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九月霜是因為她的博客。在博客里,她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講述著她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苦與依戀——
曾經(jīng),她想放棄治療,安靜地去約會死神,然而,生命中有許多令她難以割舍的牽掛,最終讓她無法!擇放棄。35歲時,她學會了上網(wǎng),開博創(chuàng)作她的自傳體小說《人生沒有殘疾》。正當她以頑強的毅力挽留生命時,死神卻向她張開了魔爪:她的褥瘡已經(jīng)引起骨髓炎,因無錢治療隨時都可能惡化為敗血癥,一個年輕而頑強的生命危在旦夕!我們又怎能漠視這個堅強女子珍惜生命、追求幸福的渴望。
九月霜,真名王雙女,36歲。
人生沒有殘疾,河南妹子用俯臥的生命書寫站立的人生
1992年7月26日,河南省洛陽市高新區(qū)辛店鎮(zhèn)寺溝村。雖然立秋將至,可是天氣依然酷熱。傍晚時分,微微的夜風吹拂了起來,才吹散了炙烤人們一天的酷熱。人們紛紛來到門前的空地上,一邊吃飯,一邊享受那份涼爽的愜意。吃過晚飯的王雙女,也準備到屋外乘涼,剛走到門口,她忽然感覺有什么東西重重地砸在了背上,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了。待她醒來時,已是躺在一路顛簸著趕往醫(yī)院的拖拉機上。哥告訴她,是家里的那孔土窯塌了,砸壞了她的腰,去醫(yī)院看看就會沒事的。到醫(yī)院后,醫(yī)生立即把她送進了X光室。拍完片子后,她躺在擔架上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她的腿以后會不會好?”是大哥低低的聲音。
“現(xiàn)在她的腿就已經(jīng)沒有知覺了,以后會有所恢復(fù),但是完全恢復(fù)好的可能性不大?!笔且粋€陌生人的聲音。
“你是說她以后站不起來了?”是三哥的驚呼。
“小聲點兒,別讓她聽見了!”大哥在低聲呵斥三哥。
“沒事,她睡著了?!笔侨鐗旱土说穆曇?。
那聲音雖然遙遠,卻又如此逼近,直到多年以后,還音猶在耳。也許是因為夜深的緣故,一陣涼意襲上她的心頭:“難道,今后就只有這樣躺著了嗎?我還不到20歲?。 ?br/> 第二天,她被轉(zhuǎn)到洛陽白馬寺正骨醫(yī)院。辦好了住院手續(xù)后,醫(yī)生又讓她去拍片子。幾天后,醫(yī)生們來到病房,要對她進行人工對骨。他們讓她趴在床上,用床單從她的腋下繞過胸前,然后,兩個人一人拉一頭床單,另兩個人一人拉住她一只腳脖,四個人同時用力將她往兩頭拉,直到被拉離開了床。另外一個醫(yī)生用手推拿她的腰椎骨折部位,給腰椎復(fù)位。劇烈的疼痛牽扯著她的每根神經(jīng),堅強的女孩子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聲哭了……
做完人工正骨,醫(yī)生又讓去拍X光片。片子出來后,醫(yī)生說這次人工對骨效果不是太好,建議再動手術(shù)復(fù)位或者再拉一次牽引復(fù)位。由于家里太困難,拿不出太多的手術(shù)費,最后決定不做手術(shù),只拉牽引復(fù)位。結(jié)果,牽引復(fù)位的效果還是不好,骨折部位的錯位還是老樣子。
已經(jīng)是秋天了,天漸漸涼爽了起來。病房外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聽到雨聲,她對哥說:“哥,把窗戶打開吧!”同室的病友不解,畢竟是秋天,一場秋雨一場涼啊!問她:“開窗干嗎?”“我想聞聞雨的味道?!彼f。哥把窗戶打開后,一股清新的雨的氣息夾雜著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多久沒有聞到新鮮的氣息了,她貪婪地呼吸著,病房里的一切漸漸朦朧了,睡夢中的她仿佛又回到了在田野上奔跑撒歡的歲月……
在醫(yī)院住了二十多天后,醫(yī)生來通知他們,住院時交的錢快要用完了,像她這種情況,在醫(yī)院再住下去也沒什么作用。在醫(yī)院花費高,還是出院回家休養(yǎng)吧!
回家后,她孤零零地躺在床上,整日以淚洗面。轉(zhuǎn)眼到了9月,她的20歲生日到了,而她只能躺在床上迎接她生命中這個如花的節(jié)日。
那是她人生中一段最黯然的日子,哥知道她喜歡看書,就給她借來一些書,讓她以此打發(fā)無聊的漫長時光。她本來就是個對生活充滿幻想的女孩兒,上學時對文學有濃厚興趣,這一下她仿佛找到了發(fā)泄口,便整天趴在床上拼命看書。哥看到她這樣非常心疼,怕她因此看壞了眼睛,就不再給她借書,而是給她買了個收音機。
后來她迷戀上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殘疾人之友”節(jié)目,她從電波里認識了許多身殘志不殘的陌生朋友,她干枯的心苗有如突遇甘霖,綠色的新?開始萌發(fā):她不能一輩子就這樣消極茍活,她要嘗試一種新的生活。僅有初中文化的她拿起了筆,她要用手中的筆書寫一段嶄新的人生。隨著她的文字在洛陽人民廣播電臺和河南信息廣播電臺陸續(xù)播出,她的心空越發(fā)晴朗。
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又是深秋。她在輪椅上已經(jīng)度過了七個秋天,曾經(jīng)的心高氣傲早已被現(xiàn)實碾得粉碎。當有人又來為她提親時,面對父母焦灼而不安的眼神,她嘴里再也無法說出“不”字。父母見她沒有拒絕,臉上都露出了喜色。看著父母離去的背影,她驀然發(fā)現(xiàn),父母的身影是那么瘦弱,風霜早已染白了他們的黑發(fā)。七年了,她竟第一次發(fā)現(xiàn),心中便泛起了無邊的愧疚。不能再辜負父母的期望了,不管明天是什么樣的結(jié)果,她都該試著去接受人生了。在父母的安排下,終于和那個健全的人訂了婚,她本應(yīng)該高興,應(yīng)該感激,可是她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她一如既往地喜歡看書。每次那個人來家,一見到她看書就臉有慍色。終于有一天,那個人爆發(fā)了:“你整天看書,看書,書能吃能喝?”“書是我的精神食糧。”她低聲回應(yīng)道?!安灰戳?,我不想見到你看書,以后不許你看書!”她高昂的頭最終低下了,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那個人走后,她對母親說:“我要退婚!”聲音不大卻是斬釘截鐵。
她要退婚的消息不脛而走,家人不理解,鄰里也不理解,大家對此紛紛議論?!耙粋€癱子,別人不嫌她就是她的福氣了,她竟然要退婚?”她當時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雖然我身有殘疾,但我的心是健康的,感情也是健康的,我想要的并不是一紙蒼白的婚書,而是一段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愛情?!?br/> 可是,她的愛情又在哪里呢?
打工路上結(jié)良緣,湖北小伙兒一條腿照樣支撐起一片艷陽天
就在她深陷被人誤解的痛苦之中時,一個注定要在她生命中留下痕跡的男人正一步步地向她靠近。那個人就是后來成為她終身伴侶的湖北小伙兒汪明剛。
1972年秋的一天,湖北監(jiān)利三江口邊的一個小村里,年僅4歲的小男孩汪明剛在外玩耍時,不小心掉進燒磚瓦的土窯里,左腿摔折了。到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說沒什么大礙,對小男孩進行簡單收拾后,便打上了石膏,說是兩個月后拆了石膏就沒事了。兩個月后拆開石膏一看,汪明剛的腿傷處卻長滿了蛆,只好接受了截肢手術(shù),左腿被鋸掉半截。兩個月后再來復(fù)查時,剩下的半條左腿也壞了,又被醫(yī)生鋸掉了。少不更事的小男孩當時并不知道只有一條腿的殘肢會給他此后的人生帶來怎樣的不幸。到上小學時,拄著單拐的汪明剛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小朋友們的異樣眼神,在一次又一次被人肆無忌憚地圍觀后,汪明剛!擇了退學。
為了生存,在父母的安排下,汪明剛拜師學了一門手藝——補鞋。從此,在或炎熱或寒冷的街頭,總會有一個一條腿的小汪明剛守著一臺簡陋的補鞋機,用一雙稚嫩的小手縫補著前途未卜的殘缺人生。因為長年累月地與臟鞋接觸,汪明剛的雙手竟感染上了腳氣,每當別人腳氣發(fā)作的季節(jié),他的雙手也奇癢無比。整整九年的時光,就這樣如水一般在他的手下流逝,當初的小男孩兒已出落成粗壯的大小伙子。汪明剛覺得三江口的天空不再高遠了,身邊那條日夜奔流的大江早已將他的思緒帶向了充滿誘惑與希望的遠方,他要一個人去闖世界,盡管他只有一條腿。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無奈。廣州、上海、煙臺、武漢、晉城、三門峽一路跌跌撞撞地走過,因為肢體殘疾,能找到的適合的工作并不多,那些年,汪明剛從一個工地轉(zhuǎn)移到另一個工地,幫人看大門、做飯、驗貨、管賬,后來還學會了開卷揚機……品嘗過許多風餐露宿之苦后,冥冥中仿佛有一只大手,一路牽引著汪明剛向洛陽走來。1993年,洛陽的一位好心老板收留了他,并開出了一天15元的高薪。從此,汪明剛流浪的腳步才得以停歇。
世紀之初的2000年,注定是個喜慶之年。
那年的春節(jié),待在工地上閑極無聊的汪明剛,碰到一個多日不見的朋友過來侃大山。閑談中,朋友說起他高新區(qū)寺溝的一個朋友,說那朋友的女兒人非常漂亮,但因為小時候的一場事故下肢癱瘓了,一直沒出嫁。當時汪明剛并沒往心里去,因為朋友平日里就是個油腔滑調(diào)、說話不怎么靠譜的人。可是,當晚,汪明剛卻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朋友是專程來給他說媳婦的。第二天一大早,汪明剛就帶上禮物興沖沖地跑到朋友家,央求朋友去女孩兒家跑一趟,汪明剛說他想結(jié)這門親。朋友樂了,說:“你小子想媳婦想瘋了吧,她家那么窮,她又是下肢癱瘓,你可要想好了!”汪明剛卻是認定了這門親事的,一再央求下,朋友答應(yīng)去試試。汪明剛想著女孩兒天天待在家里,一定很悶,于是回到廠里把這幾年訂閱的《洛陽晚報》收集起來,還湊了200塊錢讓朋友一起帶過去。
幾天后,朋友給他回話了,說已經(jīng)去女孩兒家了,女孩兒不同意這門婚事,不過,報紙她收下了,200塊錢給退回來了。朋友說:“女孩兒現(xiàn)在還沒考慮婚姻的事,如果你們真有緣分,她讓你等她三年。”汪明剛不死心,他說別說是三年,就是三十年我也等,央求朋友再跑一趟,朋友心軟了。在朋友的極力說合下,汪明剛和王雙女終于見面了。汪明剛說,這么多年來,是受著愛神的指引才一路跌跌撞撞來到洛陽的。四目相對的那一刻,汪明剛和王雙女同時在對方眼中看出了彼此的愛意與激動,用一見鐘情來形容他們一點也不夸張。
“我們結(jié)婚吧。”兩個月后,當汪明剛對王雙女說出這句話時,王雙女沒有拒絕。自從王雙女致殘后,拒絕了一次又一次向她走來的婚姻,而這次她不想再拒絕了。消息傳出,很多人不能理解,都像當年不能理解王雙女拒絕一個健全人的求婚一樣——兩個殘疾人能把生活過出什么滋味來?
婚后,為了照顧行動不便的妻子,汪明剛便辭了廠里的工作,回到家里一心一意地擔負起照顧妻子和養(yǎng)家的重擔。家里只有一畝多田地,為了補貼家用,汪明剛又養(yǎng)了滿院的雞鴨鵝兔。安心享受著這份幸福與甜蜜的王雙女懷孕了,由于她的身體狀況極差,醫(yī)生建議她最好不要孩子。她的父母兄妹還有最親的老公汪明剛也都勸她不要冒這個險,可是王雙女卻是下定了決心,即使冒再大的風險,她要為心愛的人兒生兒育女。也許是她的執(zhí)著感動了佛祖,平時那么愛生病的她,自從懷上孩子后連一次小感冒也沒有得過。預(yù)產(chǎn)期到了,由于王雙女身體的原因,需要剖腹產(chǎn)或者用吸胎器。王雙女!擇了用吸胎器。醫(yī)生說,孩子是難產(chǎn),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百分之五十的希望總比沒有希望好,王雙女說她就賭這百分之五十的希望。孩子出生了,臍帶纏繞在脖子上。醫(yī)生說,再晚會兒,孩子就會窒息而死。王雙女暗暗慶幸,幸虧當時沒有猶豫。當母子平安的消息傳出之后,所有的人都在為他們祝福。他們給孩子取了個響亮的名字——汪世頂。他們希望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真漢子。
孩子出生后,家里的開銷越來越大,汪明剛又回老家借了錢買了輛三輪車外出幫人拉磚。只要王雙女幸福,再苦再累的活兒汪明剛也愿意去做。2006年,汪明剛在洛陽的一家福利廠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能有600多元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總算安定了許多。
當汪明剛在外為生計奔波得不能停歇時,待在家里的王雙女心里變得空落落的。汪明剛知道王雙女的心思,特地跑到市里給王雙女辦了借書證。圖書館離得遠,往返一次得花5塊錢的車費,時間久了,王雙女心疼了,她心疼的不僅是5塊錢,而是為了掙來5塊錢而付出許多辛苦的愛人。
2007年夏,汪明剛的哥哥從老家來洛陽看病,看完病后,帶來的醫(yī)療費還余下2000多塊錢。這時,王雙女央求汪明剛,把哥哥的2000塊錢借來,她想有一臺電腦。汪明剛想都沒想就答應(yīng)了。后來,他們托人花了1500塊錢買了臺二手電腦,又請人裝上了寬帶。這一下,村里的人就更難理解了,一個整天待在家里的殘疾人不掙一分錢不說,還亂花錢玩電腦上網(wǎng),她老公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啊,真是敗家呀!這一次,母親也旗幟鮮明地站出來反對了,老人對汪明剛說:“明剛啊,你也是個男人,不能總這么慣著雙女了,她要上天你也幫她?”汪明剛嘿嘿一笑說:“媽,我這輩子不寵著她還能寵誰???雙女她真想上天的話,我就會給她扶梯子!”母親無奈地搖搖頭,走了。
只有汪明剛才能真正理解王雙女的內(nèi)心,汪明剛知道他沒有能力攢錢給王雙女治病,他只想讓王雙女在有生之年能開開心心的。網(wǎng)絡(luò)把王雙女帶進了一個神奇的世界。2007年11月7日,王雙女在網(wǎng)上開了自己的博客,并給自己取了個網(wǎng)名——“九月霜”。王雙女的生活有了新的方向,她開始了自傳體小說《人生沒有殘疾》的創(chuàng)作,用心地書寫著自己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她要用文字為兒子留下一個鮮活的母親,即使有一天她不在了,兒子透過她的文字也會感受到母愛的存在。王雙女樸素的文字受到許多博友的追捧,而她的故事又讓許多博友為之嘆惋。
2008年初春,正當人們沉浸在佳節(jié)的歡欣之中時,病魔卻再次向王雙女露出了猙獰的怪笑。由于經(jīng)常坐在輪椅上做家務(wù)、寫作,王雙女的臀部生了褥瘡,由于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已經(jīng)發(fā)展成骨髓炎。醫(yī)生說王雙女的骨髓炎已經(jīng)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必須馬上住院做手術(shù),否則就有生命危險。醫(yī)生說要想治愈,醫(yī)療費用要在5萬元以上。5萬元?。e的家庭可能不算什么,可對他們這個每月只有600多元收入的三口之家來說,該是一筆怎樣巨大的天文數(shù)字啊!
5萬元!這就是生命的標價嗎?5萬元,也許會奪走一個寶貴的生命,也許會拆散一個幸福的家庭。有誰能向不幸的王雙女伸出有力的拯救之手呢?
后記:博友大營救
為了家人,王雙女不想就此放棄。2008年5月19日,她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下了一篇感人淚下的博文:《兒子,媽媽想為你活下去》。
王雙女的經(jīng)歷讓很多網(wǎng)友感動,大家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北京博友“常青藤編輯部”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卻捐出了10個珍貴的蛋雕,通過“玲子的世界”拍賣籌得善款6000元,全部捐給王雙女;“玲子的世界”捐款2000元;同樣是殘疾人的鄭州博友“病友花園”,給王雙女寄來了1000元。還有,“賴雨為愛”捐1000元,“踏歌而行”捐100元……
大愛無言,真情永遠!在整個愛心救助活動中,所有關(guān)注雙女的朋友都竭盡全力,博友們共為雙女募集到善款2.6萬元左右。
第一次的手術(shù)費終于有了著落,王雙女又一次住進了醫(yī)院。日前,醫(yī)生已經(jīng)對她的右側(cè)坐骨實施了手術(shù),等她康復(fù)后將為她進行左側(cè)的手術(shù)。
第二次手術(shù)的費用仍沒出處,善良的你,愿意為這對堅強的夫妻伸出援助之手嗎?
編輯 / 尚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