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露是從日本引進我國種植的一種從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蔬菜(即山露菜),屬于闊葉型,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粗纖維,主要食用部位是莖稈。
山露適應性廣,尤其適宜在土壤pH值為5~6.5的沙壤土上種植,喜歡在半陰半陽而且潮濕的地方生長,是喜光作物,但氣溫又不能太高,喜潮濕又不能濕度過大、水分過多,一般氣溫在18~30℃時為最佳生長期?,F將其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播前準備
1.選地: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方便、中性偏酸的沙壤土地塊。
2.品種選擇:目前山露品種只有日本山露。它有莖稈青色、實心和莖稈紅色、空心兩種類型,在栽種時應選擇莖稈青色、實心的品種。
3.選種:應選擇根白,切開無爛、無黃色的根做種。過于白凈和過于粗的根不能用,因為這兩類根栽種成苗后為空心稈,粗纖維含量不夠,品質低,商品價值低。
二、播種
1.播種時間:山露的最佳播種時間為9月下旬至10月初。
2.整地播種:將選擇好的田塊耕翻、整細,做到土壤松軟、平整,因地制宜東西向開廂、開溝,1.3~1.5米包溝開廂,溝寬20~30厘米、深35~45厘米,圍邊溝略深一點。廂面理好3條溝,溝深7~10厘米,栽3行,窩距以15~18厘米為宜,667平方米(1畝)用種量150~200公斤。栽后覆土,也可用稻草還田蓋在廂面上。
三、合理施肥
山露是一種需肥量大的作物,以收獲莖稈為目的,因此全生育期應采取“少吃多餐”的施肥原則,追肥以土壤濕潤時施用效果佳,若土壤干燥可先灌溉,當土壤用手握成團、落地即散時再施肥,切忌先施肥后灌溉。
1.底肥:667平方米用含量為45%的復合肥50公斤于耙田時施下,或用腐熟的麻枯(油菜枯)25~40公斤撒施在播種溝內,或用糞水1500~2000公斤兌水施在播種溝內。
2.追肥:追肥一般2~3次。苗齊達到7~10厘米高時(即栽后20天左右)開始第一次追肥,667平方米用碳銨25公斤,或用磷銨10公斤加碳銨10公斤,或用含量為40%~45%的復合肥10~15公斤。第二次追肥時間是在第二年的2月下旬至3月初,667平方米施硫酸鉀復合肥10~15公斤。第三次追肥在第二次追肥后15~20天,667平方米施碳銨15~25公斤加10~15公斤鉀肥以及腐熟的畜禽渣肥500公斤。
四、水分管理
灌水可促進山露的初期生長,適度灌水是關鍵。山露是既怕干又怕淹的作物,因此在進行田間管理時應視土壤情況進行水分管理。夏季應看天、看苗,在早晚低溫時進行灌水;秋季山露需水量較大,但秋季雨水較多且雨量較大,氣溫又較高,因此應注意排水,以防止發(fā)生爛根、黃葉。
五、病蟲草的防治
山露的主要病害有兩種:一是花葉病,在全生育期均可發(fā)生,以苗期危害為主。在發(fā)病初期,667平方米用25%病毒克星水劑50毫升兌水50公斤噴霧防治,或667平方米用50%可卡寧可濕性粉劑100克兌水50公斤噴霧防治。二是根腐病,全生育期均可發(fā)生,以苗期危害為主。在發(fā)病初期,667平方米用98%惡霉靈可濕性粉劑10~15克噴霧(主要噴根部)防治,或用70%根腐靈可溶性粉劑600~800倍液噴濕根部防治。
山露的主要害蟲是蛞蝓,主要危害葉片,可667平方米用10%除蝸靈2號顆粒劑250克(可拌適量麥麩或糠)撒施根部防治,或667平方米用6%密達顆粒劑400克拌適量麥麩或糠撒施根部防治,以在早、晚施藥效果最好。
六、收割
一般收割時間是在5月和7月各收割1次,當株高達到85~100厘米時應及時收割,過早或過遲收割都達不到理想的產量(彩圖參見77頁圖6)。(四川省彭州市農村經濟發(fā)展局 楊關學 代秀蓉 郵編:61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