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公用事業(yè)改革專家表示,北京實行的票價政策,不僅在財政上不可持續(xù),而且阻礙公交部門改善服務,這是公用事業(yè)市場化改革的倒退,并不值得推廣。此言一出,竟然得到了與會經濟學家的認同。對此,筆者則不以為然。
作為浙江省內首個下調公交車票價的城市,紹興的公交普惠政策正不斷惠及更多的群眾。自2007年推行一元票價以來,紹興市民無不拍手稱快。2008年,紹興又實施了新手筆,在下轄諸暨、上虞等縣市主城區(qū)也逐步推廣低票價政策,全市城區(qū)公交實現(xiàn)IC卡刷卡乘車,采用折扣的形式惠及更多百姓。
公交定位促成低票價
公交定位問題困擾了城市多年,是企業(yè)多一點,還是社會多一點,決定著公交的發(fā)展走向。
北京市率先作出定位:2007年元旦起,北京市的公交車票起步價由原來2元降為1元,使用IC卡刷卡的還可以享受4折優(yōu)惠,很多車輛才0.4元。在歲末糧、油、氣市場一片漲價聲中,北京公交車此舉無疑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體現(xiàn)了公交的公益性和政府在發(fā)展公交中的主導地位。
2007年1月,紹興市政府專門召開會議,市長作出表態(tài):希望各公交公司能對所屬市、縣公交企業(yè)的票價進行統(tǒng)一調整,實行能被群眾接受的低票價,讓利老百姓、共享社會發(fā)展成果;同時,政府將在財政上撥巨款補貼和扶持公交事業(yè)。在紹興市政府引導和支持下,公交票價下調方案很快就出臺了。當?shù)毓还緶y算,實行新票價后,按照紹興市公交年輸送乘客6000萬人次,每人次最低優(yōu)惠0.5元計算,一年下來,公交部門要虧損3000多萬元,這些將由政府財政來補貼。
引發(fā)“多米諾骨牌”效應
2007年以來,紹興市城鄉(xiāng)公交一體化工作得到有力推進。2008年落實3000萬元用于公交事業(yè)。諸暨市去年政府投入800萬元,完成全市1100多只公交候車亭及招呼站建設,今年又從6月15日起降低公交票價,并實行刷卡8折優(yōu)惠,落實財政補貼資金1000萬元。上虞市政府去年底成立城鄉(xiāng)公交一體化工作專門機構,2008年完成城區(qū)和中心鎮(zhèn)公交改造,落實財政補貼資金達1800萬元。紹興市財政去年投入市區(qū)公交行業(yè)的政策性虧損補貼就達5400多萬元。
此外,公交IC卡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作為2008年紹興市市城鄉(xiāng)公交一體化推進的重要目標,今年5月以來,上虞、諸暨相繼投入使用公交IC卡系統(tǒng),新昌所有城區(qū)公交車已安裝IC卡設備,待政府確定優(yōu)惠政策后可立即投入使用。今年將率先實現(xiàn)全市城區(qū)公交使用IC卡,并將最終實現(xiàn)全市城鄉(xiāng)公交、出租車全部實現(xiàn)刷卡消費。目前由于諸暨、嵊州與紹興市其他縣市系統(tǒng)平臺不同,暫時還不能互聯(lián)互通。除嵊州、新昌尚未明確優(yōu)惠措施外,基本實現(xiàn)了刷卡8折乘車,上虞還實行了學生卡6折優(yōu)惠。
低票價是一種“社會福利”
低票價就其實質來講,其實應該是一種 “社會福利”,也是“社會公平”的一種。就交通出行來講,一部分人可以使用自己的私人汽車出行,而大部分的普通群眾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最依賴的還是公共交通(主要為公交車)。如果公共交通完全實行市場化操作,讓“市場價格”價格說話,那么公交出行價格將在高位運行。這對依賴其出行的普通大眾來說無疑是一種不小的負擔。以每人一天來回2次、每次支出2元為例,一個月就需要支出120元。如果一家有兩口人要依賴公交,那么這個家庭就得為交通買單240元。而如果實行低價公交,那么這家人在交通上支出120元足矣。
再來看看作為政府補貼來源的納稅主體。當前,個稅的起征點定在2000元,不能說2000元以上是有錢人,但他們至少不是收入底層的人。用他們的錢來補貼公共交通,實質上是“富人補貼窮人”,而非公用事業(yè)改革專家所說的“窮人補貼富人”。政府對公交企業(yè)進行補貼,市民享受到良好的公交服務是他們應該享有的福利。
所以說,城市公交低票價是發(fā)展趨勢,不僅符合公共福利需要,也是減少交通堵塞、提高市民出行率的好方法。在一個地方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地方政府應該通過低票價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讓群眾在感受經濟增長的同時,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社會福利”。(作者單位:紹興市運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