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美萬
【原文】
蓮花的自述
賴 倩
夏天的空氣中浮著大量的熱氣,蟬也馬不停蹄地叫嚷著,池塘邊的樹葉也熱得垂下腦袋。突然,裙擺上的小水珠跌落到池水里,驚醒了正在夢中的我。
我叫蓮花,很榮幸人們給我們以“花中仙子”的桂冠。同時又有水芙蓉、水芝、芙蓮等別名。我們家族是多年永生的植物。最早,我們的老家在印度等熱帶地區(qū),我們與泥塘為伴,以水為友,深受人民的喜愛。
“蓮莖上負荷葉,葉上負荷花?!笔堑?,我們蓮有蓮鞭、葉、蓮蓬三個精華所在。蓮鞭上有節(jié),節(jié)再生鞭,節(jié)向下生須根,向上抽葉和花梗,梗末,蓮鞭先端數(shù)節(jié),入土后膨大成藕,次年春天再萌新株?,F(xiàn)在,我的生命得到開放,蓮葉姐姐是盾狀的,身著綠色的闊裙,上面還有波狀,隱約的灰綠色。纖細的腰肢,密生倒刺。很奇怪,她的裙子特別光滑潔凈,清晨的露珠都特喜歡在那上面玩耍,而且不會濕潤。我問她,她總是神秘地一笑。所以我老站在一旁觀察她,等待時機發(fā)現(xiàn)??刹?,剛才太過專注,不小心打個盹兒便睡著了,真不小心!
我不太會說話,所以請你在聽我介紹時不要困倦哦!這會兒是正午,滿塘的姐妹也在各做其事,有的在休息,有的在觀景,還有的正鼓足勁兒要綻開小花呢!不遠處,幾個小女孩兒來了,她們念著“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裝粉紅襖,陣陣放清香”的兒歌。瞧,又在相互考學問了,昨天念“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今天則是謎語,明天會什么呢?羞得一旁的姐姐將一張俏臉使勁地躲。
我的裙擺已經(jīng)松散了,看來不久,花托內(nèi)的蓮子就要成熟了。我們蓮有很多作用,比如用蓮葉煮飯能清火去熱,蓮藕熬湯營養(yǎng)很多,還有蓮子可以制成補品,這就得問人們了。總之我們默默地成長,絕不后悔。
風姥姥曾給我們講了個故事:有只鹿生了一個美麗的女子,仙人將她撫養(yǎng)長大,她走過的地方,會有荷花長出來。剛剛我夢見她了,她很美,還給我講蓮花的故事,我可想多聽些,請容我再回夢鄉(xiāng)。
風姥姥又來了?!白D阕鰝€好夢?!庇谑?,我閉上雙眼,周圍都靜了下來。
【修改建議】
本文采用擬人的手法,讓蓮花以自述的口氣向讀者介紹自己的生態(tài)習性、功用、文化內(nèi)涵等,內(nèi)容比較豐富。但是在介紹蓮花的特性時內(nèi)容顯得空洞,思路紊亂,條理不清,從而影響了文章的表現(xiàn)效果。
鑒于此,本文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修改。
一、充實資料,調(diào)整重點。原文內(nèi)容之所以顯得空洞,主要在于作者手中掌握的資料有限,因此應利用網(wǎng)絡或圖書館,廣泛搜集蓮花的資料,在此基礎上,將介紹的內(nèi)容重點放在蓮花的特性上,使人對蓮花有一個準確而明晰的印象。
二、理清思路,介紹有序。介紹蓮花,應根據(jù)人們的認知習慣,按照由外而內(nèi),由淺入深,由實到虛的思路來詮釋蓮花,以清晰的邏輯順序來引領讀者走近蓮花、認識蓮花,從而獲得對蓮花的科學認識。
三、著眼科學,兼顧文采。介紹事物的特性,一方面要準確科學,另一方面又要力求生動有趣,好懂耐讀,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fā)讀者的求知欲望。
【改后文】
蓮花的自述
賴 倩
嗨,大家好!
我是蓮花,是一種多年生長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我們原來生活在亞洲熱帶地區(qū)和大洋洲。在很久很久以前,你們?nèi)祟愡€沒有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就早已在地球上快樂地生活了。你要不信的話,可以去問徐仁教授,他40年前就在柴達木盆地發(fā)現(xiàn)了我們的祖先——荷葉化石,化石距今至少有1000萬年!1973年,你們的考古學家在浙江余姚縣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發(fā)現(xiàn)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鄭州市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fā)現(xiàn)兩粒炭化了的蓮子。這樣的例子我還可以舉出很多,這下你該相信了吧?
我們家族和人類是好朋友,人類的祖先很早就開始栽培我們。在人類的幫助下,我們的家族不斷壯大,光是在中國,我們家族就大約有200多個品種,分為花蓮、藕蓮和子蓮三個大系?;ㄉ彾嘤糜谟^賞,花色豐富而艷麗,但不能結(jié)實;藕蓮以產(chǎn)藕為主,開花少;子蓮以產(chǎn)蓮子為主,開花繁密,但觀賞價值不如花蓮。
你知道人類為什么喜歡我們家族嗎?不僅是因為我們有裊娜可愛的莖葉,嬌嫩雅致的花朵,沁人心脾的清香,而且還因為我們?nèi)矶际菍?。你看,我的藕、葉、葉柄、蓮蕊、蓮房(花托)可入藥,能清熱止血;蓮心(種子的胚)有清心火、強心降壓的功效;蓮子(堅果)有補脾止瀉、養(yǎng)心益腎的奇能;蓮藕可作蔬菜食用或提取淀粉(藕粉)。由此可見我們家族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傳統(tǒng)的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等,也都是人類宴席上的佳肴。
不僅如此,我們家族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佛教徒對我們特別尊崇,只要你走進佛教寺廟,便可到處看到我們的身影。殿中的菩薩有的端坐蓮花之上,有的手執(zhí)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寺廟墻壁、藻井、欄桿、神帳、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繡著多姿多彩的蓮花圖案。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位詩人用非凡的才思為我們構(gòu)思精美的詩篇,也不知有多少位畫家用絢麗的彩筆為我們繪出美麗的畫卷;更不知有多少位作曲家用跳躍的音符為我們譜出美妙的樂章……在江南蘇州,農(nóng)歷6月24日這一天,人們興高采烈地為我們過生日。中國的澳門特別行政區(qū)還特地把我們作為區(qū)旗、區(qū)徽的圖案呢。
說了這么多,相信你對我們有了一個更深刻的了解了吧?愿我們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簡評】
與原文相比,本文內(nèi)容作了較大幅度的調(diào)整,文中說明的重點放在了蓮花的特性上,并運用詳實的資料進行介紹,使讀者對蓮花有一個科學而準確的認識。全文遵循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先介紹蓮的歷史、種類,后介紹其功效與文化內(nèi)涵,由表及里,由實到虛,層層深入地介紹了蓮的特性。寫作中,作者既突出文章的科學性,又注意文章的趣味性,從而有效地調(diào)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