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是好是壞取決于自己。的確,一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人的一生不是獨自的生命綻放,總是要和周圍的人或環(huán)境聯(lián)系在一起的,正如聞一多先生所說“生命是張沒有價值的白紙,自從綠給了我發(fā)展,紅給了我熱情,黃教我以忠義,藍教我以高潔,粉紅賜我以希望……”。漫漫人生,總會有一些人與你相伴,總會有一些事深深地留在你的記憶里。他們也許觸動過你的情感,令你激動,令你沸騰,令你熱淚盈眶;也許改變過你的觀念,讓你感動;甚至可能影響了你的人生狀態(tài)。
成長的歷程中,有誰助你品嘗過成功的甜果?有誰伴你度過生命中艱難的時刻?什么事讓你掙脫出迷茫的漩渦?對于你傷害過的心靈,你是否產(chǎn)生過悔恨和內(nèi)疚?對于來自他人的傷害,你是否做到一笑了之或坦然面對?熱愛生活,品味生活,收藏生活,你將學會感激社會,感動朋友,感謝“對手”,并會帶著一顆感恩的心走上新的征程。
【一號美文廳】
那條魚在乎
高玉元
那天和朋友聚會回來時已經(jīng)不早了,加上天氣冷,街上行人很少。在一個不起眼的拐角處,我突然發(fā)現(xiàn)墻邊有一個乞丐模樣的老太太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fā)抖。我頓時動了惻隱之心,習慣性地去翻口袋。但任我把全身口袋翻了個底朝天,硬是沒找到一枚硬幣,于是不得不向同行的朋友求助。
朋友聽了很是不屑:現(xiàn)在騙子到處都是,你天天看報沒看到嗎?聽說有些乞丐都蓋高樓養(yǎng)小蜜了,比你我都富多了,我勸你還是別上當?shù)暮?。可是,我看她不像個騙子,也不像大款啊?我忍不住辯駁。見我堅持,朋友好像無意和我爭論,不耐煩地說,算了,算了,你想給就給吧。但我就不明白了,有你這一元錢或沒有,誰會在乎???
我無語。
我想起在一本雜志上曾經(jīng)讀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每次潮落,總有好些小魚被留在了海灘的淺水處,無法回到海里。時間一長,就奄奄一息。這種現(xiàn)象太常見了,大人們都見怪不怪。一天一個年輕人遠遠地看到一個孩子正在用手不停地把它們轉移到海里,很是不解。于是,走過去勸他:傻孩子,小魚這么多,你這樣做是徒勞無功??!哪知,孩子頭也不抬一臉稚氣地回答,不,至少這條小魚在乎。說著他小心地把手里的小魚轉移到了海水里。
我沒比爾·蓋茨有錢,注定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善事;也不得不承認比不上叢飛偉大,不會把她領回家當母親贍養(yǎng)。只是碰到了,力所能及地伸一下手。也許,在不為溫飽發(fā)愁的人看來那僅是一元錢,但我覺得餓了還是能買個饅頭充充饑的。有時我們看似不經(jīng)意的舉動,可能會給對方帶來意想不到的希望。
前一段時間,父親生病了,急需一大筆錢,我忙活了半天還差四萬多。正當我發(fā)愁時,好幾年沒聯(lián)系過的同學林不知道從哪聽到了消息,從廣州來電詢問此事。問明情況后他二話沒說把四萬多匯了過來。我當時嚇了一跳,要知道好些平常哥長哥短的人,一聽說來意都面露難色,在我打了欠條并保證很快還錢后才勉強同意。向林還錢時我無意中從他女友那里聽說其實他們手里也挺緊的,這本是他們準備買房結婚的錢,硬是給我勻出來的。我很過意不去,一再表示謝謝。但林好像比我還不好意思:哥們,你怎么這么客氣啊,比起你幫我的這不算什么。
我一時糊涂了,我沒幫過他什么???
你忘了吧,自從你當眾喝了我茶杯里的水后,我就認定你是我一輩子的哥們。林說話的語速很快,顯得有點激動。在他的一再提醒下我的思維才轉過彎來。那時我們還正讀高中,林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患有乙肝。當時高考還比較嚴,和乙肝扯上關系的考生高校一般不予錄取,所以大家都很忌諱。所有的同學都像躲瘟疫似的躲著他。不和他一塊吃飯,不和他說話,甚至不愿意和他一個寢室,生怕傳染給自己。我從學醫(yī)的哥哥那里明白,日常接觸并不能傳染乙肝,就有意無意地替他解圍。
說實話,我并沒感覺這有什么。但電話那端的林卻非常激動,怎么能說沒什么呢?你知道,我當時以為考大學完全沒戲了,前途一片黑暗,想死的心都有。因為你,我才堅持了下來,后來國家對身患乙肝者不太限制了,我也考上了大學。我應該好好感謝你才是。
其實,我那時也沒想這么多,完全出于班干部的職責本能。但我很慶幸我做對了。
所以,我像那個孩子一樣固執(zhí)地深信“那條魚”一定在乎!
(選自《青年文摘·綠版》,有刪節(jié))
閱讀思考
1.用自己的話概括出文章寫了“我”的哪些事?
2.文章第十段為什么說“我很慶幸我做了”,是慶幸自己做了才得到林的慷慨相助嗎?
3.細讀文章,想一想文章為什么借用故事中小男孩的話“那條魚在乎”作題目?
【二號美文廳】
無懼失敗
姚明
有一陣子,在國內(nèi)每6周就有一本關于我的新書出版。這些書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然而我看了一本,它把我寫成一個從不犯錯誤的人,好像我是一個神而不是一個人。
事實呢,我失敗過許多次。人人都喜歡談論成功,但我認為從失敗中獲取的經(jīng)驗更為寶貴。
我不知道美國球迷怎么想,但在中國,當你得了30分,球迷就想讓你得40分,當你拿了40分,他們就要50分。我在NBA的第一個賽季剛結束,中國報紙就已經(jīng)開始談論我需要多少年拿總冠軍,多少年成為“最有價值球員”,所以我會想到失敗。這些目標太大了,如果我不能實現(xiàn),人們就會把我當成失敗者。
對于失敗的看法,我跟許多人不同。如果成功的可能性不高的話,我的許多同胞或許根本不會去嘗試。而我,無論成敗,都覺得要從過程中去學很多東西。
中國有句老話:“勝者王侯敗者寇?!焙芏嗳税阉敵扇松艞l,這說明中國人很在乎結果。還有一句名言:“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睋Q句話說,如果你沒有取勝,沒人會記得你。這是中國和美國價值觀的另一大區(qū)別。在美國,邁克爾·喬丹和查爾斯·巴克利都是英雄,雖然巴克利從未贏得年終總冠軍。
巴克利的言論很多。我想他也說了不少言不由衷的話,他只想讓眾人議論“你又聽到巴克利說什么了嗎?”總之,這就是美國,只要你努力過了,即使不成功也能夠出名。而在中國,敗者會被人遺忘。
但我認為,只看重結果是不對的。我相信過程很重要。我沒能獲得最佳新人獎,但我盡了最大努力。讓我再來一次我可以打得更好,沒贏我也不氣餒。第一年我做的比想象中能做到的要多。我預測自己可以平均得10分,搶6個籃板。結果我平均得13.5分,搶了8.2個籃板。
有一本武俠小說幫了我:金庸的《笑傲江湖》。我喜歡書中英雄的處世方式。他行事非常有原則,知道自己在什么情況下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但他并非不茍言笑,他常開玩笑,很放松。如果我能夠期望和追求一件事,那就是當我身處困境時,也能像書中的英雄那樣放松。
我從這套書中學到的第二點是他的功夫——我不是說自己想練武功,只是對武功背后的哲學感興趣。正如所有門派的打斗,你準備進攻和防守前可以有許多不同的站位。如果我想擊你的臉部,開始時會握緊拳頭,在你面前高高舉起。但如果我什么動作都不做,你就猜不出我要打擊的部位了。因此對手不知道該如何反擊,是由于無法揣摩出我的意圖。
我就這樣打籃球,出擊的時候我不先出手,我要讓你猜我將會做什么。對手如何反應會向我透露一些關于他的信息,他一定會顯示他的強項,然后我就能據(jù)此設法回應。你得用自己感覺舒服的方式打球,或者用你比對手感覺舒服的方式打球。
這又轉回到對失敗的恐懼上。似乎許多中國人還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信條。沒有什么方法能永遠行得通,人不可能每次都成功。有時你必須遭受失敗,有時你必須做出改變——人生就是如此。
我一直相信,假如我成功,將會是巨大的成功,假如我失敗,也將會是一敗涂地。試圖做前人沒做過的事情很有意思,就像去自己從未到過的地方探險,每件事都那么新鮮,令人激動,不管怎樣都能學到很多。不論你身處何地,從事什么職業(yè),實現(xiàn)一個目標的過程都是一樣的,就好比要上樓,得一步一步來。
如果你知道目標在何方,但還很遙遠時,就不要老是回頭張望。只要看著腳下,走你的路。然后終于有一天,你抬起頭,伸出手,發(fā)現(xiàn)目標已近在咫尺。
(選自《讀者》,有刪節(jié))
閱讀思考
1.細讀文章第六段,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價值觀有什么不同?
2.金庸的《笑傲江湖》曾經(jīng)給了姚明很大的幫助,想一想,你讀過的書籍曾給你什么幫助?
3.讀了本文,你認為姚明成功靠的是什么?
【三號美文廳】
輕輕掩門的一聲輕響
苗青
小時候臨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邊幫我掩好被褥,才熄燈關門,安心離去。我喜歡躺在床上,瞇著眼,看著自己臥室的門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著那原先敞開的光逐漸被門縫壓成一條線,漸細,漸細,然后消失盡,并在一瞬間發(fā)出極輕的細響——是鎖洞咬住了鎖舌。
記憶中,父親關門特別輕,像怕驚擾了我小腦袋下枕著的夢,有時我甚至屏息也聽不到那一瞬間的聲響。
還記得八九歲的時候,有一天,父親在午睡,我躡手躡腳地走進他的臥房取一本書,出來時小手攥緊了門把手,希望也能像父親一樣,讓鎖洞輕輕含住鎖舌,莫發(fā)出聲音驚擾他,誰料,關門瞬間的聲音還是異常響。
此后,我便開始琢磨關門時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這漸漸成了一種習慣,癖好,以至每每有人離開房間,我都會不由自主地豎起耳朵,去留意門被合上那一刻發(fā)出的聲響。我著迷于此,就像鐘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錯過了,心里總若有所失。
漸漸地,我學會在那一響中讀人。
有些人,離開時從不關門,像特意為留在屋內(nèi)的人準備一顆隱性炸彈,就等一陣亂闖的風撞上。于是,就知道這些人多半欠些細心,體貼。還有些人,不愿默默離開,悄悄不是他們別離的聲息,他們決意要離開得轟動些,于是,他們的背影便伴隨一聲“砰”的巨響,久久回蕩在一雙雙備受驚嚇的眼神中。
相比之下,有些人的離開則如露滴竹葉,那輕響著實令人回味。那輕輕的一合,就像為一首短詩畫下了一個清脆的句點,言盡而意無窮。于是我暗自揣度,這樣的人該有怎樣一顆細密而飽滿的心啊。
記得讀大學時的一天,我閉門在寢室里自習。有人在門外輕叩兩聲,停約幾秒,再推門而入?,F(xiàn)在想來,那兩聲提醒的輕叩真是妙不可言,因為那小心的提醒給出了一段時間,讓門里門外的兩個人避免了一場措手不及的尷尬。許多時候,人跟人之間的點點關懷與溫暖,就在于如此不經(jīng)意的掩門、叩門之間。
前些日子回家,看父親坐在椅子上聽著音樂睡著了,我輕輕地關上門,毫無聲響。那感覺,就像完成了一個多年的夙愿。
(選自《讀者》)
閱讀思考
1.閱讀文章第五段,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說能“在那一響中讀人”?
2.文章最后為什么說“那感覺,就像完成了一個多年的夙愿”?
3.找出文中揭示全文主旨的一句話,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
《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事》
一號美文廳:
1.“我”不顧朋友的不屑,將錢給一個乞丐模樣的老太太;“我”不管林得了乙肝,喝下他茶杯里的水,總有意無意地替他解圍。2.不是,是慶幸自己的小小舉動挽救了一條生命,挽救了一個人才。3.這個故事給了“我”極大的啟迪,對“我”后來做事起了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相比較而言,小魚更弱小、更需要別人的在乎和幫助,用這個做題目更能激發(fā)人們的愛心;現(xiàn)在的社會,在乎別人的人少了,用小男孩的話做題目,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期待。
二號美文廳:
1.在中國,以成敗論英雄,人們只看重那些勝者,敗者會被人遺忘;而且人們會為勝者提出更高的目標,如果不能實現(xiàn),就會把他當成失敗者。在美國,只要你努力過了,即使不成功也是英雄,人們都會記住他們。2.《名人傳》激發(fā)了我的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3.不懼失敗,敢于創(chuàng)新。
三號美文廳:
1.因為從不同的關門聲響中可以看出關門人不同的性格和心靈:離開時從不關門的人欠細心、體貼;關門“砰”的巨響的人,不愿默默離開,以自我為中心;輕聲掩門的人有一顆細密而飽滿的心。2.因為父親一直為“我”關門特別輕,八九歲時“我”希望也能為午睡的父親輕輕關門,不料關門瞬間的聲音還是異常響,一直心懷遺憾。這一次父親睡著,“我”終于為他毫無聲響地關上門,于是感覺就像完成了一個多年的夙愿。3.主旨句:許多時候,人跟人之間的點點關懷與溫暖,就在于如此不經(jīng)意的掩門、叩門之間。理解:關愛與溫暖不必是什么豪言壯舉、一些小小的細節(jié)就能體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