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真的來了。
為了避免職業(yè)鏈條的斷裂,哪怕是風和日麗的晴天,我們也應該把傘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初入職場的新丁們,如何累積社會經(jīng)驗與人脈?
多參加高密度人際互動的義工活動,是一條頗有眼光的有效路徑。
朱秀峰在北京蒸發(fā)了整整一年,朋友們都是后來才知道,她到古巴教漢語去了。不過對于經(jīng)常做事出人意料的她來說,這實在算不了什么。英文地道堪比老美的朱秀峰,其實是古代漢語專業(yè)畢業(yè)的碩士。離開學校以后,她壓根沒動過去端鐵飯碗的念頭,找了個韓國人開的中文學校就教起了對外漢語。
“我本來也不是體制內(nèi)的教師,當初稍微考慮了幾秒鐘,古巴啊,多神奇的地方呀,大不了就是掙錢少了,離家遠了,別的還真沒什么不舍得放棄的,所以就去應聘了?!?/p>
這是商務部的一個項目,由中國政府無償派出教師去古巴支援中文教育。得知自己被外派項目錄取之后,2007 年1 月,剛剛登記結婚一個月的她,簡單收拾好東西就獨自去了地球另一面。
“來之前知道條件會很差,來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竟然那么差!你能想象嗎?有時候我一個月都買不到一個雞蛋,為買一袋面粉要在外面跑上半天。上網(wǎng)極其不方便,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就像被空投在沙漠里,跟國內(nèi)的家里人完全斷了聯(lián)系?!钡?,達觀的古巴人民,一方面對物質(zhì)缺乏的忍耐力超高,一方面又對盡情歡樂的免疫力極低,感染著手足無措的朱秀峰,一起窮而快樂著??删驮谶@樣的哈瓦那,卻能見到世界上最具豐富性的人類族群?!昂芏辔抑辉诘乩頃下牭竭^名字的國家的人,真的就生活在你身邊,那么多樣的文化,看得你頭暈目眩?!?/p>
她的學生全是中文零基礎的大一新生,因為人手不夠,每周要上滿五天課,還要做保姆一樣的班主任。為了盡快摸索到教課技巧,她先找住處的小保安練手,每天用西班牙語給他講一個小時課,根據(jù)他的接受反應來檢驗教學方式。學生們拿她當啟蒙老師,感情相當好,每月要來她家開一次party,住得遠的學生要跋山涉水兩個多小時才能來一趟。
很多學生家境貧寒,離學校又遠,可是公共汽車不靠譜,一個小時都來不了一班,上課時間經(jīng)常沒保證。
這讓朱秀峰經(jīng)常從他們的辛苦當中體會到一種“愧疚感”。她形容這種感受:“就像是一個小女孩,在玩過家家時,會本能地抱起她的洋娃娃,扮演母親的角色。真沒想到自己還能做得不錯,原來在公關和協(xié)調(diào)上自己竟然還蠻有天分的!”
做志愿教師也好,出國見世面也好,她轉(zhuǎn)了一圈又回來,繼續(xù)以前的職業(yè),應聘到另一家漢語學校繼續(xù)教中文。不過去古巴的經(jīng)歷并沒有在這次應聘中給她加分。因為現(xiàn)在去過越南、老撾、古巴支教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她的老板并不在意她的西班牙語是不是很流利,這個學校的學生大多都是歐美人。
做義工只是朱秀峰生活里的一個片段,卻讓她看到了將來的另一種職業(yè)可能性,甚至生活的可能性。尤其在眼下全球遭遇金融危機的時候,在職場留一個備手,更顯得重要。不管是獵頭的光顧,還是以前客戶的聯(lián)絡,都會成為你危難時刻的那根“救命稻草”。這時,義工經(jīng)歷給你的很可能就是個驚喜。
大師德魯克永遠都有先見之明,他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特別關注了非營利組織和其中的工作人?,F(xiàn)在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壽命往往超過組織的存在時間,也就是說可能你工作的時間比你所在的企業(yè)存活的時間還要長。
那你要怎么安排你45 歲往后的生命呢?德魯克主張發(fā)展第二興趣點,而提到最多的“第二興趣點”就是一些非營利組織。“在我們的生活或工作里,我們期望遭遇不到重大挫折是不現(xiàn)實的。在這時,如果我們有第二個興趣,事情就會不一樣了。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能避免失敗就是最大的成功?!?/p>
避免失敗,在經(jīng)濟不景氣、人人自危的時刻,才會顯現(xiàn)出它的艱難。朱秀峰對類似志愿旅行的活動仍然滿懷興趣:“其實哪兒有那么多正好‘對口’的義工工作啊,以后再有機會我還是會積極考慮的。出國之前我也是硬著頭皮開始學當?shù)卣Z言,一年下來竟然多掌握了一門外語。說不定哪天教美國人學中文混不下去了,我還可以去教中國人學西班牙語呢?!?/p>
德魯克五問
在發(fā)展第二興趣和尋找義工方向的時候,管理大師德魯克提出的這五個問題你得好好問問自己。
1. 我的長處是什么?
很少有人真正知道正確答案。你應該向周圍的人尋求反饋并加以分析,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的長處,然后努力完善自己的長處。同時,找到那些妨礙了自己發(fā)揮長處的地方(比如輕視自己專業(yè)領域之外的某種重要技能,或者在人際交往中缺乏應有的禮貌),把它們改掉。
2. 我做事的方式是什么?
就像人的長處各有不同,做事方式也各有不同。你是擅長團隊合作,還是習慣單打獨斗?你是擅長做一把手,還是習慣做副手?你是當決策者還是軍師?你是在高壓之下越戰(zhàn)越勇,還是在和平有序的環(huán)境下才能出色發(fā)揮?關鍵不在于回答這些問題,而在于回答問題后你做出選擇并采取相應的行動。
3. 我的價值觀是什么?
人和組織企業(yè)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如果二者沖突,你就難以發(fā)揮績效。也許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但是找一個跟自己合拍的組織,會帶給你更多的成就感。
4. 我該去哪里工作?
或者,你至少知道你不該去哪里工作,知道該對什么樣的工作機會說不,知道自己將以怎樣的方式做一項新工作,并要求相應的預期和配合。
5. 我該貢獻什么?
要考慮到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形勢的要求,二是基于自己的長處、做事方式和價值觀,怎樣能做出最大貢獻,三是什么樣的結果影響深遠。認識你自己之后,要付諸相應的行動,才能管理你自己,你跟組織才能達到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