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金錢的多少不一定與幸福成正比
美國福布斯雜志曾經以美國最富有的400個人和另外1000多個中、低收入者以及窮人為對象做了以“幸福指數(shù)”為專題的比較調查,讓他們從1到7選出一個數(shù)字,1代表“我感覺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覺非常幸?!?。最后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超級富翁們的幸福指數(shù)是5.8,不算最高,而流浪漢的幸福指數(shù)為2.9。其實5.8并非很高的幸福指數(shù)———在過去20年間斷斷續(xù)續(xù)的調查中專家們還發(fā)現(xiàn),居住在寒冷的北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的幸福指數(shù)也是5.8。此外還有肯尼亞的游牧民族馬賽人,他們生活在簡陋骯臟的草棚內,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而快樂指數(shù)同樣為5.8。
幸福更在過程,而非結果
一個在溺愛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各種心理需要都會得到及時的滿足,是肯定沒有幸福感的。因為幸福感往往在追求的過程中發(fā)育。實際上幸福存在于心理滿足過程之中,存在于自身潛能發(fā)揮過程之中。
幸福是無數(shù)“小樂”的日積月累
有一個心理實驗,請受試者關注自己的心情六周,每個人身上都帶著電子測定器,記錄他們當時的感覺以及快樂的程度。測試結果多少有點令人感到意外:一個人的幸福感竟然來自多次的“感覺良好”,而不是僅僅一次短暫的“大樂”。一些很簡單的“小樂”,諸如和孩子出去放風箏、和朋友去野外踏青或享受一次自己制作的美味等等———這些并不起眼的“小樂”加起來卻往往遠遠勝過短暫的“大樂”。
幸福與年齡關系不大
早期的幸福感研究者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幸福感會呈下降的趨勢。然而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人們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滿意感不但不會下降,反而會有升高的趨勢。一些研究者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數(shù)人實際上能夠根據自己年齡的變化對自己的目標作出適當?shù)恼{整。一項針對英國和美國居民的大規(guī)模抽樣調查研究表明,年齡與幸福感之間存在U型曲線關系,U型的最低點在40歲左右。
幸福也和遺傳相關
美國最近的調查顯示,人是否感到快樂和幸福也與遺傳有關。明尼蘇達大學的行為遺傳學家里堅博士分析1500對雙胞胎時發(fā)現(xiàn),即使他們中的一個做大學校長,另一個做水管工人,同卵雙胞胎對人生的滿意程度完全相同,即他們要么都很快樂,要么都很不快樂。
使用左腦過多不幸福
美國一位叫霍華?克萊貝爾的心理學家?guī)啄昵霸鲞^一項調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人已習慣利用左腦去看待問題和思考生活,這樣做的結果會使人感受輕松愉快的能力下降。不僅如此,過度使用左腦而忽視右腦還是失眠、焦慮癥、抑郁癥等某些心理疾病的主因。
好勝心過強不幸福
在現(xiàn)代社會,一個人不敢競爭自然不是好事。但物極必反:要是競爭心太猛就會發(fā)展為好勝心。而據美國科學家的新研究發(fā)現(xiàn),好勝者大多心率較快,血壓偏高,睡眠不好,消化不良經常發(fā)生。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神經性、皮膚性疾病甚至癌癥。據計算,好勝心過強折壽最多可達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