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我在牙牙學語的幼兒時期一見到色彩鮮艷的書就要抓,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好像自那時起,我就與書結緣了。
我的童年也是因為有了書而顯得豐富多彩。上小學前,不為學業(yè)所累,我常常在春天溫暖的陽光下,捧著圖文并茂的連環(huán)畫,嗅著油墨的香味,感覺無限愜意。雖然不識字,只能看看畫面,但我也能猜出大概內容。
上學后,隨著識字增多,我更加了解這些伴我左右的“老友”了。茶余飯后,輕松翻閱《格林童話》,捂著肚皮看笑話書,好奇地研究《十萬個為什么》……漸漸地,我又養(yǎng)成一個習慣,定期購買報紙雜志,當同學們向我借閱時,得意之情油然而生。
中學的課程多了,學業(yè)重了,但絲毫沒有影響我對課外書籍的“感情”。我開始閱讀經(jīng)典名著?!皶x百遍,其義自見”這一古訓我很認同?!都t樓夢》讓我悲嘆黛玉的“冷月葬花”,也頗喜愛伶牙俐齒的晴雯;《巴黎圣母院》讓我對人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茶花女》讓我對瑪格麗特的不幸命運潸然淚下。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碑斎唬八雷x書”“讀死書”甚至“讀書死”,絕非讀書的最高境界。我容易進入書中的角色,隨之而喜、怒、哀、樂,無須掩飾情感。從某種意義上說,讀書豐富了我的人生體驗,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而我也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充實著自己。
我希望此生與書籍永結不了之緣!
【指導教師:計承山陸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