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朋友一好玩的短信,把它轉(zhuǎn)發(fā)給我尊敬的一位老師,老師回信說他很開心,心情像窗外冬天的陽光一樣好??催@話時,我辦公室外的陽光正斜斜地穿過玻璃窗,捕捉著我正寫著字的手指。
感謝陽光,不分貴賤,照了小草,也沒忘了露珠。
許多個冬天的早晨,陽光穿過窗前的香樟,洗滌我碎花窗簾上殘留的夜色。以至香樟里窩藏的那些鳥兒也開心了,嘰嘰喳喳地叫著。叫吧,陽光是溫暖神奇的被子,啄不破的。再怎么鬧騰,還在陽光的懷里,像未孵出的小雞,賴在蛋殼里。
冬天里,先生做得最勤的事情就是曬被子,他會站在我的枕邊,向一個賴在被窩里的女人催要著待曬的被子。我說:索性把我連同被子一塊兒抱陽臺外曬曬吧,太陽落山的時候,再把我連同被子一塊兒抱回來。不吃不喝,不思不想,舒展四肢,攤開發(fā)絲,做一回陽光的小情人,做陽光溫暖的指下最慵懶的女人。受潮的,霉變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曬個透,這樣即使黑夜里,我的體香也是陽光的味道,真好!或者在陽光億萬根金色的絲線里,伸個懶腰翻個身,便纏住了,傍晚先生忘了收就讓陽光拎回去,像一條歡快的魚,暫存一夜,明早原路奉還,也很戲劇。
有一年,去江南看那些徽派老房子。在一座很老的橋頭有一座很老的宅子,門口坐著個老太太,聽說八十多了,居然還在做針線活。我問她這房子有多少年了,她說她十七歲嫁過來,來時房子早有了,她也不知道多少年了。說話時,陽春三月午后的陽光正厚厚地鋪在老太太身邊放針線的籃子里,寧靜,溫暖。忍不住想,是怎樣的一個男人陪一個安詳?shù)呐嗽谝蛔险飻?shù)著指間六十多年的歲月;是誰的手指像陽光一樣,在枕邊穿過了她的青絲,又穿過她的白發(fā)。我離開的時候,老太太依然在陽光下低頭忙活著手中的針線,像個孩子專注著手中的玩具。驀然回頭,發(fā)現(xiàn)身后的畫面竟有了幾份禪意,那古橋,河水,老太太以及她的老宅正被陽光布施八方的手溫暖地握著,緊緊的。歲月在指間穿行,老人在陽光里穿行。
想起以前學(xué)畫時,老師反復(fù)強調(diào)要注意物體在光線作用下所出現(xiàn)的明暗變化,也慢慢懂得通過亮面,灰面,暗面去表現(xiàn)光線下的物體。光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因為它的存在,畫面便有了明暗和虛實,形體便有了立體感,薄薄的一張紙便有了深度。
一直喜歡米勒的油畫《拾穗者》,畫面里,三個農(nóng)婦正低頭彎腰在麥子已經(jīng)收割過的田野上,撿拾遺落的麥穗。那土地是沉靜厚實的,那人物是頑強樸實的??晌腋矚g的卻是畫里的一片陽光,灑在農(nóng)婦彎曲的脊背和勞動著的手臂上的陽光,灑在她們身后的那一片無垠田野上的陽光。畫里原是有貧瘠與艱辛的,可因為了一片綿延千里的陽光,畫面便獲得了豐富細膩的暖調(diào)子,近處的人物和她們手里的麥穗,遠處的草垛,田野和天空,都在一片暖色調(diào)里和諧融合,勞動成了最溫暖親切的生存方式。因為那片陽光,我感受到了一種深沉的愛,農(nóng)民對平凡生活的愛,畫家對農(nóng)民和土地的愛。
因為陽光,大地如此妖嬈多彩;因為愛,歲月如此溫暖厚重。愿大地上的每個生靈都沐浴在愛的陽光里,從起點到終點。
選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