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峰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帕斯卡爾曾經(jīng)說過: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人的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
歌德很形象地說:“我們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導游者;沒有導游者,一切都會停止,目標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p>
巴爾扎克非??隙ǖ卣f:“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p>
羅曼·羅蘭曾怒氣沖沖地譴責:“扼殺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謀殺犯?!?/p>
請以“思想的魅力”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題目自擬,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
[寫作導引]
這是一道開放性很強的作文題。要想寫好這篇文章,關(guān)鍵是寫出“思想”的深度、厚度與廣度,揭示出思想的魅力與偉大。其次,要精心選擇事例,突出事例的典型性。要選擇具有分量的例子,較為形象地闡述其思想內(nèi)涵,使得文章變得厚實與立體感。該話題寫成論述文較佳,論述的結(jié)構(gòu)最好遵循總—分—總的原則,要精心設置分論點,確保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明了。再次,遵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的原則,強化語言的修煉??墒褂门疟?、比喻、反問、引用等常規(guī)修辭手段,使得文章生動、有氣勢。另外,還要注意長短句的綜合使用,使文章呈現(xiàn)一種錯落有致之美。
[例文]
例文:“蘆葦”的高度計
文/夏水雯
“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恰恰是因為思想成就了人之為人,而不是自然界一般的生物。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何謂“翹楚”?何謂“人杰”?何謂“泰斗”?非相貌形體之偉岸,乃思想境界之闊遠也!
生命的長度,人的思想無法左右;生命的高度,卻由思想的標桿來衡量。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在后學心目中,孔子創(chuàng)造了他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你可知孔子在三歲喪父少年喪母后是怎樣艱難自立的?你可知孔子是如何歷盡艱險赴洛邑學禮問樂的?你可知孔子在“墜三都”改革失利后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走上周游列國的路途的?你可知孔子為何是在50歲后才反復闡述“仁”的內(nèi)涵的?
思想的觸角不因出身而收縮,思想的色彩不因艱難困苦而淡化,思想的品位不因低位下人而遞減,思想的累積不因郁郁不得志而消散。偉哉,孔子!大哉,孔子!
生存的軌跡,人的思想無法駕御;生存的質(zhì)量,卻由思想的厚度來決定。
他坐著輪椅徘徊于地壇周圍,望著唧唧喳喳的小學生蹦過,看著親親熱熱的情侶飄過,盯著匆匆忙忙的上班族閃過,瞅著滿頭銀發(fā)的老者走過……他明白了人生的要義與精髓,與其伴著痛苦捱過一生,不如自己賦予自己的人生一種綺麗的色彩?!盎蛟S人生并無意義,但作為人必須給自己的生命歷程確定一種價值?!?/p>
病殘的折磨曾像一塊巨石壓抑他的思想,但也砥礪著他的不屈精神;生存的恐懼曾似一條毒蛇纏繞他的靈魂,但也鍛鑄著他的陽剛氣質(zhì);人生要義的不斷追尋曾如一頭霧水讓他失去了方向感,但也冶煉著他的執(zhí)著性格。
思想的厚度掩飾了一切不幸!笑對人生,有時肢體健全的人也很難做到!
人生貴賤,人的思想無法調(diào)配;人生的高潮,卻由思想的火花來點燃。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曾一度逍遙于鐘鳴鼎食之中,后連遭變故,竟致“舉家食粥酒長賒”之境遇。雖繩床瓦灶,蓬牖茅椽,亦于“悼紅軒中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致淚盡而逝。洋洋灑灑八十回目殘卷,卻矗立起文化史上一座豐碑:真假之間多奇幻,善惡之中有運劫,美丑之間分表里,儒教叛逆成分濃,道家色調(diào)處處抹,佛法無邊貫始終。
“開談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真真也!
思想是空中彌漫的芬芳,花雖逝,味卻歷久不減;思想是夜幕下閃爍的星光,星漸遠,光卻依然燦爛;思想是森林中清脆的鳥鳴,鳥已飛,音卻漣漪裊裊……
人生的高度,不就是思想的高度嗎?
評點
這是一篇“沉甸甸”的文章。特點有三:其一,文章標題緊扣主旨,且較為新穎,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其二,例證厚實有力,做到了“適當挖挖井”的要求??鬃邮吕B用幾個反問句,非常有氣勢,且在內(nèi)涵闡述上有所拓展;史鐵生事例的議論抒情部分連用比喻,使得說理富于形象;曹雪芹事例恰當引用名言警句,使得行文具有一種濃郁的文化氣息。其三,文章結(jié)尾兩段較好運用了比喻、排比、反問等,使得文章收束有力,余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