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尚
當我們在黑夜昏昏欲睡時,月亮為什么沒有丟失,就是因為有了那些用仁義之心看守心靈月亮的樹?!}記
歷史的潮汐蕩滌著世事,洗落一身塵俗。仰觀歷史,多少志士仁人用自己的身軀與言行溫暖著他人,讓人感受到春風般的溫暖。有了他們,歷史的面孔才不再冷酷。
“青冢有情猶識路,平沙無處可召魂?!蔽铱吹揭粋€堅毅的身影—王昭君。她將如花的容顏與高遠的志向毅然付與荒涼的朔漠。和親的隊伍漸遠,可她依舊向孤寂走去,用最低婉的曲調奏成一曲蕩氣回腸的樂歌。“琵琶一曲干戈盡,論到邊功是美人?!闭丫米约旱男腋Q取了大漢百姓的安寧。她擁有的分明是大丈夫才有的天下為公,分明是志士仁人才有的堅定與仁義,分明是君子賢哲才有的胸懷氣度!誰說女子不如兒郎,是誰說柔勝不了剛?昭君用仁義之心,為所有紅顏立下了一座豐碑!
擁有仁義之心,讓天下為公成為人生的指明燈,點綴起社會,點亮家國。
駕一葉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在暗流涌動的江河,我們能想見杜甫逆流而上的艱難。走在唐朝下坡路,他注定要彎腰低頭,一點一滴細數百姓的疾苦,然后蘸著濃于筆墨的悲哀含淚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案F則獨善其身”,可杜甫卻用仁義的肩膀支出一片天地,容納大眾的嘆息。西川說:“在一個晦暗的時代,你是唯一的靈魂?!笔堑模鸥τ械氖且活w仁義之心,他讓水深火熱中的百姓感受到了春天的溫暖,他用仁義的靈魂撐起了中國歷史上一座文學與道義的豐碑。
擁有仁義之心,讓胸懷天下裝飾人生之途,溫暖人心,甚至溫暖一整個時代。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冷風拂過婺江水,卻喚不起那個已沉睡的靈魂。孟祥斌,一個人民的兒子,在妻女的淚眼注視中,在群眾的呼喚聲中,為救輕生女青年一躍而入,茫茫婺江便從此將他28歲的青春定格。女兒那聲“爸爸,你快回來呀,我們回家”的哭喊,英雄已聽不見。那催人淚下的哭聲中,人們更多體會到的,是一個仁人志士的偉大。“你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一個生命。不要問值不值得,生命的價值從來不用交換體現。你在江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笔堑模且卉S牽動了千萬人的心弦,感動了一座城市乃至一個中國,讓2007年的冬天不再寒冷。
擁有仁義之心,讓舍己為人成為心燭,溫暖他人。
魯迅曾說:“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庇辛巳柿x之心,無論多少寒冷多少困難我們都不必畏縮,讓它濯洗心靈的源泉,去感化一個又一個生命。
讓心插上仁義的雙翅,沐浴春天的陽光,飛出屬于春天的溫暖來。
(原始得分:52分)
★點評:
該文所談的“義”是大義,是為民族,為民生,為他人的仁義,作者確立的觀點是有分量的。為此,作者選擇了三個典型事例:歷史名人王昭君、杜甫,當下的孟祥斌故事,取例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舍己而胸懷他人。
文章追求結構的嚴謹,反復提及“擁有仁義之心”,又揭示了事例中所蘊涵的意義。
比之第一篇文章,其文筆顯然要老到得多,如,“歷史的潮汐蕩滌著世事,洗落一身塵俗。”“走在唐朝下坡路,他注定要彎腰低頭,一點一滴細數百姓的疾苦,……”“女兒那聲‘爸爸,你快回來呀,我們回家的哭喊,英雄已聽不見”等許多語句,將抽象的內容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其間還用巧妙的詩句點綴,使之頗有散文化的韻味。結尾處也干凈而有文采。
不過,王昭君和杜甫的事例曾被眾多作文咀嚼過,那棵“看守心靈月亮的樹”也被許多人“看守”過。王爾德有句名言:第一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文章取材的新鮮,既反映了作者知識面的寬廣,也體現出作者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是應試作文中要注意的。
我還以為,開頭只提歷史不利于第三例;文章中三個層次在意義上雖然可以理解為平行關系,但總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后文還缺少了“面”上的推演??赡苁情喚碚邊捑肓俗h論文那“三段論”的呆板,所以該文只給了52分,若從語言角度還可再給1~2分。
(本期學生卷供稿:丁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