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俊
“閱讀”是學生與課本之間產(chǎn)生交互作用的一種方式,也是學生獲取新知的一種重要手段.學生的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初中化學知識點瑣碎,記憶的東西多,更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本的基礎上,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告訴我們,不少教師在教學中完全拋開教材,試圖用課堂教學完全替代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研讀,造成了學生的閱讀意識淡薄,閱讀能力低下,影響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全面理解,也影響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對概念抽象概括的能力.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此結合本人的教學,就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化學知識的載體是語言,所以化學學習離不開閱讀.化學作為理科學科,很少有學生把讀化學書當做一件快樂的事情去做.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和幫助,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動機和興趣,體驗閱讀帶來的學習上的變化,使學生從不想讀轉變到愿讀,從愿讀轉變到會讀,最后上升為樂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以教材為載體,以語言訓練為主要內(nèi)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例如,在講“化學研究些什么”時,我出示一正方形木塊,讓學生思考,從數(shù)學、物理、生物的角度,我們針對小木塊可能會進行哪些方面的問題研究?學生回答:體積、表面積、密度、比熱、木材的生長年限等.接著我又提出問題:“那么,從化學的角度,我們主要會對小木塊進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呢?”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學生非常急迫地想知道化學學科要研究的內(nèi)容.此時,我讓學生在教材上尋找答案,學生求知欲望高漲,閱讀興趣油然而生.學生只有在興趣中閱讀課本,才能體會到化學的價值以及化學知識中所滲透的感情,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才會有意識地利用“讀”來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使我們的化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
二、提供閱讀機會
在教學過程中,不少化學教師不注意引導也不要求學生進行閱讀,更沒有提供機會和時間給學生閱讀,而常常是在黑板上講解概念,在實驗室完成實驗,學生只需要聽、記、做就行.課本被當做參考書或習題集,只是在做作業(yè)時才用得上.復習時教師也只要求學生看筆記里的內(nèi)容,學生學化學幾乎可不用課本.這種被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缺乏閱讀的意識和習慣,從而失去了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機會.要改變這種包辦式的教學方式,教學中教師要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閱讀教材,讓學生從課本中主動獲取新知,獲得自我成長的本領.新知識學習要讓學生通過閱讀進行預習,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閱讀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習結束后要通過閱讀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學生閱讀的時間可在課內(nèi),也可在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可是課本,也可是學習筆記.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閱讀水平采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
三、豐富閱讀內(nèi)容
初中化學教材圖文并茂,各類示意圖、表格、實驗裝置及文字,內(nèi)容豐富多彩.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大部分內(nèi)容可理解吸收.新教材增設了許多新的欄目,如觀察與思考、拓展視野,整理與歸納等,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欄目,拓寬學生閱讀的視野,豐富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事實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化學知識的閱讀也無所不在,如食品、藥品的標簽等.這些閱讀材料不僅能拓展學生的視野,獲得課本上所得不到的知識,還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閱讀關注生活中的化學,捕捉身邊的化學信息,體會化學學習的真正價值.
四、指導閱讀方法
化學閱讀有別于語文、英語等學科的閱讀,應從化學閱讀的心理機制、有效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運用閱讀促進化學教學等方面予以關注.
1.以“思”誘讀.由于化學語言的嚴密性和化學概念的抽象性,化學閱讀需要較強的思維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必須在感知閱讀材料的基礎上,通過邊讀邊思,對化學教材中表象知識進行大膽的質疑、提問,并通過閱讀對比、分析、歸納,以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去讀,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
2.以“疑”導讀.以“疑”導讀就是帶著問題去讀,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化學課本有許多的概念、規(guī)律等語言簡煉、敘述嚴謹,對學生來說比較枯燥、不易理解.教師在提出讀的要求之前,要先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讀,要解決什么問題,學生只有明白了讀的原因后,才會帶著問題去讀,有意識地在讀的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這種以疑導讀的閱讀方法,可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知識的主動建構.
3.以“形”帶讀.化學閱讀重在理解領會,實現(xiàn)領會的方法之一是“內(nèi)部語言轉化”,即把閱讀的內(nèi)容轉化為易于接受的語言信息.化學教材許多圖文、表格、實驗裝置等,其中所蘊藏的化學哲理、化學知識非常豐富,尤其是實驗裝置圖,認真閱讀既可了解化學儀器的使用,又可幫助回憶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要求,還有助于加深對實驗現(xiàn)象的理解和記憶.教學中教師可有意將一些言語信息轉化成直觀的圖形來表述,以形釋意,形意結合,使化學知識變得更生動、更有趣.
4.以“記”促讀.初中化學知識瑣碎,要記的東西多.尤其是化學用語,學生要熟練掌握難度很大,有的學生甚至產(chǎn)生畏懼心理.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學生的記憶性閱讀,要教給學生閱讀記憶的方法,提高閱讀記憶的效率,同時可通過檢查、競賽等多種手段,督促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以“記”促讀,以“讀”助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