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默凡
【案例】
下課的時候,王辰嘉走上講臺,很客氣地問老師:“尊敬的王教授,我很冒昧地問你一個問題,維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轉(zhuǎn)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真抱歉,您如此精彩的上課我沒好好聽,還要問這么淺顯的問題?!蓖趵蠋煹哪樴У匾幌录t了,很不高興地說:“我只是一個講師,學(xué)問也很淺薄,你的問題我回答不了?!闭f完拂袖而去。
王辰嘉悶悶不樂地回到寢室,看到樂樂又穿著鞋盤腿坐在自己的鋪位上,不禁有點惱火,但她還是極力克制住自己,非常有禮貌地說:“樂樂同學(xué),麻煩您別坐在我鋪上好嗎?勞駕了,非常感謝!”樂樂撅著嘴走了,還扔下一句話:“不讓坐就不坐,這么酸干啥?”
晚上,王辰嘉壓低了嗓門打電話:“請問林麗在嗎?”“我就是?!薄澳悻F(xiàn)在方便接電話嗎?”“方便的?!薄拔矣袀€消息要告訴你,可是消息來源不一定準(zhǔn)確,說錯了你不要怪我?!薄安粫?,你說吧?!薄奥犝f待會兒宿管科要來查違章電器,你把電水壺收收好?!笨墒蔷驮谕醭郊瘟_羅嗦嗦的時候,檢查人員已經(jīng)來到了門口……
讀大學(xué)以來,王辰嘉總覺得和大家相處很難,似乎每個人都看她不順眼,她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一輩子生活在小山村的爸爸媽媽告訴她,大學(xué)里都是精英,待人接物一定要有教養(yǎng),講禮貌,她牢牢地記住并堅決地貫徹了,為什么別人都不認(rèn)可她呢?
【診斷】
交際中講禮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禮貌的舉止談吐能營造融洽的氛圍,使交際者獲得最佳的交流效果。但是,并不是越禮貌越好。禮貌要以合適為限,以得體為度。一旦突破合適得體的制約,禮貌就會變質(zhì),可能造成以下幾種惡果:
(1)使用超過對方身份、地位的禮貌言辭,會適得其反,產(chǎn)生強烈的諷刺意味,就像王辰嘉課后提問太客氣了,老師就誤以為她在諷刺自己學(xué)問淺薄。
(2)不管對什么人,做什么事,處處都講究禮貌,就會讓你變得迂腐不堪,惹人討厭,就像王辰嘉對同學(xué)使用過分的禮貌用語,別人就會說她冒酸氣。
(3)不分輕重緩急,一定要把禮數(shù)做足,就會耽誤正事,所謂事急從權(quán)。就像上面第三個事例,此時一句話“有人查房”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所以,講禮貌重要,因人而宜更重要。
【處方】
講禮貌的程度和方式要根據(jù)不同的對象進行適當(dāng)?shù)恼{(diào)整,人與人的關(guān)系粗粗分起來,有對上位者、對平等者、對下位者三類,各自應(yīng)該遵循不同的禮貌規(guī)則。
對上位者的規(guī)則——禮數(shù)周到不過分??梢允褂帽容^正式的禮貌用語,如“我很冒昧”、“給您添麻煩了”、“讓您費心了”,但用一兩個就夠了,應(yīng)避免過分客氣。在日常談話時,不要使用那些帶有文言色彩的禮貌用語,如“恭請”、“蒞臨”、“撥冗”,這些詞匯只屬于正規(guī)場合和書面語。
對平等者的規(guī)則——親熱直接不繞彎。不要隨意貶低自己,因為對方會懷疑你是有意譏諷。不要無故使用尊稱,直呼對方的名字即可。除了損及對方利益時要用含蓄的說法外,一般表達可以直截了當(dāng),不要太含蓄,繞彎子太多別人聽不懂反而誤事。
對下位者的規(guī)則——簡單隨和不講究。不要太講究禮數(shù),否則會使對方惶恐不安。如果要表示尊重,使用最簡單的禮貌用語就可以了,如“請、謝謝,對不起”等。
【療效】
面對上述三個場景,王辰嘉應(yīng)該這樣說:
1.王老師,有個問題我還是搞不明白,請您再給我解釋一下好嗎?
2.樂樂,別穿鞋坐我床上啊,臟了我沒空洗。
3.有人查房!快把電水壺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