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成品油價上漲后,武漢、黃石、荊州、宜昌、十堰、恩施等湖北13家地區(qū)公路客運企業(yè),聯名上書湖北省政府,要求減免企業(yè)的公路通行費等相關費用,并給予公路客運通行“大客戶”待遇。
欲漲價,政策不允許;想補貼,可想不可及;靠自身節(jié)能降耗,但年年挖潛,空間已經不大。針對現狀,這些企業(yè)還提出一項“武漢城市圈交通客運一體化”的初步設想。
當前,湖北省公路客運企業(yè)本身已處于微利或虧損經營的狀態(tài)。此次油價再次調高,營運成本大幅增長,相當一部分客運企業(yè)紛紛陷入經營難,虧損的局面。
不想繼續(xù)受歧視!
每消耗1升油就多支付0.9元,對于燃油使用量較大的客運企業(yè)來說無疑是沉重負擔。據統計,湖北省13家主要客運單位6674臺車,每月凈增成本1427萬元,一年凈增成本1.7億元。
面對油價多次上漲,國家對屬于公共交通范疇的城市出租車、公交車、農村客運等發(fā)放了財政補貼。公路客運同屬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承擔著市民和旅客流動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卻從未享受過任何補貼,這實際上是對長途客運的一種歧視。
在2007年春運不漲價、油價上漲過程中,河南、湖南、廣東等省均對所屬客運企業(yè)采取了減免規(guī)費和通過費的政策,而湖北省內客運車輛的通過費未減反漲。
長途客運自身消化燃油價格上漲帶來的運營成本已經非常有限,通常采取的措施就是調整票價,或者減少營運班次,再就是大型客車換成小型客車。而這些措施將使公路客運企業(yè)的發(fā)展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
呼吁“大客戶”政策
一方面成本加大,一方面公路客運班車的通行費還在增長。以武漢到宜昌的班車為例,一臺45座客車,一天來回要繳納的通行費達620元,其中還不含城市路橋費、養(yǎng)路費等其他費用。
湖北省內一家公路客運企業(yè),目前線路上有22臺大小客車,一個月通行費50萬元。其負責人稱,通行費占了企業(yè)支出成本的1/3多。
今年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原交通部(發(fā)改電[2008]207號)《關于緩解成品油調價對交通運輸業(yè)影響嚴格控制連鎖反應》文件明確指出:各地對相關交通運輸經營者給予減免收費優(yōu)惠政策,對定期定線運行的客運班線車輛通行費推廣實行月票或年票制,實行“大客戶”優(yōu)惠。
而早在10年前,河南省對公路客運企業(yè)的通行費就實行每臺車每月150元的包干政策。在廣東、湖南、陜西等地,也均實行了減免收費的優(yōu)惠政策。
但是,湖北省通行費不但沒有出臺任何優(yōu)惠政策,還一直在漲。2006年10月和2007年11月分別平均上調10%。湖北一家公路客運企業(yè)負責人呼吁:我們常年在路上跑,而且必須承擔公益的責任,得到“大客戶”待遇合情合理。
同時,在線營運客車的上座率只有40%,卻按100%計征,僅此一項,湖北省武漢市公路客運附加費一年要多繳3200萬元。隨著燃油特別是柴油價格持續(xù)大幅度多頻率的上漲,因此讓湖北省內多家公路客運企業(yè)質疑:湖北省公路客運附加費不僅全國最高,而且收取方法不科學。
目前,國內公路客運企業(yè)科學的客附費多按窗口賣票的實際上座率征收。在湖北省則是按照車內座位數征收,如一臺45座班車,無論是省際線還是省內線,不管有沒有旅客,都要按85元/月座收取。有關部門提供的一項統計表明:去年,武漢市公路客運企業(yè)上繳客附費5400萬元。由于平均上座率只有40%,公路客附費等于多收了3200萬元。
在上海、廣東等地,客附費均是按客車從車站開出時的實際人數征收。
不僅如此,湖北省客附費的征收標準也是國內最高的。資料顯示,河南為30元/月座、陜西為10元/月座、江西省為50元/月座、湖南省際線路為60元/月座,省內為55元/月座。近年來,針對燃油上漲,各地還出臺了許多優(yōu)惠政策,如廣東、安徽等省在實收基礎上再減半征收。
“城市圈交通客運一體化”設想
當前,資源節(jié)約、環(huán)境友好成為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的主題。然而,武漢城市圈超半數客車長期空跑,年損失近2億元。有關部門提供的一項統計表明:武漢城市圈內的公路客車實載率多在40%左右,即超過一半的客車長期處于空跑狀態(tài)。
據統計,從武漢發(fā)往城市圈的班次平均日發(fā)量為961班,平均每天客流量為20276人。除開春運、“十一”等黃金周外,平常時段實載率不到40%。
以武漢到仙桃為例,每天發(fā)206班,日運行成本為25750元,每天僅班次空駛浪費就達12875元,加上收入流失等其他資源浪費,每天總計近7萬元空耗,一年高達2000多萬元。據匡算:整個武漢城市圈車輛一年空駛造成的資源損失約近2億元。
客車向高檔次大車發(fā)展是當今社會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一種趨勢。在武漢城市圈內,許多個體車主和小運輸企業(yè)卻紛紛以大換小,高檔換低檔,以廉價降成本,保利潤,加重環(huán)境污染。
交通運輸部早已明確要求取消個體掛靠,但目前武漢城市圈內個體經營和承包掛靠的營運車占80%以上,圍城打轉、拉客、倒客、坑客、甩客等現象屢禁不絕。
針對現狀,湖北省內的多家公路客運企業(yè)提出一項“武漢城市圈交通客運一體化”的初步設想,即城市圈內客運企業(yè)全部組建線路股份公司,實行公車公營、統一調度、對等對開、雙向直達,并實現所有客運站統一聯網售票,各經營主體統一結算等。
據測算,組建線路股份公司后,不僅運力浪費現象迎刃而解,武漢城市圈內2小時通達目標也可迅即實現。
呼吁職能部門科學管理
湖北公路客運企業(yè)疾呼,政府主管職能部門要科學管理,給企業(yè)一個節(jié)能降耗減負的良好營運空間。
1.公路客運企業(yè)積極響應有關規(guī)定,客運票價暫不上調,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降低生產成本,爭取消化一部分增加的成本,確保旅客正常出行。
2.按照《關于緩解成品油調價對交通運輸業(yè)影響嚴格控制連鎖反應》文件精神,一是對客運車輛通過費實施減免政策,或是推行月票或年票制,降低通行費收費標準。客運企業(yè)所經營的長途客車公路通行費的收費標準與社會車輛完全一致,且定時定線,甚至有的車輛一天往返多次,交納的通行費大大的超過社會車輛,應實行大客戶優(yōu)惠。臨近的河南、湖南實行客車月票、年票制已有10多年了,而湖北一直未予實行。二是原交通部規(guī)定客運企業(yè)上繳客附費的70%應用于車站的建設,但湖北車站建設資金投入還不到總額的10%,客附費已失去收繳的意義,建議取消客附費的征收或降低征收標準。臨近的湖南、河南多年來實行的大多為30元/座,而湖北一直實行的是不低于85元/座的征收標準。
3.公路客運屬公共交通范疇,是公共交通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有關部門能給予與城市出租車、公交和農村客運同等的補貼政策。
4.為了應對油價再次上調,建議有關部門建立客運票價與燃油價格的聯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