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元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fā)生,當時我8周歲半;1945年9月3日抗日戰(zhàn)爭勝利時,我16周歲半,高中畢業(yè)??箲?zhàn)期間我正值少年,囊括了我中學時期的全部6年,今天回想起我的這段經歷,青年朋友們知道了也會想一想的。
一
我于1929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安慶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于上世紀20年代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教育系,母親畢業(yè)于安慶女子師范學校。30年代初期,父親任安徽省圖書館館長,1934年去美國留學,母親任安慶任家坡小學校長。1937年上半年,父親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回國,由于當時太平洋形勢緊張,他乘船取道巴黎經香港、上?;貋?,到達安慶是7月,盧溝橋事變已經發(fā)生,他回來后在安慶安徽大學任教。同年8月13日,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形勢更加緊張。11月,父親隨安徽大學師生遷往武漢,我和兩個姐姐,還有一個小表哥,四個小孩隨母親和兩三位小學老師先遷到安慶附近懷寧縣的三橋鎮(zhèn)上,母親甚至還在那里辦了任家坡小學分校。南京淪陷后母親不辦學校了,帶著我們去潛山縣鄉(xiāng)村住到新年,又步行30里地到潛山縣公路邊搭乘路過的汽車到宿松,然后乘小木船到九江對岸的小池口,再從九江乘大輪到武漢和父親會合。
當時交通非常不便,潛山的汽車站較遠,又沒有定時班車。我們從當天清晨走到下午才到達潛山縣的一條公路上,在那里等了好久才來了一輛裝了不少貨物的卡車,母親和汽車司機談好價錢,我們上了車。從潛山到皖鄂邊界的宿松,全程約80公里,天全黑才趕到。那天晚上下著夾雜有小冰雹的雪,我們站在敞蓬車的前部,車行中風很大,雪雹迎面打在我這剛滿9周歲的孩子臉上,我不禁說:“我真嘗到風吹刺骨的味道了!”我們在宿松一個小旅店住下,第二天我就感冒發(fā)燒,在床上躺了三四天才好。當時母親38歲,隨身帶著四個小孩,急于去武漢和父親會合,我卻在半路上生病,她內心的焦急可以想見。
后來我們在宿松乘小木船,用原始撐篙和劃槳的方法從湖面上一步一步地接近小池口,全程約50公里,船行了兩天。我們碰巧和一位共產黨員坐在同一條小船上,記得他姓李,和我們幾個孩子高興地聊天,一時興起還教我們唱起“少年先鋒隊”隊歌。70年過去了,至今我還會唱,只是有幾句歌詞忘了:
走上前去啊,曙光在前,同志們奮斗!用我們的刺刀和槍炮開自己的路!……我們是工人和農人的少年先鋒隊,我們是工人和農人的少年先鋒隊!
當天晚上小木船停在一個小漁村,我好奇地跟在他身邊,聽他問當地漁民從前紅軍經過時的情況。我告訴了母親,母親說他是共產黨。第二天我對他說母親說他是共產黨,他笑了,說:“現在就是在蔣委員長面前說我是共產黨也沒有人抓我?!碑斕煜挛绱叫〕乜?,我們一起過江到了九江,又乘大輪去武漢。我們和他住在一間小船艙里,他坐在桌邊寫東西,寫了一夜沒睡覺。第二天下午船到漢口,他匆匆地收拾東西和我們道了再見就下船了。他給我們留有聯系地址,但以后我們沒和他聯系,再沒有見過他。70年前的往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顯然他是個忠貞的共產黨員,當年約30歲的他如果還在世,應是位100多歲的高干,說不定早已“光榮”了。無論如何,這位革命老前輩是我平生遇到的第一名中共黨員。
我家在武漢停留約半年多時間,正值第二次國共合作高潮,我看到街上的書店、報攤到處都賣抗戰(zhàn)歌曲集和有關共產黨、紅軍的書籍和小冊子,我看過好多。那時我太小,還不太明白,但是紅軍在反圍剿戰(zhàn)爭中以及在長征道路上表現出來的艱苦奮斗精神,還是給我這個小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安徽大學于1937年底解散,父親經朋友介紹到教育部任職。1938年夏,武漢局勢又很緊張,父親隨教育部遷往重慶,母親帶著我們幾個孩子先到萬縣,在那里生下了比我小10歲的弟弟。10月,才分娩兩個多月的母親又帶著我們從萬縣遷到重慶。1938年底,父母親將我和兩個姐姐送到位于江津對岸德感壩剛成立的國立安徽第二中學念書。
二
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被日本人稱為“天長節(jié)”。1938年的4月29日,我們正在武漢,當天中午,空襲警報聲大作。那時當地還沒有防空洞,我們躲在桌子下面,桌子上蓋著兩三層棉被。只聽上空飛機聲嗚嗚大作,有時也聽到噠噠噠的機關槍聲,轟炸聲倒沒聽見多少。后來安靜了,鳴放了解除警報。第二天看報紙,才知道昨天我們英勇的空軍擊落、擊傷了不少敵機,這是抗戰(zhàn)初期一場了不起的空戰(zhàn),被稱為“四二九空戰(zhàn)”。后來又知道我們的飛機不多,這次空戰(zhàn)損失不少,元氣大傷,以至1939年以后敵機轟炸重慶時,我們再也不能和日本飛機空戰(zhàn)了!
為了動搖我國人民抗戰(zhàn)到底的決心和信心,日本侵略者公然違反國際公約規(guī)定,從1938年起對大后方一些重要城市進行了長時期的野蠻轟炸,重慶是當時中國的陪都,自然成為日機空襲的首要目標。1939年5月3日、4日兩天,日機對重慶這座山城連續(xù)實施狂轟濫炸。我們那時在江津學校里,沒有親眼看見,只聽說炸死上萬人,到處血肉橫飛,人的肢體掛在電線桿上,真讓人不寒而栗?,F在知道,這兩天日軍出動飛機63架,投擲炸彈176枚,燃燒彈116枚,炸死炸傷市民6278人,炸毀房屋4871間,剛剛略顯繁華的重慶市區(qū)頓成斷壁殘垣。以后每年夏季日機都來重慶轟炸,以1940年為例,從5月轟炸開始到9月4日轟炸結束,短短3個月里日軍出動飛機2664架次,投彈約1萬枚1400噸,炸死炸傷市民9500多人。特別是1941年6月5日日機來襲,市民躲進防空洞,其中較場口防空洞通風不好,時間長了新鮮空氣不夠,人們一起擁出來時,朝里面開的大門一時來不及打開,人擠不出來,市民被關在里面,活活悶死了兩千余人,釀成著名的“較場口隧道大慘案”。日本侵略者真是罪惡滔天!
三
當時流浪到湖南、四川等地的學生很多,生活困難,因為連吃飯穿衣都有問題,上學就更難了。教育部長陳立夫看到這問題,辦了一些國立中學專門招收流亡學生,免費吃飯學習。1938年底,重慶江津成立了國立安徽第二中學,父母將我和兩個姐姐一起送到那里去。我是1937年上半年讀完小學四年級的,1938年上半年在武漢只讀了兩三個月的五年級,直接上初中實在困難。我成績很差,加上年紀小,還不到10周歲,初到時晚上常一個人躲在被子里哭著想家,并且由于不會照顧自己,身上還長了瘡。1939年春天,母親來江津照顧我們,情況稍好一些。5月,為了躲避日機轟炸,國民政府各部門疏散到重慶附近郊區(qū)的農村,教育部遷到青木關,辦了個從初一到高一共4個班的小型中學——青木關中山中學班,該校后來先后改名為國立第十四中學和中央大學師范學院附屬中學。我家也從江津遷到青木關,我重上初中一年級,在父母的耐心幫助下,成績明顯進步。1945年6月高中畢業(yè)時名列班里第一名,被保送入中央大學物理系就讀。
由于日軍實施封鎖,抗戰(zhàn)期間物質條件很差,學生生活艱苦,伙食差,普遍營養(yǎng)不良。我讀高中時,中央大學師范學院的著名教授熊子容先生一度擔任校長,一心想提高學生的營養(yǎng)水平,每天上午課間休息時讓每個學生喝一碗不放糖的豆?jié){,就是了不起的營養(yǎng)品了。青木關是典型的農村小鎮(zhèn),鎮(zhèn)上沒有電燈,六七年來我們一直在桐油燈下做作業(yè),同學們的視力普遍受到影響。我還好挺過來了,沒有生大病,也未得近視眼。
中學時代我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雖然父親在政府部門工作,是典型的公務員,開始大約是個高級科員,后來是科長(抗戰(zhàn)勝利后擔任了簡任督學,相當于現在司局級干部),母親是小學教師,但我家有7個孩子,生活水平很低。父母的薪金不夠全家9口的生活費,不得不把孩子盡量送到吃飯不要錢的地方念書,除將我們三個大的送到中大師院附中外,還將我的兩個妹妹送入只收流亡兒童的保育院。父母作為教育界知名人士,和保育院院長是好朋友,有條件這樣做,也算是“走后門”吧。少年時期我很好動,每天跑來跑去,穿鞋很費,家里不能不斷地給我買鞋,我也自覺地不要父母為我多花錢,心甘情愿穿草鞋。有時下雨,爛泥路不好走,我就干脆打赤腳。由于天天穿草鞋,草鞋扎腳,把我的腳后跟磨破了,至今我腳后跟仍有一個鼓包,襪子很容易磨破。我們曾跟著母親上山撿樹枝當柴火,目的只是省一點煤炭錢。高中時,學校為每個學生定量地發(fā)桐油點燈,我盡量節(jié)約使用自己那份油,將省下的一點桐油帶回家用。父母沒有讓我這樣做,也沒有不讓我這樣做,他們認為我能體貼家里的困難,做得好。
后來我讀了方志敏烈士寫的《可愛的中國》,扉頁上寫著他在獄中的一句名言:“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zhàn)勝許多困難的地方!”這句話我由衷地贊同,不論在什么時代什么環(huán)境下,哪個人能夠終生不遇困難?如果一個人不能過清貧、潔白樸素的日子,遇到困難只有繳械投降。
四
1939年秋我在青木關上中學時,學校里有十多位韓國同學。我的班上有兩位,是李南英和崔宗淑;比我高兩年的大姐班上也有一位,名叫金申江,后來知道他們都是當時設在重慶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領導人的孩子。
日本帝國主義者侵占朝鮮半島后,大批韓國愛國志士流亡來我國。原來一直在家鄉(xiāng)從事抗日活動的金九也來到上海,加入剛成立的韓國臨時政府,先擔任警務局長,后來擔任臨時政府主席,被尊稱為韓國的國父。他認識到日本帝國主義是韓中兩國人民的共同敵人,韓國內部應該團結起來,韓中兩國人民也應該緊密團結,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抗日戰(zhàn)爭期間,韓國臨時政府遷到重慶。經國民政府教育部同意,將十多名韓國領導人的孩子接受下來,安排在青木關上中學,成了我的同學。
同班男同學李南英和我很要好,當時我們年齡太小,不懂事,玩耍時互相叫綽號,但誰也不生氣。上世紀90年代,我和他聯系上了,他回國后改名李允哲,那時正在北京大宇公司工作。2002年10月,他來南京出席母校南師大附中100周年校慶,見面后沒說幾句話他就提到“日本鬼子”,我說我們這里早已不說“日本鬼子”了,他說:“日本鬼子就是日本鬼子!”這可是一個韓國老百姓的心里話。另一個同班女同學崔宗淑喜歡唱歌,會打拍子。當時,每天早晨要在操場上升國旗,唱國歌,老師請她指揮全校同學唱,她這樣做了。然而,有一天我聽到她說:“現在我指揮中國同學唱中國的國歌,什么時候才能回到韓國指揮我的同胞唱自己的國歌呀!”我聽后真是既同情又難受,這才明白為什么每天她指揮時臉上總不顯露笑容,原來她正想著在日軍鐵蹄下遭受磨難的韓國同胞!我和南英見面后問起崔宗淑,南英說她回國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我真為她的早逝而深感惋惜。
和我大姐同班的金申江年齡比較大,走路說話比我們慢一些,也穩(wěn)一些,有點少年老成的樣子。他是韓國臨時政府主席金九的兒子,回國后改名金信,曾擔任包括韓國駐臺灣“大使”和空軍總監(jiān)(即空軍總參謀長)在內的重要職務。他出生于上海,是喝長江水長大的,在我國讀完小學、中學,開始讀大學,當過空軍飛行員,“飲水思源”是他的口頭禪。駐臺期間他和“蔣總統”成為好朋友,蔣晚年感到寂寞時常找他來聊天。早在中韓建交以前,金信就在韓國努力促成兩國間的民間貿易往來,是致力于中韓友好的民間大使。1988年以來,他來我國40多次,跑遍了許多省份和地區(qū),甚至在80歲以后還去了西藏。他驕傲地說:“我跑遍了中國,可以算半個中國人了!”還說:“我覺得我比一些中國人還愛中國!”現任韓國駐上海總領事金揚先生就是金信將軍的兒子、金九主席的孫子。
1944年太平洋戰(zhàn)爭接近尾聲,窮途末路的日本帝國主義為作垂死掙扎,企圖打通從我國大陸直通越南乃至東南亞的交通線。日軍瘋狂強攻,沿著鐵路打到湖南、廣西,一直打到位于貴陽東南、與貴陽直線距離僅約110公里的獨山,形勢危急!國民黨當局號召知識青年參軍,大部分組成青年遠征軍去緬甸,小部分分配到其他部隊。學校十多名韓國同學全都響應號召參了軍,說是報仇的機會到了,“我們要去打日本!”抗戰(zhàn)結束后國民黨挑起內戰(zhàn),這些韓國同學全都退伍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們說:“我們參軍是為了打日本鬼子,我們不打中國人!”真是擲地有聲的鏗鏘話語!
五
抗戰(zhàn)期間抗戰(zhàn)歌曲非常流行,老百姓都愛唱,當然我也會唱很多。我最喜歡的抗戰(zhàn)歌曲是《大刀進行曲》和《八百壯士》。
早在1933年,第二十九軍的大刀隊在長城喜峰口和日軍的戰(zhàn)斗中取得了“九一八”后中國軍隊抗日的首次勝利,成為聞名中外的抗日英雄部隊。那時,第二十九軍武器裝備低劣,糧餉不足,但官兵愛國熱忱極高。軍長宋哲元提出建立大刀隊,自造大刀,聘請武術名家當教練,編制了實戰(zhàn)性強、可作刀劈也可當劍刺的刀法。在喜峰口陣地,這支大刀隊夜襲日軍駐地,旅長趙登禹身先士卒,結果我軍大獲全勝,給武器精良的日軍以沉重打擊,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斗志。后來七七事變爆發(fā)時,第二十九軍正駐守北平。1937年7月28日,日本飛機大炮猛轟位于南苑的第二十九軍軍部,在與敵人的殊死搏斗中,副軍長佟麟閣壯烈犧牲,終年45歲,師長趙登禹不久也英勇殉國,終年47歲。今天的北京有兩條路被命名為佟麟閣路和趙登禹路,以紀念他們。
1937年7月,由23歲的年輕音樂家麥新作詞作曲,創(chuàng)作了英勇激昂的戰(zhàn)歌《大刀進行曲》,唱出了不愿做奴隸的中國人民的心聲。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武裝的弟兄們!抗戰(zhàn)的一天來到了,抗戰(zhàn)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后面有全國的老百姓,我們中國軍隊勇敢前進,瞄準了敵人,把它消滅!把它消滅!沖?。〈蟮断蚬碜觽兊念^上砍去!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軍在上海發(fā)起進攻,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先后在上海地區(qū)集結40多萬兵力,與日軍展開淞滬大戰(zhàn)。9月,閘北寶山路陣地陷落;10月,日軍在杭州灣北側登陸,突破大場防線。奮戰(zhàn)在上海北郊閘北、江灣一帶的中國軍隊腹背受敵,被迫向西撤退,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副團長謝晉元率領所部第二營的官兵,奉命堅守四行倉庫,掩護主力撤退。位于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是一幢六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筑,當時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占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將士們孤軍奮戰(zhàn)四天四夜,打退了日軍在飛機、坦克掩護下的多次進攻,在完成阻擊使命后奉命撤退到公共租界。
中國將士抗擊日軍的英勇事跡迅速傳遍國內外。他們實際只有300多人,因對外號稱800人,被人們贊譽為“八百壯士”。頌揚他們英雄事跡的《八百壯士》歌,在“不能和日本打戰(zhàn),打則必亡”的亡國論喧囂之時唱出了“中國不會亡”的最強音!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zhàn)場!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寧愿死,不退讓!寧愿死,不投降!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飄蕩!飄蕩!飄蕩!八百壯士一條心,十萬強敵不敢當!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jié)浩蕩!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快快奔向戰(zhàn)場!把那八百壯士做榜樣!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不會亡,不會亡!!不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