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對母女,母親生怕家中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上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xiāng)村生活,她向往城市,想去看看自己想象的那個美麗世界。
某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
可惜這世界遠不如她想象的那樣美麗,在不知不覺中,她走向墮落之途,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濘中,這時她才領(lǐng)悟到自己的過錯。
經(jīng)過十年后,歷經(jīng)艱難的女兒帶著受傷疲憊的心,狼狽地回到了故鄉(xiāng)。
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祥的預(yù)感。女兒推開門時嚇了一跳。“奇怪,母親以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蹦赣H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上,睡著了。
“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一言不發(fā)地摟住女兒的肩膀。在母親懷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兒突然好奇地問道:“媽,今天你怎么沒有鎖門,有人闖進來怎么辦?”
母親回答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門,所以十年來從沒鎖過門。”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里的擺設(shè)一如當(dāng)年。這天晚上,母女恢復(fù)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母愛是指路的明燈,讓我們看清了前進的方向,獲得希望和信心,感謝母愛的溫暖,給予兒女成長的動力。
(選自“互聯(lián)網(wǎng)”)
靈犀一點
這篇小故事沒有濃重的描寫,也沒有直接的抒情,卻十分感人。具體體現(xiàn)在:
1.材料感人。本文作者獨具匠心,選取了母親為等候女兒歸來,十年晚間不鎖門的事來表現(xiàn)母愛,頌揚母愛。這樣獨特的材料在眾多抒寫母愛的文章中實在難得一見,不能不讓人拍手叫絕。
2.細節(jié)感人。例如燈光的細節(jié)描寫,“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漆黑的村野襯托出那一點如豆的燈光,給人無限的遐想和感慨。那燈光下,母親三千六百多個夜晚靜靜地等待著夜歸人,執(zhí)著而頑強。可憐天下慈母心,正是偉大的母愛點燃了那盞燈,照亮了女兒回家的路。
【顧忠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