智殺裴(péi)如海,頭陀(tuó)敲(qi?。铮┠爵~這一段時,突然想到了東林庵珍藏的木魚木槌(chuí),心中疑惑(yíhuò)不解,便向徐麟問道:“你這庵里的木魚木槌為啥要像寶貝一樣珍藏呢?”徐麟說:“這庵里原先住著一位老和尚,他念經(jīng)拜佛時一邊念經(jīng),一邊敲木魚,專心致志而且用心極誠?!闭f著,他指著木魚木槌說道:“我珍藏它們是想讓人們懂得,讀書、做學問就是要專心致志。”施耐庵聽了,連連點頭,說:“我們寫書,也要有那種專心致志的精神啊!”
事后,施耐庵提筆蘸墨(zhànmò),寫了“耐庵”兩個字,貼在門楣(méi)上,意思是告誡(jiè)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難,寫好《水滸傳》。外人不知其意,便把他稱作“耐庵先生”,時間長了,他也覺得這個名字不錯,索性就改名叫“施耐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