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赟
鼻子、嘴巴、眼睛、耳朵在床上開會。
鼻子說:“整天都是香煙味,熏死人了?!?/p>
嘴巴說:“整天抽煙,我的喉嚨都毛毛的了?!?/p>
眼睛說:“整天看電視,我都快要近視了?!?/p>
耳朵說:“整天聽刺耳的音樂,真受不了。”
“不如這樣吧,”眼睛非常認真地提議,“每個人休息一天,按順序休息,好嗎?”
大家一起同聲說:“好!”
第一天是鼻子休息,主人不能用鼻子呼吸,只能用嘴巴呼吸了。一天過去了,嘴巴叫苦連天。
第二天輪到嘴巴休息了,主人餓得眼冒金星,而且又不能開口說話,所以他只好用手勢代表要說的話。
第三天,眼睛休息了,主人看不到一點點的光線。一天下來,主人撞得頭昏眼花、鼻青臉腫。
第四天,該耳朵休息了,沒有了耳朵,主人只能看到有人在說話,卻聽不見一絲的聲音。
這天晚上,他們又在開會了。
大家都說:“唉,看來,咱們?nèi)绷苏l都不行啊!”
[點石成金]
童話世界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也是一個象征的世界,幻想和現(xiàn)實總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習作也正體現(xiàn)了童話的這些特點。文章篇幅雖短,蘊含的道理卻很多。首先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哲學(xué)大道理:即整體與個體,全局與局部的關(guān)系。正如鼻子、嘴巴、眼睛、耳朵“缺了誰都不行”,不然它們的主人又要遭殃了。其次。我們想一想。鼻子、嘴巴、眼睛、耳朵為什么要提出“罷工”休息呢?原因在于鼻子感覺“熏”,嘴巴感覺“毛”,眼睛感覺“近視”,耳朵感覺“受不了”。這些都是它們的主人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才導(dǎo)致它們“罷工”的。這一點最好在習作的結(jié)尾能夠點明一下。
小朋友們,當你們讀完這篇童話時,也試著開動腦筋挖一挖其中蘊含的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