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宇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盡可能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金科玉律。”作為一名傳道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消除和減少師生間的距離感,使學生在寬松的氣氛里接受教育,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領(lǐng)悟道理,了解學生是前提。只有了解學生,才能做到教育有針對性,否則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了解學生的方式很多,我認為,與學生談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談心是師生心靈的碰撞,是溝通師生感情的紐帶,是走進學生心靈的橋梁。學生思想拋錨了,需要談心;學生考試成績滑坡了,需要談心;學生之間產(chǎn)生矛盾了,需要談心;學生成績進步了,也需要談心;師生關(guān)系要融洽,更需要談心……談心是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法,也是每個教師必須練就的一項基本功。當今社會日益發(fā)展,高中生的思想已不再“單純”,學生是復雜的群體,他們的個性特征、心理特點和學習成績各有差異,教師必須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他們的思想現(xiàn)狀、學習情況和某些生活行為方式,才能真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談心不同于談話,談心是一種師生雙向交流的活動。要想提高談心效果,必須講究藝術(shù)。
一、平等待生,與生交心
教師與學生談心是師生交流思想,進而相互了解、相互影響的過程。這種談心應(yīng)是人文的,最好能用朋友式的口吻交談,以體現(xiàn)相互平等的原則,不要擺出師長架子,不能板著面孔訓斥和作長篇累牘的說教,應(yīng)將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同時還要以“心”換“心”,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學生才樂意打開心扉,向教師倒出心里話,教師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及時確切地教育和引導他們。教師的話能入學生的耳、入學生的心,這樣才能把自己和學生的心談到一起。我曾找過一個學生談心,此學生入學第一次段考成績很不理想,因此他很自卑,上課情緒不佳,更難見他臉上的笑容。我找他談話時,起初他顧慮重重,欲言又止。在我的耐心啟發(fā)、誠懇鼓勵下,他才打消顧慮,鼓起勇氣問到:“老師,如果我努力了成績還不好,你會不會看不起我?”我微笑著說:“怎么會呢,老師從來沒有看不起學生,現(xiàn)在不會,將來也不會。”聽我這么一說,他似乎還不太放心,再追問了我一次,我又一次肯定地回答了他。這下,他臉上才稍微有點笑容,臉上的疑慮也才漸漸消除了。我們又推心置腹地談了好長時間,最后,他信心十足地向我做了保證。我覺得我們這次的談話是愉快而有效的,因為從那以后,他開朗了許多,學習的信心足了,成績也在慢慢提高,我很欣慰。有教師的推心置腹才能換來學生的信任,學生才會敞開心扉,教師啟發(fā)、引導、教育學生才有針對性,也才能收到良好的談心效果。
二、有的放矢,因人而異
談心的目的是要解決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和行為方面的問題。學生的個性特征各有差異,存在的問題也因人而異,談心內(nèi)容自然不同,這就是所謂的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切忌千篇一律,要因人而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例如,學習成績好但又較自負、自傲的學生,他們往往看不到自身的缺點,對他們可采用提醒暗示的方式,在肯定他們的成績、優(yōu)點的同時,用含蓄的語言旁敲側(cè)擊,促其自省,提醒他們正確地看待自己,揚長避短,向更高的目標攀登;對基礎(chǔ)好但上進心不強的學生,采用“激將法”,激他們發(fā)奮,激起他們的斗志,激起他們的競爭意識,盡最大努力挖掘出他們最大的潛能,讓他們趕超優(yōu)等生;對成績差且缺乏自信心的學生,采用“激勵法”,發(fā)掘其閃光點,激勵其上進心,樹立其自信心,給他們指出努力的方向,開啟其動力點,促使他們向中等生乃至優(yōu)秀生看齊??傊?,談心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現(xiàn)狀,設(shè)計出科學的談心內(nèi)容和方法,不能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力求達到預期的談心效果。
三、耐心細致,循序漸進
任何事物的轉(zhuǎn)變都有個過程,學生的認識也如此。要想讓學生向好的方面轉(zhuǎn)變,有時并非談心一兩次就能奏效,要求教師要耐心細致,這也是教師應(yīng)該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之一。尤其是對那些起點低、基礎(chǔ)較差、紀律較松散的學生的教育,教師的耐心細致更加顯得重要。要循序漸進,切忌操之過急。
我曾與這樣的學生打過交道,談心許多次。我采用關(guān)愛式的談心方法,態(tài)度誠懇,話語親切,仔細詢問他的所思所想。起初,這個學生不太愿意合作,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缺乏前進的動力,但我有足夠的耐心。在以后的多次談心中,我關(guān)愛加鼓勵,先結(jié)合該生平時的學習情況找出他的長處,肯定他的優(yōu)點,然后再有針對性地提出他在一些方面存在的問題,循循善誘,講透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感到老師是在誠心誠意地關(guān)心、愛護、鼓勵、幫助他,是真心實意為他好。后來這個學生松散的紀律有所好轉(zhuǎn),學習態(tài)度也在改變,雖然學習成績一下子還提不上來,但只要我們不放棄這樣的談心教育方式,我相信這樣的學生是能教育好的。
談心是一項長期的教育方法,有時不可能期望通過一兩次談心就能解決全部問題,更不能因為談了一兩次沒有效果就失去耐心信心,要繼續(xù)談,不斷改變談心方式?!笆郎蠠o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就要求教師有足夠的耐心,細致地做引導教育工作,爭取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然后向教師傾吐自己的想法、希望。唯有這樣,談心教育才真正地有效果。
四、巧選時機,講究“火候”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教育學生也如此。并非每時每刻都適宜找學生談心,談心是需要時機的。不然,你冷不丁地叫著一個學生:“來,到我辦公室談?wù)勑?”學生會感到突然,而且會覺得很別扭,談話也可能會很尷尬,因此捕捉談心時機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學生處在心理不平衡以致劇烈沖突而又積極渴望解決矛盾之時,就是最好的談心良機,須趁熱打鐵,速戰(zhàn)速決,不可拖延;而對一些性格倔強或理解問題比較偏激的學生,與他們談心往往“火頭”上談不成,對此不必操之過急,要采取“冷處理”的辦法,等待時機成熟時再談。同時,談心還要講究“火候”,對較敏感的學生,點到即可;對好面子吃軟不吃硬的學生,略微旁敲側(cè)擊,讓他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即可;對吃硬不吃軟的學生,可以“剛”克“剛”,要談到他心服口服??傊瑢W生不同,性情各異,機智地選擇談心時機,講究火候,談心才易取得成功。
五、借助周記,心語交流
師生的談心可以是面對面的直接交流,也可以采用書面式的間接交流。書面式的間接交流是一種心語的交流,是心靈的無言溝通,往往可以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對一些不善言辭,有膽怯、害羞、自卑心理,缺乏自信的學生,采用書面語言的談心方式,無疑是一種較成功的談心方式。我就曾利用寫周記的機會成功地跟許多學生進行交流。在周記中,學生可以毫無顧慮地向老師傾吐心里話,寫心中難言之語,抒心中難抒之情,不受時間、地點、環(huán)境、氣氛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我看了這些周記,回復的評語首先是感謝學生對我的信任,然后根據(jù)各自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心靈的對話。我的真誠換來的是學生的真心。通過這種方式,一些學生的心結(jié)打開了,心變得釋然了;一些學生的自卑心理消除了,變得自信開朗;一些學生變得有愛心了,懂得為別人、為班級、為老師著想;一些學生心胸變得開闊了,不再因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這種談心方式,有時更便于師生的心靈交流與溝通,更易建立一種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guān)系,自然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談心效果。
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闭勑氖沁_到心之相交的一個途徑。與學生談心是一門藝術(shù)。只有掌握靈活多樣的談心方法,有的放矢,巧妙使用,才能如點點甘露,潛移默化,滋潤學生的心田,真正使談心達到影響、教育學生的目的,真正使教師與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達到心靈上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