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有一座小屋,是多年前的事了。小屋坐落在兩條街區(qū)交匯之處,像一座漂浮在海面的孤帆,四周是舉著欲望的人群,把街道擁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我在街道上穿過人群和樓房之間的縫隙,回到小屋,抵達(dá)心靈深處最隱秘的棲居地。
我給小屋裝了一扇淺黃色的百葉窗,任它在白晝和黑夜之間自由開闔;將門粉刷成淡綠色,呈現(xiàn)出恬淡清爽的氣韻,能讓我在進出之間,從乏味枯燥的工作中抽身出來,使之外的生活有了依托和歸宿。小屋在同周邊高樓格格不入中,顯出了自身獨有的雅致。小屋一邊,有一個園子,我和鄰居把它整齊劃一地分成一塊塊,種著蔬菜、花草。幾株從鄉(xiāng)下移栽過來的獼猴桃,雖然年年枝繁葉茂,卻始終未能結(jié)出果實來,甚至連花都未曾開放,這讓我多年的辛勞付諸東流。兩株白楊樹和一株槐樹,每到夏天,大片整齊的樹蔭,給小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涼爽。蟋蟀在園子里鳴叫,起初只是一只、兩只,時間長了,竟然在夜晚時分,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成了堅硬的合奏。有一只蟋蟀叫得最為悅耳,在眾多的和聲中,顯得鶴立雞群,這讓它自鳴得意。我拿著手電筒,在暗夜里尋找過它,但它很狡猾,聽到我哪怕輕微的腳步聲,都會煞然禁聲。其它的蟋蟀隨之停止了鳴笛,一切便沒入夜的清凈中了。待我離開少許,它又捉弄人一般開始鳴唱了,先是咻地一聲,接著是啾地一聲,緊接著開始瞿瞿聲起,振翅齊發(fā)。巨大的嗡嗡聲來自于金黃色的野蜂群,它們鉤掛在柔弱的嫩葉間,有時相互擁抱著跌落下來,就在著地的瞬間旋而展翅起飛。一只黃鸝鳥有些狡黠,在綠籬中受驚般噤若寒蟬,左顧右盼,擔(dān)心被我覺察。
清明剛過,院內(nèi)便春意盎然,直到秋實成熟,小屋都充滿著生機勃勃的景象。細(xì)碎的陽光灑滿院屋,晃晃悠悠,如喝醉酒的少婦,風(fēng)韻、嫵媚、可人。我在門廊處掛一串風(fēng)鈴,有風(fēng)的時候,聽金屬“泠泠”的碰撞聲。鄰居家的絲瓜蔓從墻頭躍過來,開一朵調(diào)皮的黃花,在微風(fēng)和早露中,蕩著秋千。此時,風(fēng)鈴動,瓜秧動,一個賽似一個地爭強好勝。爬過來的不僅僅是絲瓜秧,還有苦瓜秧、香瓜秧、爬山虎。鄰居家的花貓攀緣著杏樹,爬到院子覓食,有時竟把我家當(dāng)成它家,大咧咧躺在水池邊曬暖陽、睡大覺,全然不管不顧,大有破罐子破摔的架勢。畢竟是畜生,誰還能和它計較什么?真要計較了,倒顯出我們的不是。一次,我看著它孤單,就拿干魚片喂它,沒想到它竟上了癮,每每爬過墻來,對著我狂“喵”,呲牙咧嘴的樣子,有些好笑。我只得為它備下一些吃食。我抓幾粒干饃花,往當(dāng)空一拋,看它跳躍騰挪的樣子,靈敏迅捷,心下就歡喜;要是咸魚、牛肉之類的,我就背在身后,與它左右轉(zhuǎn)圈?;ㄘ堃仓鴮嵙说?,它逆轉(zhuǎn)、順轉(zhuǎn),順轉(zhuǎn)、逆轉(zhuǎn),反反復(fù)復(fù),直到得手方肯罷休。當(dāng)然,它在轉(zhuǎn)圈的時候,總喜歡“嗚嗚”地叫著,跳著,示威一般,我喜歡看它發(fā)威的模樣,就像看一個惱火的幼童,總會給你帶來些許樂趣。當(dāng)然,歡樂和孤獨是無法繞開汗水和勞作的。
一個移居加拿大的朋友,突然來訪,他說每次都是冬天回來,這次終于趕上了花香遍地的春天。我說多住些時日,他卻告知明早就要啟程回溫哥華了??磥?,也只有我能在這里享受四季的生活了。我沒有去過溫哥華,因為有他在,我似乎對那個異邦城市有了些許熟識。朋友和我在菜地里一起鋤草,一起間苗,一起拎了水桶和臉盆給秧苗澆水施肥。肥是草木灰和豆油渣,這樣不至于污染了環(huán)境和鄰里之間的關(guān)系。朋友生在上海,長在西安,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竟然會侍弄這些簡單的農(nóng)活。閑聊間才知曉,他在溫哥華也有類似的一片園子,遍種著各種鮮花雜樹。有一只麻雀飛到我的住處來,還有一只布谷鳥,在春天的時候,準(zhǔn)時駕臨。布谷鳥從春天叫到夏天,明年還會在大致相同的時間以同樣的方式鳴叫。相遇得多了,我對它們自然有了一種期待,每年開春,都像在期待老朋友的光臨一樣,渴盼它最初的倩影。有時,一夜風(fēng)雨,打落幾瓣花朵,卻讓田里的青菜更加蔥蘢,蠟染一般,晶瑩鮮亮。這樣的早晨,我喜歡早早爬起來,去田邊數(shù)花瓣,也數(shù)園子里剛冒出的幾片菜蔬新芽。欣賞這樣的景致,需要逆光,在陽光的背面,才能欣賞出更加美妙的神韻:綠葉映出晶瑩的綠光,碧透惹人。在葉子的四圍,包裹著一圈金絲,七彩四射的光暈,晃人的眼。
我有一把吉他、一把口琴。假日,鄰居出外了,我喜歡將竹椅移在菜地邊,獨自一人坐著,吹一曲淡然的曲子,或者彈奏一首流行歌,也是很快活的享受。我只相信我對音樂的感悟力,卻對流行歌曲的詞怎么也記不全,于是邊唱邊篡詞,唱著唱著,會把一首凄婉的《杜十娘》,唱得搞笑詼諧了。上小學(xué)的時候,我和同桌喜歡篡改歌詞,時常氣得音樂老師說我們是棗木棒槌一對。在鄉(xiāng)間,棗木棒槌是非常好的洗衣工具,其它材質(zhì)次之。能做了棗木棒槌,倒是稀罕事了。春意撩人,玫瑰、芍藥、丁香,它們在空中送來幽香。還有鄰居灑下不知名的種子,終于發(fā)芽開花,開出蠶豆般大小的淺紫色、淡藍(lán)色的花,挨挨排排??吭谌σ卫?,打開一本書,是梭羅的《瓦爾登湖》,讀著讀著我就睡著了。我的手還指著那一行字。我是在這樣一個句子里睡過去,夢里還晃動著瓦爾登湖的水波。我在小屋度過五個潮濕的冬天。每至凄冷的雪天,我會憶起小屋之冬。從夏天開始到秋天,少女的裙裾漸漸地長了起來。與此相反的是,一到冬至前后,天時一天天變得短了起來。大街上的行道樹呈現(xiàn)出凋零的跡象,小屋邊的冬青還透著蔥綠,形成別致的冬景,不過有些灰暗、深沉,寂靜中透著冷傲。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抬頭看蒼穹的遼闊冷癯,也是難得的仰望。冬日,寒潮、干冷,刺入骨骼,透人脊背腿腳。這時,一家人坐在火爐邊,讀書、看報、聊天,也關(guān)心電視里的國家大事?;馉t簡易卻實用。在一個周末,將鐵皮桶下端開一風(fēng)口,就地取材,在院子里挖土和泥,拌上草秸,糊在桶壁,一個給小屋帶來溫?zé)岬幕馉t誕生了。距我住處不遠(yuǎn),有一家廢棄的煉鋼廠,煤炭堆得像黑色的山包。風(fēng)雨變換,黑亮的鋼炭失去了它應(yīng)有的亮澤。我在煤堆里隨便撿拾幾塊炭粒,就夠幾日取暖之用?;馉t是家的中心,是家的心臟,所有的溫?zé)釓倪@里輻射而出。一家人的起居、飲食也在這里進行。燉一鍋粥,旁邊圍一圈饃片、地瓜、土豆,還有從菜市場買來的生板栗?;旌系南阄稉浔钦T人。來了朋友,不開燈,借著爐火的光暈圍坐夜話,也是一種獨有的享受。蹲一壺?zé)岵瑁柘銖浡?。抽著香煙,煙火在暗夜里明明滅滅?/p>
連陰的雨天難以讓人忍受。小屋在低洼處,四周的雨水匯聚在院子里,像集結(jié)的部隊,對小屋形成包圍的趨勢。夜晚,雨芒敲擊著樹葉和窗玻璃,哩哩落落,大有一夜風(fēng)雨催海棠之感,讓人徹夜難眠。燠熱的夏天,雨水不失為很好的調(diào)劑,它帶給小屋涼爽清新的氣息,給打蔫的菜蔬瓜秧適時補給了營養(yǎng),這樣的時候,我的心情也爽朗了起來。
菜田對面是一條公路,路兩頭連著城市和郊野。有時,我在家門口坐著,聽車輛“嘀嘀”而過。車輛多了,聲音就像合奏的交響,聽來同樣賞心。也有塞車的時候,車輛就像逆行在江河中的帆船,一寸一寸掙扎上行。此時的鳴笛,短促急躁,聽起來缺乏了應(yīng)有的耐心。生活有了等待和承受,有了足夠的耐心和勇氣,才能真正感知命運的存在,感受那些承受與未承受的精神負(fù)重。然而,浮躁、喧囂的都市生活,缺乏的正是這一份寧靜淡然。
當(dāng)然,在這里我同樣遭受了許多的不愉快。比如孩子之間打架斗嘴;東家長西家短的事情,往往在這里糾纏不清。我住在小屋的那年,正是我生活的低谷,許多的不順心接踵而至,幾乎壓得我喘不過氣來。躲在這里,也是一種無奈的逃避。終于頂住了生活的重負(fù),我開始給內(nèi)心尋找合適的出口。爬山、游泳、健身、打羽毛球,和好友去酒吧、迪廳,我把自己完全融入煩囂的生活中了。我買了一輛山地車,橘黃色的橫梁,深藍(lán)色的擋泥板,斜梁上一只金屬旅行水壺。這一款單車讓我非常喜歡,小偷也同樣愛慕。白天我騎單車上班,周末騎它去戶外踏青。晚上,我將車子鎖在院子里。一天,我回家實在太累,跌倒床上就睡,睡夢中,我聽著院子里傳來金屬的叮當(dāng)聲,是該死的老鼠吧。我迷迷糊糊拍著床板,聲音消失了,過了不久又開始叮當(dāng)聲起,我不再管它,睡去了。第二日,車子沒了。為了買那輛山地車,花費了我四個月的工資,我實在心疼。不久,父親因跌傷住院,單車本來可以是我每天趕往醫(yī)院的交通工具。我對小偷恨得咬牙切齒。
我住在小屋的第三年傳來消息說,這里要拆遷了,但一直未曾獲得一個準(zhǔn)信。鄰居們開始在惶惶中度日,園子開始露出荒疏的跡象來,后來干脆廢棄了。又過了兩年,門前貼了拆遷告示,并在墻上畫了一個大大的被圈起來的“拆”字。拆除小屋的時候,推土機突突地響,“轟然”一聲,小屋變成了廢墟。不久蓋起了樓房,這里成為一個時尚街區(qū)。我的小屋就這樣消失了,且無影無蹤。我知道,那個令人在夜晚幻想的、給過我無限田園般生活樂趣之地,從此一去不復(fù)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