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風
傅雷的童年非常不幸。他4歲時父親傅鵬蒙冤入獄,不久便離開人世。母親在父親被囚禁時,為營救丈夫四處奔走,無暇照料孩子們,傅雷的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因病相繼死去,只有他僥幸活了下來。極大的悲哀幾乎從心理上摧毀了母親,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
一次,傅雷不喜歡上課,逃學了。沒想到,學堂的老師找到他家并責備母親管教不嚴,母親忍氣吞聲承擔了兒子逃學的責任。傅雷回家以后,母親問他,今天學堂的功課怎么樣,傅雷不知實情,敷衍了幾句,母親當時沒說什么。晚上傅雷睡熟后,母親跪在丈夫的靈牌前哭了一陣,兒子的逃學讓她萬念俱灰,一個可怕的念頭出現(xiàn)在母親的腦海:不如我們母子都隨丈夫一起去了。她找出一塊很結實的土布,趁兒子還在熟睡,就把他的手腳捆綁起來。這時,傅雷從夢中突然驚醒,他看到了母親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這雙眼睛傅雷一生都不會忘記。
傅雷立刻猜到母親的瘋狂念頭,他聲淚俱下地懇求母親饒了他這一回,但是母親已絕望了。母親把他拖向一個離家不遠的深水塘,他拼命地喊救命。直到幾位鄰居奔出來,把母親推倒,才救出了傅雷。
從那以后,傅雷再也不敢逃學了。不久他便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大同大學的附中。在學習期間,國內(nèi)的學生運動風起云涌,作為熱愛祖國渴望民族富強的進步學生,傅雷也參加了運動??墒瞧扔谡膲毫?,學校決定將他交給警察機關治罪。傅雷的母親聽到消息以后,當即變賣了所有的家產(chǎn)把傅雷送到法國留學。
留法期間,傅雷絲毫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他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總感到無論走到哪里,母親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總是在背后盯著她。傅雷用極大的熱忱投入了多種藝術活動,集中精力探索古希臘的藝術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在文學方面,傅雷對法國出名的作家作品都進行了持久而深入的研究。他從法國18世紀的文學開始一直研究到了當時正處于巔峰時期的羅曼·羅蘭。通過對其深入研究,他了解了莫扎特與貝多芬的坎坷經(jīng)歷,體會到了人與命運的抗爭,一個偉大心靈的悲痛與反抗。
1931年,傅雷回到上海,受劉海粟的邀請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美術史和法文。一年后,他辭職,開始做翻譯工作。1933年他翻譯了菲利普·蘇卜的《夏洛外傳》。譯書是一件枯燥而單調(diào)的事,傅雷也曾有過懈怠,但是一想起母親的那雙眼睛,他便馬上打起精神,潛心工作。傅雷的一生幾乎是在書齋里度過的,他把羅曼·羅蘭、巴爾扎克、伏爾泰、梅里美的名作介紹給了中國讀者。翻譯時,他總是把原著看過四五遍后才譯,就拿巴爾扎克的《高老頭》來說,傅雷就前后譯過3次。他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翻譯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牛虻》、《約翰·克利斯朵夫》都受到了讀者的喜愛與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