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欣娜爾
張愛玲說:“8歲我要梳愛司頭,10歲我要穿高跟鞋,16歲我可以吃粽子、湯團,吃一切難以消化的東西?!?/p>
2008年,女孩們說:“今年我上大學(xué)了,我的背包上要掛滿泰迪熊,我的衣服要有蕾絲花邊和泡泡袖,我要一個和我一樣大的玩偶,還有,現(xiàn)在起我用奶瓶喝水。”
是的,奶瓶可不再是嬰兒的專屬物品,小學(xué)、中學(xué)一路走過,到了大學(xué),它又回到了女孩兒們的手中。如果你在大學(xué)校園里看到打扮時尚的女生胸前掛著一個卡通的奶瓶,如果你在女生宿舍里看到有人還在用奶瓶喝水,千萬別把你的眼睛瞪得比奶瓶還大,這樣只會招來她們不屑的目光——“少見多怪?!?/p>
人物寫真
周靈,今年剛上大學(xué),喜歡Hello kettiy,偏愛粉紅色。入校的時候,行李箱里除了一大包衣服、玩偶……還有陪伴她快5年的奶瓶。這是她媽媽送給她的生日禮物,陪伴她中考、高考,已經(jīng)成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吹街莒`用奶瓶喝水,室友最開始有點吃驚,后來也就習(xí)以為常了,她們還打算在她生日那天送給她一個新奶瓶,都覺得她現(xiàn)在用的那個已經(jīng)是古董級的了。
夏菲,英語系大二的學(xué)生,以出位的打扮聞名各系,最近她又迷上了奶瓶,不同樣式她都會買上幾款,只要好看。這些大小不一的奶瓶除了喝水之用,還會出現(xiàn)在她胸前、書包上,出鏡率極高,招來的回頭率也極高。受此啟發(fā),校門口的精品店里也開始賣一些精致小巧的奶瓶了。
小瑾是大三的時候開始用奶瓶喝水的,看著室友用,自己也買了一個。尤其在準(zhǔn)備考研的那段日子,天氣很冷,就窩在床上看書,用奶瓶喝水不會漏也不會被嗆著?,F(xiàn)在她的室友們都一人買了一個奶瓶,就放在床頭,這算是他們寢室的一景。
君君已經(jīng)研二了,對于一切可愛的物件均沒有免疫力。她有兩個奶瓶,一個是真正用來喝水的,但只喝了兩三次就沒耐心這樣慢慢吸了。另一個是一枚精致的施華洛世奇水晶吊墜,朋友送的禮物,戴了幾次之后被細(xì)心地珍藏了起來。
她們說
周 靈:“即使有了新的奶瓶,我也會把舊的保存下來,這也算是我成長的紀(jì)念吧。”
夏 菲:“奶瓶對我來說不過是一件流行的飾品。”
小 瑾:“不容易破損,用起來又方便,正適合我這樣的懶人?!?/p>
君 君:“用奶瓶的原因,我也說不清楚,有可能是看見電視、電影里有突然想起了,或者是想回到過去,或者是想家,或者是想裝嫩(給自己看)……”
網(wǎng)友說
疾風(fēng):“拿著奶瓶在校園里喝水,就是為了引人注目,說穿了,就是裝可愛?!?/p>
怒過:“奶瓶喝水方便?蒙誰?又不是沒試過,喝一口得使勁吸,拿著杯子咕嘟咕嘟多痛快。”
失戀陣線聯(lián)盟盟主:“用奶瓶喝水不要緊,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只要別一邊用奶瓶 一邊用娃娃音發(fā)嗲,受不了。”
獨孤求偶:“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消息,說一個川師大的女生被父母收繳了奶瓶,就絕食抗議,這年頭真是什么怪事都有?!?/p>
專家說
這是早期性愿望未得到滿足的過度補償,人對性欲的滿足分不同的階段。大學(xué)生處于青春期,在這一時期,她們的性需求漸漸強烈起來。接吻是愛的表達方式之一,也是滿足性需求的一個途徑。吮吸奶瓶,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她們找到接吻的感覺,是代替接吻的一個途徑。
如果人早期的性愿望沒有得到滿足,日后就會渴求補償。用奶瓶喝水,就是早期性愿望沒有得到滿足的一種過度補償。同時,這也是一種童稚心理的回歸,也就是說,他們對性的渴求,又回到了嬰兒“口欲期”。在嬰兒時期,有的母親沒有用母乳喂養(yǎng),或者是母親對孩子的精神關(guān)愛不夠,使孩子當(dāng)時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也有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熊 玲(高級心理咨詢師、心理測量師)
實際上,這是一種潛在暴力意識的體現(xiàn)。正如平時人們形容兇神惡煞的樣子用“張牙舞爪”一樣,人用來表達和發(fā)泄暴力情緒的器官有手和嘴。但在多數(shù)情況下,人不可能用真正的暴力行為去發(fā)泄情緒,因此有些時候,就以其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用奶瓶喝水,正是她們通過嘴把暴力情緒發(fā)泄出來的一種形式。她們用這種方法來緩解環(huán)境變化引起的焦慮。
現(xiàn)在的大學(xué)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一般從來沒有遠距離、長時間地與家人分離。而從中學(xué)到大學(xué),是一個環(huán)境劇烈變化的時期,她們一時難以適應(yīng),產(chǎn)生了強烈的焦慮情緒。用奶瓶喝水,是把焦慮反應(yīng)用特殊方式表現(xiàn)出來,回到嬰兒期的一種退行性行為,同時,也是拒絕成熟,渴望被呵護的一種表現(xiàn)。
——王國榮(心理學(xué)博士、中國心理學(xué)會會員)
讓我們集體裝“嫩”
芭比之后,另一個名叫“小布”的娃娃又在上海白領(lǐng)中火了一把?!靶〔肌庇⑽拿麨锽lythe,30多年前在美國率先出產(chǎn)。它有一個與身體不成比例的大頭,還有會變換四種顏色的眼睛,價格昂貴,最低廉的也要賣500元人民幣。
這些二三十歲的白領(lǐng)并不覺得現(xiàn)在還喜歡玩偶是很幼稚的行為。他們除了在網(wǎng)上交流,還在上海世紀(jì)公園舉辦了一場名為“布聚不散”的活動。
相聚時,他們各自攜帶一個裝滿了“孩子們”的外出箱,話題也離不開“小布”:“小布”新品種的發(fā)布時間和價格,“小布”時裝潮流的流行趨勢,“小布”的新款家居飾品,“改娃”(即透過霧臉、開嘴、植發(fā)、換睫毛等,按個人喜好為"小布"整容,價格自然不菲)的最新動態(tài)等等。
而最害怕容顏衰老的莫過于藝人,裝“嫩”的明星可謂一抓一大把。當(dāng)然天后級的還得屬以娃娃音蜚聲海內(nèi)外的林志玲,還有說話幾乎不經(jīng)過大腦的楊丞琳,以及被封為甜心教主的王心凌。
除了行為上裝嫩,還有一些人,他們打扮無異,舉止如常,但他們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裝嫩”,比如宮崎駿,他動畫中的主人公,都是柔弱少女或者柔弱少年。在他的眼中,只有這些柔弱兒童的成長才能拯救世界。而他自己恰恰就是這些柔弱兒童的代表,并且他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動畫中的世界來向世人證明,只有兒童才是最有力量的!
比如幾米,他畫筆下描述的是安靜尋找幸福的兒童們,他們或許擁有成人的外殼,或者只是只小動物,但是他們的夢都是偉大的。幾米所構(gòu)筑的世界,是用兒童的傷感關(guān)注的成人世界,在我們每一個期望里,悄悄擊中下懷。 難怪有人把幾米的書歸作為“成人童話”,如果沒有讀過幾米的繪本,絕對不能算真正的“不想長大”族。
忙碌的學(xué)習(xí)工作讓我們無法停下匆匆的腳步,我們總錯失最美的風(fēng)景;外面的世界太復(fù)雜,為什么我們越長大就越困惑?是不是因為我們已經(jīng)失去了“孩子般的純潔夢想”(宮崎駿語),所以失去了透視世界的魔力?此刻讓我們回到童話中,抱著心愛的玩偶,在風(fēng)的低語中,像個孩子般安然地睡去……
(責(zé)任編輯:劉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