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4日,58年前曾以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傳世之作感動了幾代中國人的著名軍旅作家魏巍因肝癌不治,與世長辭,舉國含悲。8月30日上午,魏巍的追悼會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在吊唁的人群中,有一位身材不高、面容憔悴的五六十歲的男人:從形象身份來看,他不像是魏老的家人和親屬;從著裝打扮來看,他又不像是魏老的同事與文學界同人。他是什么人呢?
他,就是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當中寫到的志愿軍英雄隋金山的兒子——隋鳳喜。
隋金山,你就是我從未“謀面”的英雄父親嗎
隋鳳喜15歲那年的一天,老師領著上中學二年級的他和同學們朗讀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就是朝鮮戰(zhàn)場上一次最壯烈的戰(zhàn)斗——松骨峰戰(zhàn)斗,或者叫書堂站戰(zhàn)斗。假如需要立紀念碑的話,讓我們把帶火撲敵和用刺刀跟敵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們的名字記下吧。他們的名字是:王金傳、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趙錫杰、隋金山、李玉安……讓我們的烈士們千載萬世永垂不朽吧!”
讀到“隋金山”這三個字時,隋鳳喜心里一驚:這不是父親的名字嗎?難道自己早亡的父親是這樣的英雄?是不是重名呢?他向老師說了自己的疑惑。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到縣民政局詢問,終于得到了證實:作家魏巍寫的隋金山確實是自己死去的父親,自己確實是英雄隋金山唯一的后代!
隋金山的原籍是吉林省蛟河縣(現為市)橫道河子漂河川。自幼父母早逝,寄居在爺爺家?!熬拧ひ话恕笔伦兒蟛痪茫瑺敔斁驮谛抡炬?zhèn)被日本鬼子扔進狼狗圈,被狼狗活活咬死了,不久奶奶也含恨死去。國恨家仇,在隋金山的心里埋下了復仇的種子。一天傍晚,隋金山在山中打柴,碰巧遇到一個迷路的日本兵,他悄悄地隱到大樹后,雙手握緊柴刀,并故意發(fā)出響聲引誘日本兵。待日本兵探頭探腦地剛一靠近,隋金山猛地從樹后閃出,乘其不備,奮力舉起柴刀,幾下子就劈死了這個日本兵。
1946年12月,隋金山實現了多年的夙愿——參加了東北民主聯軍,在三十八軍一一二師三三五團一營當戰(zhàn)士。他先后參加了解放四平、長春的戰(zhàn)斗,在戰(zhàn)斗中英勇殺敵,不怕犧牲。東北解放后,隋金山隨軍南下,多次立功受獎。1950年10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時任排長的隋金山帶領戰(zhàn)友們奉命向中朝邊境集結。部隊在九臺駐扎時,隋金山寫信給妻子陳桂芝,要她帶上從未見過面的兒子隋鳳喜來部隊。然而,當陳桂芝剛剛準備好路費尚未動身時,又收到隋金山的第二封信,告訴她部隊馬上就開拔,不要來了。此后陸續(xù)有隋金山的立功喜報寄回家鄉(xiāng)。1950年底的一天,部隊派人送來了隋金山最后的“軍功章”——烈屬證!陳桂芝雖大字不識一個,可她卻知道“烈屬”的含義,她知道她的丈夫再也回不來了!
隋鳳喜在魏巍的作品和檔案中詳細地了解了父親犧牲的經過:1950年11月25日,隋金山所在的三連接到切斷松骨峰下軍隅里(朝鮮城市名)敵軍退路的命令。敵人為了奪路逃命,動用了30多架飛機在空中盤旋掃射,投燃燒彈;同時在地面用10輛坦克和一個集團軍的兵力連續(xù)幾次兇猛沖鋒。三連陣地上的土都被打翻過來了,飛機投擲的汽油燃燒彈把陣地都燒紅了,但三連的勇士們仍寸步不讓,高喊著口號……這場激烈的戰(zhàn)斗整整持續(xù)了8個小時。最后戰(zhàn)士們子彈打光了,就開始肉搏戰(zhàn)……隋金山等十幾位志愿軍戰(zhàn)士全部壯烈地犧牲在陣地上,用鮮血和寶貴的生命贏得了時間和勝利。在掩埋烈士們遺體時人們發(fā)現,隋金山的嘴里還含著被咬下來的敵人的半個滴血的耳朵。他犧牲時年僅26歲。
隋鳳喜,你的命運為何如此坎坷
隋鳳喜6歲時,母親改嫁張姓。繼父對小鳳喜不好,常常在吃穿上克扣他,還經常打罵他。8歲時小鳳喜就不得不干農活,凌晨兩三點鐘就起床。1964年他進蛟河縣四中讀書,后因“文革”輟學。1969年1月,22歲的隋鳳喜終于參了軍,在遼寧錦州葉柏壽鎮(zhèn)守衛(wèi)大橋。就在他準備在部隊大展身手的時候,不幸卻向他偷偷襲來:1970年夏季他突然患了肺結核,高燒40攝氏度,持續(xù)不退,在部隊醫(yī)院住了半年。后來又復發(fā)兩次,不得不在1973年5月因病轉業(yè),到蛟河縣煤建石油公司油庫做保衛(wèi)工作。
1975年5月他和在一家福利廠工作的女工于桂蘭結婚,一年后就有了兒子隋義。1976年秋天,隋鳳喜的肺結核病又一次復發(fā),經醫(yī)院檢查肺葉已穿孔成洞,被送到吉林市結核病醫(yī)院住院治療兩年多。出院后,身體仍然虛弱的他因無法勝任保衛(wèi)工作,被調到了物資局下屬的燃料公司當收發(fā)員,每月僅能拿42.5元工資,加上每月買藥和償還住院欠下的醫(yī)藥費已所剩無幾,當時妻子的工資還不到28元。1984年,妻子下崗,一分錢也拿不到了。這更令隋鳳喜一家陷入困境。
夜里,望著天空數不盡的星星,隋鳳喜再一次翻開了那本他一直珍藏的初二語文課本——上面有魏巍的名作——《誰是最可愛的人》,那里有自己一生都無法見到的英雄父親!過去,每當遇到挫折的時候,他都看上一遍,似乎渾身就充滿了力量,眼前就閃現了希望之光!而現在他覺得自己已接近崩潰了,活在世上還有什么意義呢?
當他哆哆嗦嗦地打開那瓶偷偷買來的刺鼻的“敵敵畏”時,他猛地想到了自己沒有實現的心愿:見魏老一面!以他當時的條件,到北京見魏老幾乎不可能??墒窃谂R死之前給魏老寫一封信,向他表示一下自己對他的感謝,向他敘說一下自己這一生的辛酸和坎坷,卻是可能的。當天晚上,他和著淚水把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和對魏老的思念之情寫進了信里,足足寫了八九頁。
魏老,您的關懷和鼓勵升華了我的精神境界
1984年5月30日,正在收發(fā)室值班的隋鳳喜突然接到一封北京的來信,信封上署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qū)政治部”的字樣,后面是一個大大的“魏”字——是魏老的信!隋鳳喜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兩手哆嗦地拆開了來信:
隋鳳喜同志:
5月10日的來信收到,很高興。聽你說你是隋金山烈士的后代,更高興。知你遭遇不很順利,生活也頗為困難。你過去參加人民解放軍,轉業(yè)后做了幾年工作,這都是為人民出力,是有價值的、光榮的,望你不要感到委屈和傷懷。尤其是你是烈士的后代,更要以先烈為榜樣。但是,你的困難,我認為是應當解決的……
我將你的證明和信,附上我的信寄給你父原來的部隊,由他們設法和吉林交涉解決。你心里放寬一些,不要憂愁、悲傷……
讀著魏老的來信,隋鳳喜的心里一時像打翻了五味瓶,自責、內疚和悔恨一齊涌上了心頭,魏老在信里熱情的鼓勵、懇切的希望和叮囑簡直像一記重錘,錘在他的心上:隋鳳喜啊隋鳳喜,你從小到大都在努力追隨父親的足跡,多少挫折和困難都走過來了。和父親當年相比,今天的困難算個什么?還值得你去尋死喝藥?更不該給魏老添麻煩??!
當天晚上,他就給魏老回了信,表達了自己和妻子對他的感謝,表示盡量不給組織上添麻煩,自己想辦法走出困境。但熱情的魏巍老人覺得自己有責任幫助烈士后代,就將隋鳳喜的困難情況通過隋金山原來所在部隊轉給了地方政府,希望給予解決。魏老還幾次寫信給部隊及地方政府,請求幫助解決隋鳳喜妻子的工作問題。盡管最后因故未成,但后來隋鳳喜的醫(yī)療費、住房等問題都得到了妥善解決。
就這樣,一個普通的烈士后代與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建立起了頻繁的書信聯系和親密友情。隋鳳喜家里有了什么新的事情,都要向魏老去信匯報。包括對當前形勢,對當今社會問題,隋鳳喜有不懂的地方也去信詢問,魏老則回信解答。兩個人儼然一對父子,幾乎無話不談。隋鳳喜最欽佩的就是魏老剛正不阿的品行和正直高尚的人格。
在魏老的鼓勵下,隋鳳喜逐漸走出了苦悶憂郁的精神低谷,重新振作了起來。身體一恢復,他又在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工作著,遇到困難他搶著上,遇到好處他主動讓。
1990年,隋鳳喜的單位漲工資。在民主評議會上,同志們一致同意給他漲??伤屮P喜卻真誠地說:“我雖然很想漲工資,但這次是有指標的。我身體不好,住了好幾年院。上班干的盡是輕工作,貢獻沒有別的同志大。還是把名額讓給其他同志吧!”
1997年初,上高一的女兒隋心的學費還未湊上。從這年大年初三開始,隋鳳喜一早一晚推著三輪車開始在大街小巷四處穿梭搜尋撿破爛。一個月后,硬是“撿”出了女兒的學費!隋鳳喜把這事告訴了魏老,魏老高興地連聲說:“好樣的,不愧是隋金山的兒子,有你爸那勁頭!”
1998年初,隋鳳喜所在單位也將“下崗”提上了議程。就在領導為“誰下誰不下”而大傷腦筋的時候,隋鳳喜卻主動找到領導說:“我身體不好,幾年來一直拖單位的后腿,幾次住院治病浪費了錢,也影響了工作。況且,作為烈屬,我也想給其他人帶個頭。請領導批準吧!”隋鳳喜就這樣第一個在單位下了崗。這些年,他蹬過人力三輪車,賣過豆腐,撿過破爛,賣過衛(wèi)生紙小百貨,每天靠微薄的利潤維持生活。但他很知足,臉上總露出憨厚的笑容。
1998年8月,因病復發(fā)在家休養(yǎng)的隋鳳喜聽說街道正在為南方洪災募捐,便將原準備買藥的500元錢送到居委會。當60多歲的居委會主任打開塑料袋,看到最大的一張面額才10元,其余都是5元、1元和5角、1角面額時,眼睛濕潤了:“鳳喜,你都應該受救濟?。∧愕纳眢w和家庭情況我們都知道,你少拿幾個表表心意就行了!”“大媽,您的好意我知道。我雖然不寬裕,但我有房住,有飯吃,比起災民們,我好多了。我捐這些錢也是盡一份心意?!?br/>
魏老,請允許我叫您一聲“爸爸”好嗎
生活雖仍然困窘,但慢慢地隋鳳喜的兒子結了婚,女兒上了大學,夫妻倆在車站擺攤做生意,身體也還不錯。隨著與魏老的信件、電話交往的增多,隋鳳喜想親自拜訪魏老的念頭愈加強烈。2001年7月30日,長春一家媒體刊發(fā)了《魏巍,英雄的后代想見您》的報道,終于促成了隋鳳喜赴京拜訪魏巍老人這一好事。
2001年8月1日下午3時50分,隋鳳喜等一行4人來到了位于西山腳下的北京軍區(qū)八大處寓所魏巍的家,這是一處被綠草紅花、燦爛果樹所擁抱的幽靜的地方。當魏老推開會客室的門走進來時,隋鳳喜“騰”地站了起來,幾步走到魏巍身邊,攙著魏老的胳膊:“魏老,您好?。 蔽豪衔兆∷屮P喜的手,問道:“身體好嗎?家里情況怎么樣?”此時的隋鳳喜早已落淚了,望著身邊這位朝思暮想的老人,他雙手在顫抖:“家里一切都好!”
魏巍那年81歲,耳朵有點背,腿腳也不太好使,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1點多。魏老的記性好,他還清楚地記得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他所經歷的事兒。魏巍回憶那個年代時,表情很自豪,他說:“說實話,當時我們的武器差得太遠了,但還是把美國鬼子打敗了。這是了不得的,美國鬼子沒有這樣的精神,我們是靠精神才勝利的!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這種精神!”
說到動情處,魏老再一次握著隋鳳喜的手,說:“我今天特別高興、特別激動,因為我見到了松骨峰烈士隋金山的兒子??吹搅怂麄兊暮蟠襁@樣好,女兒還要當兵,還要報國、熱愛黨,這很高尚。當年你的父親和其他英雄就是靠這個精神打敗美帝國主義的!所以希望你們能珍惜、繼承這個傳統(tǒng)!”
下午5時30分,隋鳳喜要告別了。分別時,大家都依依不舍。在大門口,隋鳳喜和魏老擁抱在一起,隋鳳喜帶著哭腔說:“爸!讓我叫一聲爸爸吧,希望您多保重身體,我還會來看您的!”此時此刻,魏老的眼里也噙滿了淚花……
魏巍,您和父親一樣是我心中永遠不倒的參天大樹
2008年4月,隋鳳喜怎么也打不通魏老家的電話,于是就寫了一封信。4月6日和4月10日,魏巍的兩個女兒魏欣和魏平分別給他回信告訴他:父親因病于去年住院治療,至今已有七八個月了,目前病情穩(wěn)定,請您放心。他托我給您回信……這兩封信讓隋鳳喜心里得到一絲安慰。
8月26日早晨8點半,隋鳳喜剛剛下班回家,女兒隋心就用非常悲痛的語調對他說:“爸爸,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魏爺爺去世了。報紙上都報道了。”隋鳳喜大吃一驚,急忙往魏老家打電話,可是電話撥通后卻一直無人接聽。隨后,他又撥打了魏欣的手機,結果一直占線。
快到中午了,就在隋鳳喜坐立不安的時候,魏巍的二女兒魏欣打來了電話!他急忙問道:“聽說父親去世了,是真的嗎?”“嗯,前天晚上去世的。父親走的時候很安詳?!蔽盒勒f?!案赣H的葬禮什么時候舉行,我想去送老父親一程?!彼屮P喜說道?!?月30日。您要是來,提前告訴我,我爭取去接您?!彼屮P喜猶豫了一下,但隨后就堅定地說:“父親的遺體告別儀式我一定參加,我一定要送他最后一程!”
隋鳳喜的猶豫和犯愁是因為他的困境,他在環(huán)衛(wèi)處做臨時工,每月工資僅550元,老伴沒有工作。要去北京來回怎么也得1000多元錢,可這些錢……這時,隋鳳喜想到了當年幫助他赴京會見魏巍的媒體。兩天不到,幾個好心人就幫隋鳳喜湊夠了1500多元錢。就這樣,隋鳳喜終于如愿以償,圓了去北京為他精神上的父親魏巍送行的夢。
9月3日,隋鳳喜從北京帶著“父親”魏巍的遺像回家。在家里,他一遍一遍地撫摸著“父親”的面容和他與魏巍的幾張合影,一遍一遍地看著魏老給他寫來的30多封親筆信,悲從中來,淚流滿面。他對筆者說:“我與父親最后一次通電話是在2006年7月。他說身體不太好。后來我就一直牽掛著他老人家。當年我曾經對他說‘我還會來看您的’,我萬萬沒想到我再來看他時,卻是我們父子倆的永別??!”
58年前,生身父親犧牲了。58年后,精神上的父親魏巍也走了。然而,他們卻又沒有走遠,因為這兩個父親就像兩棵參天大樹一樣已經深深地根植在隋鳳喜的心里……
后記:
告別隋鳳喜,筆者感動著這個由一篇名作而兩代人結緣半個世紀的已經絕版了的故事,慨嘆著英雄后代在困境中的善良與高尚、不屈與堅忍,腦海里閃動著英雄們英勇壯烈的身影,耳邊回響著作家魏巍對英雄后代充滿關懷和希望的話語……
讓我們記住為國捐軀的英雄,記住艱辛活著的英雄后代,記住真誠正直的作家魏巍,記住他用淚水和真情所寫的傳世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那段發(fā)人深省、耐人咀嚼、充滿哲理的話吧:“……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許很驚訝地說: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從朝鮮歸來的人,會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請你意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們的戰(zhàn)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
?。ū疚奈唇浽试S不得轉載、上網,違者必究)
編輯 / 楊世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