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影響美國爵士樂嗎》,不由得讓我想起與這位小友的交往。2002年,他到上海搜集"/>
  •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答陳峙維

    2008-04-29 00:00:00
    博覽群書 2008年11期

    《博覽群書》2008年第九期上發(fā)表了陳峙維的文章《<毛毛雨>能影響美國爵士樂嗎》,不由得讓我想起與這位小友的交往。

    2002年,他到上海搜集有關(guān)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流行歌曲的史料,把電話打到我在大連的家中,向我詢問相關(guān)的問題。我盡自己所知,無保留地向他介紹了他想知道的情況,衷心希望我的介紹能對他在英國學習流行音樂專業(yè),研究某一課題時,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轉(zhuǎn)眼間,6年過去了,我和上海的丁雍序先生(把我介紹給他的人)聯(lián)系,知道陳峙維已學成回國,但不知道他的通訊地址。丁先生告訴我,他的畢業(yè)論文有15萬字之多,不知是否已出版,很想讀到這部著作,以從中了解有關(guān)中國流行音樂史的史實和他的研究成果,不知能否如愿。

    安德魯·瓊斯的《留聲中國》一書,最初的書名叫《黃色音樂》,在他的中文譯本沒有出版前,我曾讀過有人翻譯的手稿。2004年11月,臺灣的宋偉航先生翻譯的這本書改名《留聲中國》,我又通讀兩遍?,F(xiàn)在,陳峙維的批評促使我再讀有關(guān)章節(jié)。我以為安德魯·瓊斯的《留聲中國》,是他以黎錦暉的生平和音樂活動為主線,撰寫的一部中國的流行音樂史。書中黎錦暉的名字和身影隨處可見,書中反復出現(xiàn)“漢化爵士樂”?!爸袊羰繕贰币辉~指的就是當時上海流行的黎錦暉歌曲中具有爵士風格的時代曲。

    明確了這一基本概念,再來回答陳文中的問題。 第一,文章的標題《<毛毛雨>能影響美國爵士樂嗎》不能成立。原因是,我在《博覽群書》上發(fā)表的兩篇文章,都沒說“《毛毛雨》影響美國爵士樂”這樣的話。我沒說的話拿來批駁,這不是“無的放矢”嗎?

    陳文用了很長一段文字,反復論述《毛毛雨》不能影響美國爵士樂的發(fā)展。認真的態(tài)度,令人感佩。遺憾的是,他所引用的話“吳女士……提出黎錦暉早期作品《毛毛雨》影響美國爵士樂發(fā)展……”也不是我說過的話。

    第二,黎錦暉上世紀30年代上半葉創(chuàng)作的時代曲,確實對美國的爵士樂產(chǎn)生過影響。這不是我說的,是安德魯·瓊斯教授說的。

    安德魯·瓊斯《留聲中國》一書研究的是黎錦暉,寫的就是黎錦暉。陳文質(zhì)疑當年的黑人樂手勃克·克雷頓,“抓了些當時最流行的中國歌……而這些歌曲具體上是哪些則未加說明……此期間尚有許多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也頗受歡迎……”這一命題還是不能成立。《留聲中國》第24頁安德魯·瓊斯的一段話,既能回答這一問題,也指出了黎錦暉的時代曲對美國爵士樂曾經(jīng)有過的影響:“從1900年前后錄音技術(shù)輸入中國到1937年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中國音樂到底有過什么變化,以致終于能夠轉(zhuǎn)譯成歐美音樂的語匯呢?勃克·克雷頓又怎么會把黎錦暉的歌曲寫成西洋音樂的曲譜而演奏出來的呢?”

    中國的流行音樂能夠轉(zhuǎn)譯成歐美音樂的語匯,勃克·克雷頓把黎錦暉的歌曲寫成西洋音樂的曲譜用來演奏,這不就是影響嗎?

    在《留聲中國》的“文化史和殖民現(xiàn)代性”一節(jié)里,安德魯·瓊斯有更明確的表述。他說:“我們應該要聽聽美國爵士樂里隱藏的‘中國味兒’,這跟中國流行歌曲里的‘美國味兒’一樣鮮明?!?/p>

    黎錦暉的時代曲創(chuàng)作,1927年開始,1936年截止。安德魯·瓊斯對他的基本評價是“……記錄了黎錦暉的生活以及由他全心付出方得以成就的中國爵士時代”(中文版序第1頁)?!袄桢\暉在現(xiàn)代中國流行音樂史上是位巨匠級人物,他于1927至1936年間創(chuàng)發(fā)出一種全新品類的漢化爵士樂,影響極大”。(《留聲中國》第三章“黎錦暉的黃色歌曲”)這些評價,有力地駁斥了某些人把加年代以前的流行歌曲,一律貶為“還沒有從農(nóng)業(yè)文化的母體中脫胎出來”,以及不顧史實地到處宣傳《玫瑰玫瑰我愛你》使中國流行音樂與國際接軌的謬論。安德魯·瓊斯認定“黎錦暉時代”,就是中國的爵士時代,使中國流行音樂與國際接軌的是黎錦暉。

    安德魯·瓊斯是至今見到的唯一一位“從頭說起”,研究、敘述中國流行音樂史的西方學者。他的《留聲中國》是一部學術(shù)著作,內(nèi)容繁雜,行文又與中國的現(xiàn)代語言差距甚大,能夠讀懂的人不是很多。我們應該在安德魯教授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多多撰寫既有歷史高度、學術(shù)價值又通俗易懂的文章來宣傳黎錦暉。這不是黎錦暉個人的問題,而是能否把一部真實的中國流行音樂史傳承下去的歷史重任。

    第三,《毛毛雨》是一首典型的中國民歌小調(diào)式的時代曲,和“爵士”扯不上關(guān)系。它的歷史功績在于,一經(jīng)問世就把流行歌曲這一體裁引入中國樂壇,使之成為這一音樂社會現(xiàn)象獨立門戶的標志。但《毛毛雨》不僅僅是一首歌,而是成了“黎錦暉時代曲”的代名詞和同義語。黎錦暉被稱為“毛毛雨作家”,這一稱謂跟隨黎錦暉一生。這樣使用“毛毛雨”一詞時,“毛毛雨”又成為“黃色音樂”和“靡靡之音”的同義語。既然是黎錦暉的時代曲被稱為“漢化爵士樂”或“中國式的爵士樂”,和美國的爵士樂相互影響,美國爵士樂里隱藏的“中國味兒”,和中國流行歌曲里的“美國味兒”一樣鮮明,那么,說“《毛毛雨》影響了美國爵士樂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也不為錯。

    第四,關(guān)于“在爵士樂發(fā)展史的任何一本書上都只字未提”“中國流行歌曲對爵士樂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有這么大的影響”。我不了解當前世界范圍有關(guān)爵士樂的國際大背景,但我相信將來會有“第二位、第三位安德魯·瓊斯”,把中國流行歌曲誕生、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tǒng)的、完整的課題,加以觀察和論述。

    第五,關(guān)于黎錦暉的成就和他的歌曲的壽命問題。

    1927—1936年的中國流行樂壇是黎錦暉時代,這一時期黎錦暉對中國流行歌曲的誕生和迅速走向輝煌的貢獻,以及他流行歌曲創(chuàng)始人的歷史地位,國內(nèi)國外研究中國流行音樂史的人們,基本上有了共識。關(guān)于他的歌曲今天已無人再唱的問題,這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許多流行歌曲的共同命運,不是黎錦暉一個人的作品被人遺忘。相比之下,黎錦暉作品的壽命,相對要長一些。

    1956年,香港新華影業(yè)公司老板張善琨決定用黎錦暉紅遍海內(nèi)外的名曲《桃花江》作為影片名,拍攝歌唱片。結(jié)果一炮打響,在香港掀起了歌唱片的熱潮。姚敏譜寫、姚莉演唱的主題歌《桃花江》,使用了黎錦暉《桃花江》的部分旋律,這首《桃花江》在我國港臺和東南亞紅極一時。新華影業(yè)公司1956至1960年拍了10部歌唱片和歌舞片,其中3部以黎錦暉的歌名為題,另兩部是《葡萄仙子》(1956年)和《特別快車》(1957年)。1959年香港電懋公司拍攝彩色歌舞片《龍翔鳳舞》,片中插曲選用由30—50年代流行的國語名曲改編,最受歡迎的是《毛毛雨》和《妹妹我愛你》。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50年代香港歌唱片的興起和姚敏、姚莉在香港開始走紅,得益于黎錦暉的歌。

    第六,“后起之秀”是哪些人?“歷久彌新”的是哪些歌?

    陳文說:“無論是黎錦暉自己或是與他同時期的許如輝等人,都無法與上世紀40年代以后的后起之秀相提并論”;“……至今的流行歌壇上,《玫瑰玫瑰我愛你》與《夜來香》被翻唱的次數(shù)及流傳的廣度,絕對遠遠超過《毛毛雨》及《永別了弟弟》”。

    長江后浪推前浪,這是歷史的必然。要探討的問題是“后起之秀”包括哪些人?“歷久彌新”的歌曲有哪些?

    1936年黎錦暉離開上海,流行歌壇的“黎錦暉時代”結(jié)束后,最先崛起的是出身于“明月”的“黎派音樂”作曲家。他們是黎錦光、嚴華、嚴工上、嚴個凡、嚴折西和張簧等人??煞Q為經(jīng)典的作品能夠列出長長的一串名單,我在《博覽群書》發(fā)表的兩篇文章中已敘述,不再重復。

    如果把“后起之秀”局限于陳歌辛,把歷久彌新的歌局限于《玫瑰玫瑰我愛你》(拉上黎錦光和《夜來香》是作陪襯),那中國流行歌曲的歷史就沒有輝煌可言了。

    《玫瑰玫瑰我愛你》,是1940年“國泰”影片《天涯歌女》的插曲。吳村作詞,陳歌辛譜曲,經(jīng)姚莉灌錄唱片后曾流行一時。當時追星族喜歡唱的流行歌曲很多,“玫瑰”和其它歌曲一樣,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50年代在中國大陸不能再唱流行歌曲了,“玫瑰”在美國被美國歌星弗蘭克·萊恩翻唱和榮登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榜首的輝煌,在中國很少有人知道。80年代(也許是90年代)以后,陳鋼開始宣傳,才使關(guān)注中國流行歌曲命運的人,知道了這一信息。我想知道的是,在我國香港、臺灣,以及新馬地區(qū),弗蘭克·萊恩版本的“玫瑰”是否流行。是否有歌星翻唱?

    關(guān)于“玫瑰”被翻唱重錄唱片的情況,50—60年代似是空白,70—80年代,鳳飛飛和甄妮曾錄過唱片,梅艷芳重錄,用“玫瑰”的曲譜重新填詞。

    弗蘭克·萊恩翻唱的是英文版,只能在英語語系的國家和地區(qū)流行,說在“全球流行”確實是“言過其實”。

    黎錦光在流行歌曲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遠遠超過陳歌辛。把陳歌辛的名字排在黎錦光的前面是不妥當?shù)?。在陳歌辛走紅歌壇之前,黎錦光早已成為時代曲的著名作曲家了。

    《夜來香》,是黎錦光時代曲創(chuàng)作成就的最高峰,也把演唱者李香蘭推上了她歌唱生涯的巔峰。1946年李香蘭回到日本,1950年推出了日本版的《夜來香》。當時日本處于戰(zhàn)后經(jīng)濟的困難時期,《夜來香》的唱片竟一下子售出20萬張。在日本,《夜來香》家喻戶曉?!兑箒硐恪肥侵袊餍懈枨谑澜缟狭鱾髯顝V的一首歌,已經(jīng)被譯成英、法、泰、捷克等10余種語言。80年代,流行歌曲從港臺傳回大陸,第一首走紅的就是這首《夜來香》,接下來是黎錦光的《采檳榔》和劉如曾的《明月千里寄相思》,沒聽到“玫瑰”被傳唱。

    第七,《解語花》和《上海老歌名典》。

    陳文說我的三本《解語花》“未成體例”,我這個編者“對音樂作品分析、對全球音樂工業(yè)的認識恐怕還是有限”;而陳鋼的《上海老歌名典》,“可以說的確是上海時期流行歌曲的寶典”。那么,《解語花》和《上海老歌名典》是什么關(guān)系呢?我撰寫的《盛開的解語花引來了抄襲和侵權(quán)》一文,揭露陳鋼抄襲我的《解語花》的事實,已在《移居上?!冯s志發(fā)表,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讀。

    在這篇文章中,我指出,《上海老歌名典》大部分歌曲抄自我的《解語花》?!督庹Z花》中的歌曲,都是我?guī)追N版本對照,反復推敲整理出來的。陳鋼出現(xiàn)的差錯主要表現(xiàn)在他對一些歌曲所加的注釋上,這些錯誤的注釋表明,陳鋼對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甚至是他父親陳歌辛的作品知之甚少。

    在我就要結(jié)束本文的時候,收音機里傳來了臺灣歌星費玉清演唱的《天上人間》:“樹上小鳥啼,江畔帆影移……”這是又一位“后起之秀”嚴個凡“歷久彌新”的傳世經(jīng)典。它是1941年藝華影業(yè)公司的電影《新茶花女》的插曲,葉舫詞、嚴個凡曲,李麗華演唱,當年走紅的程度遠遠超過“玫瑰”。長時間里,《天上人間》成為費玉清舞臺演出的保留節(jié)目,灌錄的唱片也在市場上熱銷。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這份遺產(chǎn)會越來越被歷史給予肯定。

    沁源县| 天津市| 万山特区| 虞城县| 新余市| 潞西市| 阿克陶县| 锦屏县| 永嘉县| 湖口县| 澄江县| 泰州市| 五寨县| 安仁县| 建阳市| 资中县| 乌苏市| 桐柏县| 军事| 富阳市| 香格里拉县| 安义县| 广安市| 攀枝花市| 盐城市| 滦南县| 敦煌市| 井陉县| 白玉县| 开鲁县| 瑞安市| 巴青县| 尉犁县| 灵丘县| 周至县| 洛南县| 富顺县| 武陟县| 麻阳| 焦作市| 辽阳县|