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革 王安利
摘 要:為了探討新編健身氣功·八段錦對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的影響,通過實驗論證法,以60名男性老年人為對象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練功組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下降顯著(P<0.01),慢跑組經(jīng)過同期鍛煉,智能生理年齡指標無顯著變化,橫向比較兩組鍛煉前后各指標的變化,練功組在降低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明顯優(yōu)于慢跑組(P<0.05)。提示:長期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可以推遲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與慢跑相比,健身氣功·八段錦是一種更加適合老年人鍛煉的健身手段。
關鍵詞:健身氣功·八段錦;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
中圖分類號:G80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612(2008)08-1093-03
The Influences of Two Different Exercise Means on the IPA of the Elderly Male people
SUN Ge1, WANG An-li2
(1.Sports Department, Anqing Normal College, Anqing 246003, Anhui China; 2.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s of fitness Qigong (Baduanjin) on the Intellectual Physiological Age (IPA) of the elderly male people by experiment. The subjects of this experiment are 60 elderly male peopl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after they have practiced Fitness Qigong (Baduanjin) for 3 months, The IPA of Qigong group is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training (p<0.01). Meanwhile, as far as the jogging group is concerned, IPA of the elderly people changed hardly. By comparing the changes of all indexes, it is found that Fitness Qigong (Baduanjin) has better effects of decreasing IPA.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practicing Fitness Qigong(Baduanjin) regularly, for elderly male people, can decrease IPA, and, Fitness Qigong (Baduanjin) is a better method of exercise than jogging.
Key words: fitness Qigong (Baduanjin), elderly male people, intellectual physiological age (IPA)
在研究衰老問題時,人們總是習慣性地側重于研究機能衰老,而實際上,老年人的大腦智能狀況也會伴隨著身體機能而衰老。通過“新編健身氣功健身效果研究”課題組前期的實驗研究,對健身氣功的健身效果進行了多學科的初步評價,本研究從健身氣功·八段錦對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的影響角度并與慢跑鍛煉方式相比較的情況下進行實驗論證,以期為新編健身氣功·八段錦的進一步推廣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男性老年人60人,年齡在60~69歲,身體基本健康,均無嚴重疾病,心肺功能正常,無肢體殘疾,不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實驗前及實驗期間未服用影響測試指標的藥物或補品(益智補品、降壓或調節(jié)脂類代謝藥物),并自愿參加本研究。根據(jù)研究需要,將以上對象隨機分為3組,即:練功組,慢跑組(實驗對照組),空白對照組。每組20人,經(jīng)檢驗,各組實驗對象在年齡、受教育程度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實驗前對3組各項測試指標進行測試并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3組間也無顯著差異。基本情況見表1。
1.2 研究方法 練功組在實驗前先接受一周的八段錦功法學習,待其掌握動作后開始正式練習,早晨在輔導員(經(jīng)專門培訓)的帶領下集體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3個月,每周5次,每次40~50 min;慢跑組運動強度以受試者主觀體力感覺(PRE)、靶心率(100~110次/ min)結合來控制,每次30~40 min,每周5次,鍛煉3個月;空白組則要求在實驗過程中維持原有生活習慣。各組在實驗期間盡量保持與實驗前相似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活動量,盡量保持日常的膳食不變,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維持一個平靜的生活方式。
注:實驗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人員流失,括號內數(shù)字為本實驗最后測試人數(shù)。
1.2.1 智能生理年齡測試實驗設計
1.2.1.1 測試流程 鍛煉前(第一次測試)鍛煉3個月 鍛煉后(第二次測試)
1.2.1.2 智能生理年齡測試指標與方法 本研究采用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孫福立等研究專家開發(fā)的相關軟件程序測試老年人的液態(tài)智能水平,定量評定老年人智能衰退程度[7]。
測試指標:心算速度;數(shù)字符號;動作反應;計數(shù)(相當“劃消”心理測驗);兩位數(shù)字廣度;跟蹤操作;無意義圖形再認等七項液態(tài)智能測驗。
測試步驟:測試時,讓受試者面對計算機屏幕就座,主試在其旁起動程序,把測試內容展示在計算機屏幕上。每一項測試均作3次練習,在此期間主試用規(guī)定的指導語進行講解和示范,然后由被試獨自用鍵盤進行操作回答。
測試完畢,計算機自動統(tǒng)計并打印出各項測試結果。內容包括:受試者情況;各分項測驗的反應時;作業(yè)成績;平均數(shù);標準差;錯誤數(shù);各分項測驗的理論值和實測結果比較;智能生理年齡和老化度等。
1.2.2 研究結果處理方法 所有測試數(shù)據(jù)均用SPSS10.0進行統(tǒng)計處理,用雙側配對t檢驗方法檢測各組內前后兩次測試均值差異的顯著性,數(shù)據(jù)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M±SD)表示;用方差分析法檢驗兩個鍛煉組對象鍛煉前后均差的顯著水平,數(shù)據(jù)用鍛煉前后均差±標準差(D±SD)表示。顯著水平P<0.05,非常顯著P<0.01。
2 結 果
2.1 健身氣功·八段錦對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的影響的實驗結果
從表2、表3、表4可以看出,練功組練習3個月健身氣功·八段錦后,在7項測試指標中,數(shù)字符號、兩位數(shù)字廣度兩項指標下降呈非常顯著差異,動作反應、計數(shù)和跟蹤操作誤差有顯著差異,經(jīng)3個月習練健身氣功·八段錦,練功組智能生理年齡平均下降近2歲,且有非常顯著意義;慢跑組各項測試指標中,僅有動作反應時間縮短呈非常顯著差異,計數(shù)指標呈顯著差異,其它指標均無顯著差異??瞻讓φ战M各項指標均無顯著性變化。
2.2 兩種鍛煉方法對改善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和生理機能的比較 從表5可以看出,練功組的數(shù)字符號、兩位數(shù)字廣度以及無意義圖形再認3項測試指標前后差值與慢跑組相比有顯著意義,兩個鍛煉組間鍛煉前后的智能生理年齡變化也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
3 討論與分析
人從出生到年老,其腦經(jīng)歷了一個發(fā)育、相對穩(wěn)定和老化的過程。腦的增齡性萎縮主要表現(xiàn)為腦回變窄,腦溝加寬,腦室體積擴大。這些變化主要發(fā)生在腦皮層的額葉,其次是頂葉和顳葉[1,2] 。多數(shù)研究成果表明,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神經(jīng)細胞數(shù)量減少,以大腦皮層顳上回、額上回、中央前回以及紋狀區(qū)最明顯[3]?,F(xiàn)代腦科學研究認為,大腦額葉是進化過程中最新形成的腦區(qū),額區(qū)是神經(jīng)過程轉向意識活動的主要場所,學習和記憶過程中額葉起主導作用。由此推斷老年人智能衰退可能與此大腦結構變化有關。
在老年醫(yī)學領域臨床研究中,認知功能是客觀反映大腦智能衰退的主要指標,認知功能減退是妨礙老年人正常生活的原因。北京老年病醫(yī)療研究中心從1992-2000年對北京城鄉(xiāng)老年人群認知功能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約有16%的老年人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減退女性及農(nóng)村老年人異常的比例高于男性及城區(qū)老人[4]。國外也有報道由于腦老化所致的記憶障礙在60~79歲老年中可達50%~70%[5,6]。
我國傳統(tǒng)的氣功健身養(yǎng)生方法,對老年機體有著多方面的治療與保健作用。由于目前尚不能建立起氣功實驗的動物模型,有關氣功的大多數(shù)研究都是通過人體測試來進行的。本實驗測試的結果表明,健身氣功·八段錦對老年男性各項智能生理年齡指標均有一定的影響。從表2可以看出練功組的7項測試指標中有5項改善顯著,其中,數(shù)字符號、兩位數(shù)字廣度的記憶能力得到非常明顯改善,練功后智能生理年齡也有顯著下降。這說明經(jīng)過健身氣功·八段錦鍛煉,確實能改善男性老年人的功能狀態(tài),尤其在注意品質和短時記憶廣度等方面都得到明顯提高,從而降低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延緩老年人的智能衰退。相比較而言,慢跑組在各項測試指標上雖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大多數(shù)指標都無顯著意義,對鍛煉者的智能生理年齡影響也不顯著。
練習健身氣功對改善老年人以上智能生理年齡測試指標的生理機制尚未見報道。從以前國內氣功科研成果了解,人體在氣功狀態(tài)下可以改善大腦對信息的輸入、貯存、編碼與提取過程。氣功鍛煉能夠提高練功者的記憶力、思維能力、觀察力、動手能力、注意力等[7],提高人的智力效應,改善腦血管彈性和提高腦供血量,并通過練功者的腦電圖研究表明氣功能改善大腦功能[8,9]。生理學研究表明,進入老年期后,腦血管易發(fā)生動脈硬化,管腔變窄,腦血流量只相當于年輕人的70%,而經(jīng)常體育鍛煉對推遲血管硬化有積極作用,有利于腦的供血與供氧,并能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10]。
氣功鍛煉是運用心理的能動性配合身體運動來調整人體生理功能,從而達到生理、心理和諧統(tǒng)一的過程。在練功過程中,需要練功者在意識、呼吸和身體姿態(tài)三方面綜合調整(即所謂的“三調”)。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與西方健身理論的本質區(qū)別就在于強調“性命雙修,神形俱養(yǎng),以內養(yǎng)外”。“內動”主要強調鍛煉人體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11]。本研究中練功組五項智能指標的顯著改變可以說明,健身氣功這種自我調整的過程,對大腦皮層、皮層下中樞、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都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12],從而能夠增強人體系統(tǒng)內部和諧有序的有機性和整體性,有助于使人體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穩(wěn)定,降低運動神經(jīng)中樞及植物神經(jīng)中樞的緊張性,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控能力。慢跑運動雖然也是老年健身的良好手段,但主要鍛煉的是人體心肺機能和運動系統(tǒng)機能,而對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鍛煉效果相對較差。本研究結果表明,新編健身氣功八段錦能夠提高注意品質、大腦短時記憶廣度和觀察力,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能力和手眼協(xié)調能力。練功改善男性老年人智能水平的生理機制是否是由于改善了大腦局部結構、抑制大腦細胞數(shù)量的減少還是改善大腦供血與供氧,或是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還需更深層次論證。
4 結 論
1) 健身氣功·八段錦和慢跑運動都是適合老年人有效的健身手段??茖W合理的運動健身更加強調“整體鍛煉”觀。本研究結果表明,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可以明顯提高男性老年人的注意品質和短時記憶廣度,改善男性老年人的觀察力以及手腦并用能力,縮短反應時,降低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達到“健腦”效果,這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 慢跑鍛煉雖然是最常見的健身手段之一,能夠增強老年人體質,但是慢跑運動形式相對單一,其健身效果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在對于改善男性老年人的大腦智能尚顯不足。相比而言,新編健身氣功·八段錦是一種更加適合老年人鍛煉、符合科學“整體鍛煉”觀的健身手段。
參考文獻:
[1] Corsellis, J.A.W.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Purkinje cell population and on brain volume in human aging. In: Terry ,R.D., Gershon, S. eds. Neuropathology of Aging. New York: Raven,1976:205-209.
[2] Creasy,H., et al. Annals of Neurology, 1985;17:2-10.
[3] Brody,H., et al. Cell loss with aging. In: Nandy,K., Sherwin,I. Eds. The Aging brain and Senile Dementia. New York: Plenum Press,1977:15-21.
[4] 張建.中國老年衛(wèi)生服務服務指南[M].北京:華廈出版社,2004:12-13.
[5] Clocon Jo.Age-related changes in human memory: normal and ab normal. Geriatrics, 1988,43:43-48.
[6] Fozark JL. Psycology of aging-normal and Pathological age difference in memory In:Brucklehurst Jc(ed). Text-book of Geriatric Medicine and Gerontology 3rd ed. Edinghurgh: Churchill livingstone,1985:122-144.
[7] 王極盛.中國氣功心理學[M].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89:54-140.
[8] 劉天君.中醫(yī)氣功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54-64.
[9] 曹建.氣功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04-108.
[10] 鄧樹勛.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74-476.
[11] 樊炳有,等.中國養(yǎng)生體育思想的理論來源及特征[J].吉林體育學院學院學報,2001(4):1-4,59.
[12] 唐世林.保健氣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