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上午,紐約的上空艷陽高照,陳思進和往常一樣,準時來到公司上班,他的辦公室位于世貿大廈北塔80層。8點多鐘,他剛打開電腦準備工作,忽然感到一陣劇烈的搖晃,桌上的一滿杯咖啡濺了一地。陳思進和同事們一樣,第一反應就是地震,并未引起太大的恐慌。
幾分鐘后,有人來通知全體撤退,這時陳思進才意識到可能出大事了!80層沒有往下的電梯,他們迅速走到78層尋找出口。意想不到的是,因為樓體變形,8個出口的門全部卡死了。手機信號已全部中斷,三四百人擠在一塊,他們無法知道外面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死亡的氣息瞬時撲面而來,恐懼籠罩在每個人心頭。人們開始強行撞門,經(jīng)過15分鐘的齊心協(xié)力之后,終于打開了一個出口。
電梯肯定走不了,只能走樓梯。生命的通道被分成了兩條:一個樓梯往內旋轉,另一個樓梯往外旋轉,顯然,內旋的樓梯要比外旋的近得多。此刻時間就是生命,誰心里都清楚,走近道就意味著多一線生機。災難面前,人們并未慌亂,自覺地把近道讓給了老人和婦女,陳思進和其他人一起從外旋樓梯逃生。樓道狹窄,人群擁擠,卻沒有人推搡搶道,人們井然有序地快速撤離。
剛走下幾層,陳思進的眼鏡忽然掉了,眼前一片模糊,他心想還是逃命要緊,便頭也不回、跌跌撞撞地接著往下跑。沒走出幾步,忽然有人從背后拍他的肩膀,“先生,這是你的眼鏡?!蹦吧四氐难凵?,似乎在向他傳遞一種力量——要活下去!陳思進萬萬沒有料到,在生死攸關之際,竟會有一個陌生人幫他撿回眼鏡。那一瞬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情。他戴上眼鏡,感激地說了聲“謝謝”,更加賣力地往下跑。
78層樓梯,陳思進用了整整一個半小時,終于逃到了一樓。到處都是刺耳的警笛聲和人們恐慌的呼喊聲,街上塵土飛揚,遮天蔽日,他這才知道,世貿大廈南塔已經(jīng)倒了。陳思進不敢喘息,拼盡全身力氣狂奔而逃……兩分鐘后,身后傳來轟隆巨響,大地在顫抖,世貿大廈北塔轟然倒塌,陳思進死里逃生。望著身后的一片廢墟,陳思進流淚了。他明白,是那個幫他撿回眼鏡的陌生人善意地一俯身賜給了他寶貴的兩分鐘。
“9·11事件”已經(jīng)過去5年,現(xiàn)在的陳思進是全球第二大銀行美洲銀行證券部副總裁?;叵肫甬斈昴嵌翁由慕?jīng)歷,他感慨萬千。他說,那一天,男人們主動讓道給老人和婦女的壯觀景象至今還深深刻在他的腦海中。人們之間沒有搶道、推搡,也沒有爭論、協(xié)議,那份心靈的默契令人嘆為觀止。也正是這份默契,為所有人贏得了寶貴的逃命時間。
在面臨死亡的求生之路上,混亂只會逼人們陷入更大的絕境。唯有團結、正義,才能擁有力量,溫暖前行。
面對死亡,人們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大義,對人性的高度尊重和關愛,絕不僅僅是借以抬高自己素質的幌子,更不是男人向女人獻媚的手段,那是一種發(fā)自靈魂深處的對良心安寧的一種追求。這才是真正的風度!
(選自《做人與處世》)
情感共鳴:
風度是一種美。但真正的風度之美,絕不是簡單地來自翩翩的外表、靚麗的容貌;它來自內心深處。唯有擁有一顆純潔、善良、美好的心,方能從骨子里滲出一種真正的風度。善良,是對人性的高度尊重和細致關愛;是面對生與死的選擇,寧愿將生的機會留給別人,而將死的危險留與自己;是發(fā)自靈魂深處的對良心安寧的一種追求。正如盧梭所言,“我一向認為,只有把善付諸行動才稱得上是美的”。
閱讀思考:
1.在面對生死時,本文中的人們是如何逃離的?
2.當陳思進舍棄眼鏡時,別人給他撿起眼鏡,讓他更清晰地看見出路,也挽救了性命。如果你是陳思進,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請簡單描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