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山
結識《作文成功之路》的時候,我還是剛過而立之年的漢子,而今我已是年近花甲的白頭弱夫。20多年來,我一直和《作文成功之路》(以下簡稱“路刊”)相依相伴。無論是在條件稍好的集鎮(zhèn)初中,還是在簡陋不堪的高山學校,“路刊”總是我的博學良師;無論是在艷陽高照的日子,還是在那寒氣逼人的季節(jié),“路刊”總是我的忠誠朋友??梢哉f,我的教書歷程是和路刊一起走過來的。“路刊”是春天的一縷春風,是冬季里的一束陽光;“路刊”是循循善誘的良師,是熱情誠摯的朋友……是她引領著我和我的學生走進了生機盎然的作文世界。“路刊”既為廣大中學生奉獻了一份可讀可賞的精神食糧,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演練場地。“路刊”是我們自己的舞臺。
20多年來,我和大多數學生每期不斷、每年不斷地訂閱“路刊”,現(xiàn)就我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我是如何使它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實現(xiàn)的。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倡摘錄優(yōu)美語句或段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奔ぐl(fā)學生愛讀“路刊”是用好“路刊”的關鍵一步。我們貧困山區(qū)信息閉塞,學生視野狹窄,除了課本幾乎看不到什么優(yōu)秀的讀物。極少數學生即使有一點作文資料,也是“作文選”一類單純刊登范文的書刊,不能從啟迪思維這個根本上來開啟學作文智慧的大門。1987年我率先在學校里訂閱“路刊”,并把“路刊”借給學生傳看,還有意識地找來幾種刊物讓學生作比較閱讀。有比較就有鑒別,學生發(fā)現(xiàn)“路刊”既有思維拓展又有范文引導,與學生的作文實際靠得很緊,指導性和實用性明顯超過同類刊物。于是當年我班就有20個學生訂閱了“路刊”。高三學生黃長江、黃艷兄妹倆還各自訂了一份。為了湊齊訂刊物的60多元錢,兄妹倆利用三個星期天,從30里外背木柴到街上去賣,渴了,也舍不得花幾毛錢去買水喝。
面對學生對“路刊”的日益喜愛,我立即抓住機會加強對他們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我及時要求學生摘錄“路刊”中的優(yōu)美文段和語句,鼓勵他們在自己的作文中運用。全班50來個學生,人人都備有“優(yōu)秀語段摘抄本”,學生邊讀刊物邊摘錄自己喜歡的文字,從而積累起構思、選材、立意、用詞、造句的作文基本功。學生黃艷每期摘抄最少1000字,在半年的時間里作文能力劇增,她聯(lián)系自己過中秋節(jié)的情景,寫出了一篇題為《中秋月兒圓》的優(yōu)美散文,很快在《中學語文》雜志發(fā)表。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能力,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并大膽借鑒。
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蔽野讶鄬W生分成10個讀“路刊”小組,把自讀與交流結合起來,這樣調動了集體的力量,活躍了思維,提高了對“路刊”的欣賞品評能力。1990年,我開設了每周一節(jié)的“閱讀欣賞課”,集中閱讀“路刊”中的優(yōu)秀文章,還有意識地把其它報刊的相近文章拿來作比較閱讀,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欣賞,感受“路刊”作文指導的精髓。
我提倡學以致用,鼓勵學生大膽借鑒“路刊”的新穎立意或獨到的寫作形式,寫出別開生面的作文。為了給學生練寫作文提供演練場地,我又克服困難,創(chuàng)辦起“無名草”文學社,因陋就簡地辦起了自己的“刊物”。
三、指導學生學習作文理論知識,全面提高作文素養(yǎng)。
“路刊”不僅為我和學生奉獻了一篇篇精美的作文范例,還為我提供了高質量的作文理論作品。學生們對王浴海、王根造、車夫、周樹山、王尊政、傅望華、劉金生等作文專家的名字都熟記于心,最愛看他們寫的指導文章。學生反映說,這些專家們寫的東西很有針對性,切合我們的學習實際,說的道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幾十年來,我總是組織學生學習這些專家的作文理論,從觀察事物、體驗生活、立意選材、結構語言、標點符號等各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作文素養(yǎng),使學生的作文實現(xiàn)質的飛躍,有近300名學生成為名行各業(yè)的寫作高手,這不能不說是“路刊”的功勞。
我和學生們一直與“路刊”為友,忍受住了寒窗的寂寞,經受住了意外的打擊,戰(zhàn)勝了難以預料的災難,頂住了美麗的誘惑,始終把作文擺在語文學習的首位,走在作文成功的路上。在非常困難的日子里,只要一聽到我們有作文發(fā)表的消息,我和學生們就歡呼,就振奮,就信心百倍,力量無窮。據文學社資料統(tǒng)計,從1985年起到2007年秋,我們在全國大小報刊發(fā)表習作3800多篇,有208名學生在全國的各種作文競賽中獲得等級獎和金獎。第一屆文學社員鄢社英(1992年華中理工大學畢業(yè),現(xiàn)為恩施州建筑總設計師)在談到自己的成功時,頗為感慨地說:“我們是和《作文成功之路》一起走過來,一起成長起來的。”在我們“無名草”的草地上,走出了寫出《中國神兵》《驚天巨騙》《鐵流九千里》的知名青年作家胡飛揚(現(xiàn)為恩施州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我的教學業(yè)績也被載入《利川市教育志》,名字和代表作《小院美人》一起被《華夏文藝家大辭典》收錄。真的,是《作文成功之路》讓大山里的孩子們成長起來,并走向成功的!
而今我雖然年近花甲,身體多病,家遇不測之災,但是我還是懷抱著一摞《作文成功之路》雜志,挺立在講臺上。面對學生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我依舊豪情激蕩,決心在關門的弟子里再培養(yǎng)幾個寫作能手。我堅信,有《作文成功之路》的指引,我晚年的心愿一定會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