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喜
自制教具對于加強實驗室建設,開展實驗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廣大農村中學,自制教具一方面可以彌補實驗儀器數(shù)量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jù)主觀需要制作教具,更直觀、更具體地演示一些原理及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建立、鞏固科學概念,貼近生活,提高課堂效果.
在新課程改革大力施行的今天,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自制教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動腦動手的機會,并使教師在從事教具(學具)研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有助于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筆者多年身處農村教學一線,在此,談談自己對自制教具的一些感受與觀點.
一、農村中學自制教具現(xiàn)狀
1.思想認識不足.一方面,有些教師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課堂教學,教具制作是教育科研機構和生產廠家的事,對自制教具思想懈怠,不以為然;另一方面,有些教師把教具制作看得很高深,認為自己水平不夠,有畏難情緒;還有的教師對教具的作用認識不到位,以說教代替實驗,理論代替操作.以上種種錯誤認識,導致教師主觀上不能結合教學內容研制切合實際的教具.
2.教具制作缺少創(chuàng)新,探究性不強.由于條件限制,很多教師沒有機會接觸更多的自制教具與相關書籍,眼界狹窄,缺乏交流.有些教師制作教具的初衷不明確,脫離教學實際的需要,沒有迫切地意識到自身需要解決的問題,思路不靈活,所以制作的作品缺少創(chuàng)新.筆者連續(xù)幾屆參加市局組織的優(yōu)秀教具評選,發(fā)現(xiàn)大約有80%的作品為仿制,原創(chuàng)作品很少,原創(chuàng)并且能夠較好體現(xiàn)科學規(guī)律、使用效果好且具有競爭力的作品則少之又少.
3.有些制作潦草,選材粗糙.有些教師制作教具受制作工具和制作技術的制約,做工粗糙,不能做到美觀實用,如有的大小比例失調,有的缺乏深加工等.選材方面也馬虎了事,不能兼顧實驗效果與美觀.
4.不注重材料積累和處理.有些教師不注意平時材料的積累,做教具時需要什么再找什么,所以會造成做教具時有了創(chuàng)意卻沒有材料,給教具制作造成了困難.如廢棄醫(yī)用器材制作是理化教具常用的材料,但很少有人在制作教具前對這些用品進行科學認真地處理,忽視病菌傳播等安全隱患.
5.由于教師主觀上不積極不主動,更談不上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所以學生學具制作基本上也是空白.
二、解決自制教具工作滯后的對策
1.提高思想認識.在新課程改革蓬勃發(fā)展的今天,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都有了根本的改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師只有充分掌握新課程標準的精髓,認識到教具對突出教育學生,突出學習重點和難點,揭示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真心投入到教具研制工作中.同時,教師要克服畏難情緒,樹立我能行的信心.
2.參加培訓,開拓視野,提高技能.首先,利用各種機會組織相關教師參加教具評展,開拓視野,看看別人的構思與制作,見得多了視野也就開闊了.其次,利用假期組織理化教師集體學習培訓,結合教材內容,邀請有經驗的教師示范指導,學習教具制作方法和手工技能.再次,加強校本培訓,把教具制作納入學校校本培訓計劃之內.利用網(wǎng)絡資源,從網(wǎng)上收集有關教具制作的內容作為培訓的內容,定期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學習和實踐活動.
3.廣泛開展活動,制定獎勵政策,調動師生積極性.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把教具制作作為教師評價的一項指標,把教具制作和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等作為教師教育科研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4.教師鉆研教材,提高制作水平.教師要努力鉆研教材和新課標,吃透教材內容,明確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運用科學原理,同時多方面獵取知識,學習生產技術,提高制作水平和教學質量.
5.落實新課標精神,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新課標著重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師說教、學生接受的模式,結合學科特點,創(chuàng)造實驗條件,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機會.除課堂教學外,成立興趣小組,開展學具創(chuàng)作競賽等活動,集思廣益,為教具制作提供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