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靜 江 珂
在湖南長沙縣開慧鄉(xiāng)繆家洞,坐落著繆伯英的故居,這里距“永遠的驕楊”——毛澤東夫人楊開慧的故里僅幾十里之遙,黃興、徐特立、李維漢、田漢等著名革命者的故居也離此不遠。繆伯英是中共第一位女黨員,1920年在北大由李大釗直接介紹入黨,她為中共早期革命事業(yè)和中國的婦女運動作出了杰出貢獻。
初露鋒芒
繆伯英乳名玉桃,1899年10月21日生于一個書香之家,父親繆蕓是當?shù)刂耸浚谠缆磿鹤x書,晚清中秀才,參加過辛亥革命,曾在湖南省教育司供職。在父母的影響和支持下,繆伯英于1909年9月進入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附屬小學讀初小。繆父對繆伯英從小寄予厚望,希望女兒長大后能實現(xiàn)父輩“教育救國”的夢想。1916年7月,繆伯英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小學畢業(yè),考入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學校本部。
第一女師位于長沙城中心,由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zhàn)士朱劍凡先生“毀家興學”創(chuàng)辦,并首任校長。李淑一、楊昌濟、周世釗等教育名流先后執(zhí)教于此,向警予、曾憲植等人相繼學成于斯。學校校風端正開明,人文氣息較濃。在這里,繆伯英接觸到了許多新文化運動的思想,立志“讀書救國”,在校3年,她品學兼優(yōu)、全面發(fā)展,1919年7月,不滿20歲的繆伯英,以湖南省長沙地區(qū)考分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理化系。
李大釗的得意女弟子
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先生是繆伯英的知遇恩師和革命引路人。中共一大召開前,在53名黨員中,僅有2名女黨員。一位是劉清揚,1921年1月在法國由張申府介紹入黨;另一位就是繆伯英,1920年11月在北京由李大釗直接發(fā)展的??梢哉f,繆伯英雖不在北大求學,卻與李大釗師生情義篤深。
到北大參加工讀互助團后,繆伯英就常在北大參加社會活動和聽課(為此事她在女高師的學習還被延長了一年,1924年秋季才畢業(yè)),聽得最多的就是李大釗講授的課程,那些革命的話語,使繆伯英大受觸動,下課后,她專門找到李大釗說:“您講得太好了,我不是北大的學生,但很喜歡聽您的課,您能收我做學生嗎?”鑒于她熱烈、誠懇的態(tài)度,李大釗欣然答應。從此,繆伯英常向李大釗請教問題,成為李大釗的得意學生。
和許多北大的進步學生一樣,繆伯英也是李大釗先生家的???。據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回憶:“記得有一次,繆伯英到我們家里來,穿著一件紅毛衣,脖子上圍著一條紅圍巾,手上戴著一雙紅手套,我們都高興地喊她‘紅姐姐。父親聽了笑著說:‘你們別再這樣叫她了,在學校里人家都說她是個宣傳赤化的紅黨呢!”“那時候,經常有許多青年男女因事或者開會到我們家里來。他們聚集在父親的書房里,常常談論到深夜。父親總是親自動手給他們沏茶倒水,耐心地回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繆伯英就是這些青年中的一個?!?/p>
在李大釗的引導下,1920年,繆伯英參加了“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逐漸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擺脫了無政府主義的影響。據當時和她一起學習、活動的人回憶,那時正與繆伯英戀愛的何孟雄的無政府主義思想,還是繆伯英受李大釗的委托,幫助他轉變過來的。
李大釗發(fā)起成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后,繆伯英是首批團員。后為充實力量,1920年11月,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從青年團中吸收了繆伯英、何孟雄、鄧中夏、高君宇等優(yōu)秀分子加入,繆伯英從一個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成為中共第一位女黨員。從此,她不辭辛勞,四處奔走,在黨的領導下從事工人運動、婦女運動和學生運動。
與徐特立,李維漢合作共事
1924年6月,黨內出現(xiàn)叛徒,在獄中供出了“男黨員李大釗、黃日葵、范體仁、高尚德、劉仁靜、李駿、方洪杰”,“女黨員陳佩蘭和繆伯英”。北洋軍閥政府命京師警察總監(jiān)“嚴速查拿”,這樣,暴露的中共黨員不得不出京避禍,繆伯英在何孟雄的保護下走避家鄉(xiāng)。
到長沙后,繆伯英前去拜望了母?!×⒌谝慌訋煼秾W校校長徐特立。徐特立當即聘請她擔任女師附小主事(即校長)。除繆伯英以外,女師附小還有幾個共產黨員,如她的族兄繆天民,擔任附小的庶務。這里是中共地下活動的一個重要據點,經常有一些地下工作者(如滕代遠等)化裝成販賣筆墨的商人來這里碰頭。
繆伯英在第一女師附小的地下工作,得到了徐特立的大力支持。女師附小在她的發(fā)動下,曾將師生員工組織成一個模擬的小社會,取名“心田市”。“心田市”設有市代會,并定有各種制度和法規(guī),市代會由各班學生代表會、教師代表會和工人代表會組成,民主管理學校。這些活動引起頑固派的議論,有人向徐特立反映繆伯英很激進,徐特立為之掩飾,說:“她思想比較進步是真的,激進則未必?!?/p>
1925年3月,繆伯英被任命為第一任婦女運動委員會書記(繆伯英調離長沙以后,由湘區(qū)委書記李維漢兼任),領導全省的婦女運動。據李維漢回憶:“1925年初,我去省立一女師附小訪問伯英同志,代表湘區(qū)委員會請她擔任婦委書記,適何孟雄也在,都是第一次見面。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伯英同志在婦女解放運動和組織婦女參加反帝反軍閥斗爭方面,都做得出色,有顯著成績。她對黨忠實,對革命負責,誠實樸素,沉著勇敢,同群眾有密切聯(lián)系,并能靈活地用公開與秘密、合法與非法相結合的策略。她是一位杰出的婦女工作者。”
同時,中共派繆伯英參與湖南省進步婦女團體——省女界聯(lián)合會的領導工作,省女聯(lián)改組后遷至女師附小辦公,成為大革命時期領導湖南婦女運動的核心組織,繆伯英便以這個組織負責人的公開身份領導全省婦女運動,參加各類革命活動,在湘掀起了巨大的革命風潮。
“五卅”慘案爆發(fā)后,在湖南,繆伯英與徐特立、毛澤覃等人被選為“青滬慘案湖南雪恥會”執(zhí)行委員,共同領導了罷工、罷課、罷市以及查禁、銷毀外貨的斗爭,以聲援青島、上海工人的反帝愛國斗爭。不僅如此,繆伯英還發(fā)動長沙女學生成立了女子宣傳隊、女子糾察隊和女子募捐隊,這些女子光著腳板或穿著露腳趾的草鞋,在長沙街頭赤足游行,振臂高呼口號,一時成為轟動長沙的新聞。1926年1月,繆伯英以國共合作的湖南省黨部委員兼婦女部長的身份,出席了國民黨二大,在會上怒斥“西山會議派”的分裂行徑:回到長沙后,她領導省女界聯(lián)合會籌備“湖南省紀念三八節(jié)”大會,邀請陳章甫、周以栗等共產黨員登臺演說,擴大中共的影響。
與丈夫何孟雄共同戰(zhàn)斗
1921年8月,中共一大剛閉幕不久,繆伯英與既是同鄉(xiāng)又是志同道合的戰(zhàn)友的何孟雄結婚成家,被譽為一對“英”
“雄”夫婦。
何孟雄,1898年生,湖南炎陵人,1920年入黨。早年在長沙求學期間,曾與毛澤東、蔡和森、鄧中夏等人交好,1918年秋,正是在毛澤東、蔡和森的組織下,何孟雄到北京留法預備學校學習,也由于受毛澤東的影響,結業(yè)后他沒有赴法勤工儉學,而是進了北京大學政治系學習。五四運動爆發(fā)后,他成為北大學生運動的骨干。朱務善后來回憶五四運動時說:“與我同時的鄧中夏、羅章龍、張國燾、何孟雄、黃日蔡等,都是這個時代的出色人物?!薄侗本┐髮W校史》也把何孟雄與李大釗、陳獨秀、鄧中夏、羅章龍等同時列入五四時期北大進步力量的主要代表。入黨后,何孟雄一直戰(zhàn)斗在中共工人運動的最前線,曾歷任中共北京地委書記、京綏鐵路總工會秘書長、中共唐山地委書記、中共漢口市委組織部長等職。1931年1月,因叛徒告密,何孟雄在上海被捕,當年2月7日遇害,年僅32歲。
何孟雄一生為人剛直,寧折不彎,1929年底,因抵制李立三“左”傾冒險錯誤,受到嚴厲批判并被撤去一切職務,在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上他被指責是“利用中央的某些錯誤來實行反中央的活動”,后又因反對王明上臺,被王明扣上了“右傾機會主義代表”等罪名。何孟雄等烈士犧牲后,王明公然將其開除出黨,這在中共黨史上始無前例。
到1945年4月中共六屆七中全會結束后,何孟雄終被平反,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給了他一個公正的評價。毛澤東在討論《決議》的一次小組會上,曾這樣高度評價何孟雄:“當時誰敢反立三有權的,王明還有個米夫,反他們是很不容易的?!?960年7月,周恩來也作了這樣的評論:“三中全會在組織上也有錯誤,例如批判了何孟雄……三中全會補了一批中央委員,就是沒有補何孟雄,其實那個時候,他的意見還是對的居多。”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上海市長的陳毅曾這樣贊頌何孟雄:“他一生坎坷,宗旨不改”、“是真正的英雄!”
作為“英雄”夫人的繆伯英,在與丈夫共同戰(zhàn)斗的過程中,也吃盡了苦頭。從結婚那一天起,他們的家(北京景山西街中老胡同5號寓所)就成了黨組織的聯(lián)絡站,經常在那里開會活動,陳獨秀赴蘇俄出席共產國際四大,從上海途經北京時就住在那里。
1922年夏,何繆二人與羅章龍、高君宇等同志在張家口領導了京綏鐵路車務工人大罷工,取得了勝利。1923年2月,何繆二人又與高君宇、羅章龍等人一起領導了京漢鐵路北段總罷工。在罷工遭到北洋軍閥政府鎮(zhèn)壓后,他們奔赴豐臺,成立救援機構,救護受傷工人,募捐援助失業(yè)工人的家屬,多方營救被捕的同志。高危險、高負荷的勞作,使得二人多次因勞累而病倒。
1924年從北京轉移到湖南老家后,何孟雄就因身體的原因,單獨住在了岳麓山蔡鍔墓廬養(yǎng)病,繆伯英則在長沙繼續(xù)革命。1925年初夏,何孟雄身體恢復后,回到北京,隨后擔任中共唐山地委書記,繆伯英繼續(xù)留在長沙從事婦女運動,二人因革命需要又一次分開。1925年6月兒子何重九出生后,身邊無人照料的繆伯英,只好從老家請來族侄繆衛(wèi)云幫忙料理家務、照看孩子。
1927年7月,汪精衛(wèi)背叛革命,中共中央遷往上海,10月初,中共黨組織調何孟雄、繆伯英到上海工作。何孟雄先后擔任中共江蘇省委委員、滬西和滬東區(qū)委書記,繆伯英是滬東區(qū)委的婦委主任。上海的斗爭更加兇險,他們當時經常搬家,為了不引起懷疑,繆伯英常佯裝與丈夫吵架,遇有緊急情況,干脆把家丟棄,只身走脫,1928年3月,女兒小英出生后,生活更為艱難,有時只得靠典當家產過日子。這樣居無定所、食無定時,又兼辛苦勞作,1929年10月,繆伯英不幸患傷寒癥住進上海仁濟醫(yī)院。重病之中,繆伯英對何孟雄說:“我既以身許黨,應為黨的事業(yè)奮斗,直至犧牲,奈何因病行將逝世,未能戰(zhàn)死沙場,真是恨事!孟雄,你要堅持斗爭,直至勝利。你若續(xù)妻,要能善待重九、小英兩孩,使其健康成長,以繼我志?!焙蠼洆尵葻o效去世,年僅30歲。
繆伯英的靈柩始存于上海揚州會館,后會館改建時登報通知各戶遷出,時因何孟雄已遇害,繆伯英的遺體不知會館代遷至何處,兩個孩子曾在上海龍華監(jiān)獄被監(jiān)禁了一年多,何孟雄遇難后被送入上海孤兒院收養(yǎng),后失散于戰(zhàn)亂,至今下落不明。
責任編輯: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